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臨終前,留下一個祖訓,墓地至今未被盜,後人想找都找不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去年熱播電視劇有許多,《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便是位列其中的佼佼者。

一部以司馬懿為主角的電視劇點燃了許多觀眾的激情,以往那種奸詐小人、狼顧之相的西晉奠基人變得可愛、溫柔了起來。

很多人甚至認為司馬懿在歷史中受到了不公平待遇,其實他可以跟諸葛亮不分伯仲。

然則這樣的觀點實在會讓人貽笑大方了,司馬懿一篡位之人,除了長壽沒什麼地方比諸葛亮更厲害,忠臣比之奸臣,這樣的比較太彆扭了。

當然,司馬懿從來都不是等閒之輩,在處理自己的身後事上,他倒是和諸葛亮一樣深思熟慮。

公元266年,西晉司馬炎逼迫魏帝禪讓,僭位稱帝,最終完成滅吳大業,一統天下。

但西晉相傳不過24年便爆發八王之亂,皇帝的昏庸加之諸侯王勢力尾大不掉,故而令中原混戰再起,天下重歸分裂。

漢族政權的自相殘殺,讓北伐遊牧民族找到可乘之機。

匈奴貴族劉淵起兵發難,建興四年(公元316年)長安失守,西晉滅亡。

而匈奴控制了幾乎整個中原,長達一百多年的大動亂開始。

而後,各族陸續在北方建立國家,史稱「五胡十六國」。

西晉王朝只得度過長江,以南京為都城建立東晉政權。

兩晉好歹相傳十五帝,共一百五十五年。

這些皇帝的陵墓大多葬於歷史中常見的北邙山,分別有武帝司馬炎峻陽陵)、惠帝司馬衷太陽陵),還有追封的宣帝司馬懿高原陵)、景帝司馬師峻平陵)、文帝司馬昭崇陽陵)。

這些陵墓離都城都很近,其中峻陽陵離洛陽僅20多里。

要說這兩晉的墓葬風俗也是奇怪,這樣的安排真的不怕會破壞首都的風水嗎?縱使先人們從旁庇佑,對逝世的人多少也有些畏懼之心吧。

晉王陵墓

其實,兩晉的墓葬是得到了司馬懿的指示:想當初司馬懿彌留之際,特意留下了「三不」遺囑警示後人。

哪三不呢?「不墳」、「不樹」、「不謁」。

什麼意思?就是說不立墳,不栽樹,不祭祀。

簡單來講就是要消滅所有陵墓存在的痕跡,要求按照國家機密的程度來下葬他們司馬家的人。

因而我們今天雖然能夠看到北邙山的西晉皇帝墓,可這東晉帝陵卻是極難找到。

司馬懿有此三不,自然和他的所作所為離不開關係。

在他的一手操作下,曹爽於政治鬥爭中失敗,曹魏政權旁落司馬氏一家。

可這並不意味著司馬氏從此高枕無憂了,事實上司馬懿的謀權讓許多忠於曹魏的臣子看在眼裡,恨在心裡。

總有一天他們會聯合在一起,像大漢忠臣來一個清君側,還政於魏帝。

司馬懿深知這一點,所以他不敢貿然稱帝,更要將自己的墳墓隱藏起來。

加之曹操當年盜墓充作軍資的行為讓社會上盜墓成風,兩漢帝王陵、王公墓屢遭破壞,司馬懿更能夠感受到自己屍骨的危險。

事實果然如司馬懿所料,在司馬師、司馬昭兩代領導人的統治時期,曹魏便爆發了多次的叛亂軍事行動,司馬師因戰負傷最終病逝,司馬昭費盡心思才安撫住天下,給司馬炎奠定了上位的基礎。

若非司馬家這幾個後人才能出眾,這兩晉是不太可能建立起來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寒硯三國:三馬食曹與魏晉之際的政局

在魏晉南北朝的歷次禪代活動中,南朝在「篡一代」的高齡時期便完成了新舊王朝的禪代,曹魏、高齊、宇文周則分別在「篡二代」的中年甚至青年時期完成名義權柄的轉移,唯有司馬晉遲至「篡三代」的第四位主君,方...

司馬炎為什麼要毒死自己的父親?

公元249年1月司馬懿乘著曹爽及其黨羽跟隨魏少帝曹芳前往高平陵祭拜曹叡,都城洛陽空虛之機,發動高平陵之變,一舉摧毀曹爽陣營,奪取曹魏軍政大權,位居人臣,一呼百應。司馬懿死後,司馬師繼承父業,曹芳...

西晉|司馬炎子承父志,西晉開國!

華夏皇帝漫談之武帝司馬炎長子得立 以柔治國晉武帝名叫司馬炎,是司馬昭長子,西晉王朝的第一位皇帝。他結束了動亂的三國爭雄時代,使中國再次統一。他在位前期勵精圖治,與民休息,繁榮了西晉經濟;但到了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