他是司馬懿的兒子,親身經歷了司馬氏從發家到衰亡的過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說到司馬懿的兒子,歷史上最著名的莫過於司馬師和司馬昭,父子三人一步步從曹魏手中奪取天下,為西晉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可是好景不長,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公元266年建立晉朝開始到311年匈奴人俘虜司馬炎兒子,期間不足五十年。
然而有個人卻活了八十歲,親身經歷了高平陵事件,司馬氏兄弟專權,司馬炎代魏,以及八王之亂。
可謂是西晉王朝興衰的見證者。
這個人就是司馬乾。
司馬乾,字子良,是司馬懿和張春華的第三個兒子,出身時間比他兩個哥哥司馬師和司馬昭晚了很多,大約出生在公元232年,比大哥司馬師小24歲,比二哥司馬昭小21歲。
司馬乾出生的時候,司馬懿都已經53歲,張春華這個時候也應該是知天命的人了,因為是高齡產子,所以司馬乾患有先天性的間歇性精神病。
憑藉其父親和兩個哥哥的權勢,司馬乾在亂世當中可謂是獨樹一幟,曹魏還沒有被取代的時候就已經被封為侯爵。
雖然如此,他卻沒有參與到司馬家族篡奪曹魏政權的鬥爭中。
由於是家族長輩,所以,西晉建立之後,司馬炎對司馬乾格外尊重,各種皇親宗室的待遇都沒有虧待過司馬乾,司馬乾也樂享其成,做一個安樂翁,軍國大事,地方封地的政務,他都沒有興趣過問。
司馬炎死後,司馬乾又活了二十多年,這期間經歷了八王之亂,西晉國力衰微,五胡乘機崛起,司馬乾哭著對左右說「宗室從今以後算是完了」。
一語成箴,公元311年,匈奴貴族劉聰派兵包圍了西晉首都洛陽城,當時城還沒有攻破,司馬乾就去世了,享年八十歲,慶幸的是他沒有親眼看到西晉的滅亡,不然泉下有知該如何面對其父親司馬懿。
忠臣還是奸相?這才是真實的司馬懿
隨著《軍師聯盟》的熱播,司馬懿已經被塑造成了一個模範官員的形象,其實司馬懿並沒有電視劇宣揚的那麼好,但也沒有《三國演義》中所描寫的那麼不堪。司馬懿的人品究竟如何?本文精選幾件事情帶你了解一個真實...
司馬炎能夠建立晉朝,此人出的力比司馬懿還關鍵
(說歷史的女人之三國系列第54期) 晉朝,嚴格來說是西晉,西晉的建立跟一般朝代略有不同,翻開史冊發現,一般一個朝代的開創,都是經過一番艱苦卓絕的苦戰才取得天下和王朝的統治權,比如劉邦、劉秀,甚至...
他是漢末三國割據混戰的結束者,更是唯一一位開創大一統王朝的河南人!
東漢末年群雄割據(184年-220年,東漢中平元年-建安二十五年)系指東漢末年亡國前夕國內軍閥割據混戰的局面,直至曹丕篡漢或三國鼎立(東吳孫權於229年稱帝)結束,持續36年(或以東吳建國計,為...
司馬懿家族最傑出六大軍事統帥,一位滅蜀漢,一位滅東吳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在這個時代正式世家門閥家族興起的開始,湧現了很多家族,比如汝南的袁氏家族,陳留的曹氏家族,琅琊的諸葛家族,河內的司馬家族等等,經過不斷的戰亂,征伐,兼并,最終三國統一,歸司馬家...
敢殺害皇帝,卻害怕老婆,西晉大奸臣遇到剋星,竟然斷子絕孫
東漢末年,曹操統一北方,建立魏國。曹操死後,其子曹丕篡漢稱帝,其後劉備和孫權相繼稱帝,三國鼎立。曹魏晚期,大臣司馬懿發動政變,奪得了軍政大權。司馬懿死後,其子司馬師把持朝政。皇帝曹芳計劃剷除司馬...
司馬懿臨終前,留下一個祖訓,墓地至今未被盜,後人想找都找不到
去年熱播電視劇有許多,《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便是位列其中的佼佼者。一部以司馬懿為主角的電視劇點燃了許多觀眾的激情,以往那種奸詐小人、狼顧之相的西晉奠基人變得可愛、溫柔了起來。很多人甚至認為司...
概述史:5000字概述司馬懿家族的崛起,以及西晉的興衰
【歷史深處】概述史,用最簡短文字概述中外歷史!如果說西晉,只從司馬炎稱帝開始說,大家一定覺得西晉的歷史缺了大半。就像說三國,如果是從曹丕代漢開始說,那三國演義里最精彩的故事十有七八都講不到。三國...
晉王朝,陰謀家建立的國家終究被世人鄙視
在古代改朝換代是一件極其頻繁的事情,自兩漢之後,就僅僅只有兩宋的國祚超過300年,其他的諸如強大的李唐、朱明都不曾堅持到300年以上。這是因為王朝的頻繁更迭,也讓很多改朝換代的歷史人物留名青史。...
哪對兒更甜蜜:司馬懿張春華;司馬師夏侯徽;司馬昭王元姬
司馬氏父子對曹魏政權的不忠,千年後還被人指指點點。司馬懿殺曹爽、屠殺曹氏宗親;司馬師廢曹芳帝位;司馬昭殺死皇帝曹髦,父子三人的劣跡都是可圈可點,本文不在贅敘。現在我們從另一個側面來了解一下司馬家...
文史宴:《虎嘯龍吟》後司馬家幹了啥,一代人就五胡亂華全家死絕
撰文|吾乃昊天編輯|陳露 編者按:這是《軍師聯盟》系列文章的最後一篇。前文言及司馬師的早逝與日後的西晉大亂,本文則進一步討論西晉大亂的直接肇始者司馬炎。在通常的歷史記載中,司馬炎儘管結束了三國亂...
寒硯三國:三馬食曹與魏晉之際的政局
在魏晉南北朝的歷次禪代活動中,南朝在「篡一代」的高齡時期便完成了新舊王朝的禪代,曹魏、高齊、宇文周則分別在「篡二代」的中年甚至青年時期完成名義權柄的轉移,唯有司馬晉遲至「篡三代」的第四位主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