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漢末三國割據混戰的結束者,更是唯一一位開創大一統王朝的河南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東漢末年群雄割據(184年-220年,東漢中平元年-建安二十五年)系指東漢末年亡國前夕國內軍閥割據混戰的局面,直至曹丕篡漢或三國鼎立(東吳孫權於229年稱帝)結束,持續36年(或以東吳建國計,為45年)。

東漢末年,由於土地兼并越加尖銳,地主豪強擁有自己的私人武力,加上中央政府政治黑暗,皇權虛弱無力,對地方過度放權,因而造成群雄割據的局面。

而這些割據勢力又有著不同的興起過程與發展脈絡,反映出那個動亂時代的多元面向。

在鎮壓黃巾農民大起義的過程中,各地地主武裝乘機擴大自己的勢力,強占地盤,從而形成一股割據勢力,「務相兼并以自強大」。



漢末三國時期是我國歷史上一個大分裂、大動盪的時期,一段時間裡,社會生產遭到巨大破壞,人民流離失所。

但這一時期在政治和經濟方面也存在許多有利於重新走向統一的積極因素。

249年(嘉平元年),曹爽等陪同曹芳出洛陽城南拜謁魏明帝陵,司馬懿乘機在洛陽發動政變,奪取了朝中大權。

251年,司馬懿病死,子司馬師繼續掌權。

254年,司馬師廢曹芳,立曹髦為帝。

次年,司馬師死,弟司馬昭當政。


260年,曹髦不甘心做傀儡,於是率數百僕從向司馬昭進攻,結果被殺。

司馬昭另立曹奐為帝,政權完全為司馬氏所控制。

263年,司馬昭向發動滅蜀漢之戰,派遣鍾會、鄧艾、諸葛緒等分東、中、西三路進攻漢中。

蜀漢則以姜維為首組成抵抗軍,據劍閣天險與魏軍相持。

鄧艾遂率精兵偷渡陰平攻占涪城,進逼成都。

蜀漢後主劉禪不戰出降,姜維聞訊後帶部投降鍾會,後兵變不成,自刎而死,蜀漢滅亡。

266年,曹魏皇帝曹奐禪位於司馬炎,改元泰始,是為晉武帝。

曹魏滅亡,西晉開始。

晉朝本身承接了東漢晚期至曹魏期間的割據局面,地方上世族影響力遠超帝王。

如司馬氏本身就是世族權臣,控制曹魏朝廷,最後篡魏自立。

所以司馬炎在篡魏得手後,為免其他世族、權臣效法,便分封了各宗室成員為王,在地方上作為維護皇室的力量。

同時又頒布「占田令」,限制世族擁有田地的面積和數量。

西晉代魏後,期間發生西陵之戰,280年滅孫吳,結束了三國鼎立的分裂局面,重新統一。

但滅吳後,西晉舉國沉浸在奢侈腐敗的氣象之中,晉武帝出身世族,其家族經過長期發展,早就形成龐大的權貴集團。

因此自西晉建立,政風十分黑暗,貪贓枉法,賄賂風行。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params:{"google_ad_client":["ca","pub","2923"+"1528"+"6638"+"5027"].join("-"),"google_ad_slot":"7278175363","google_ad_layout":"in-article","google_ad_format":"fluid","google_ad_channel":"2506295345"}});

司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達,河內郡溫縣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人。

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西晉王朝的奠基人。

曾任職過曹魏的大都督、大將軍、太尉、太傅。

是輔佐了魏國三代的託孤輔政之重臣,後期成為掌控魏國朝政的權臣。

善謀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顯著的功績是兩次率大軍成功抵禦諸葛亮北伐和遠征平定遼東。

對屯田、水利等農耕經濟發展有重要貢獻。

73歲去世,辭郡公和殊禮,葬於首陽山。

諡號宣文;次子司馬昭封晉王后,追封司馬懿為宣王;司馬炎稱帝後,追尊司馬懿為宣皇帝,廟號高祖 。


司馬懿出生在河內郡溫縣,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焦作。

河內這個地方在黃河成幾字形底部的北邊,故稱河內。

公元179年,東漢靈帝元和二年,京兆尹,也就是當時的首都洛陽市長司馬防的妻子給他生下了第二個兒子,取名為懿,在《爾雅》中解釋到,懿,美也。

河內司馬氏這一族興起於楚漢相爭時期,司馬卬當時是趙王歇的將領,平定河內之地數有功,被項羽封為殷王,都河內,從此司馬氏就在河內紮下了根。

過了八世生司馬鈞,也就是司馬防的曾爺爺,官拜征西將軍,左馮翊,在鬥爭中摸爬滾打過來。

司馬懿曾祖司馬量為豫章太守,祖父司馬雋為潁川太守,父親司馬防為京兆尹,世為省部級高官。

司馬懿「少有奇節,聰明多大略」,少年時就頗有名氣。

上下2000年,大一統的朝代就這麼幾個地方人建立的:陝西人建立秦朝,江蘇人建立漢朝,河南人建立西晉,陝西人建立隋朝,陝西人建立唐朝,河北人建立宋朝,外蒙古國人建立元朝,安徽人建立明朝,遼寧人滿族人建立滿清,廣東人建立中華民國。

河南是中華歷史文明的薈萃之區。

被世人公認的中國七大古都,河南占了三個,即洛陽、安陽、開封。

洛陽做過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後梁、後唐、後晉、宋等十數朝的都城,歷時885年。

安陽做過殷商、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等七朝的都城,歷時351年。

開封做過戰國魏、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北宋、金等七朝的都城。

這三大都城立都的時間合起來為1602年,占了我國有文字記載以來歷史的一半。

河南的戰略地位重要。

東西南北中,唯居中原才能控制四方。

從古代到現代,漫漫歷史長河一再證明:東不得中原,無法將其勢力推至秦隴;西不得中原,終難實施統治于海岱;北不得中原,難以完成統一天下之大業;南不得中原,最終不過是半壁江山。

以致有「得中原者,得天下;失中原者,失天下」的名訓傳世。

但是河南不出皇帝。


從秦王嬴政吞滅六過,混一宇內,稱始皇帝起,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上稱皇稱帝的統一王朝和割據王朝共有66個。

這66個封建王朝的開國皇帝中只有7個是河南人,占10.6%。

他們是晉武帝司馬炎,十六國時期的冉魏皇帝冉閔,五代十國時期的楚國皇帝馬殷、閔國皇帝王審知、南漢皇帝劉龍天、前蜀皇帝王建和南平皇帝高季興。

司馬炎是溫縣人,冉閔是內黃人,馬殷是鄢陵人,王審知是固始人,劉龍天是上蔡人,王建是舞鋼人,高季興是陝縣人。

由河南人建立的這七個封建王朝,只有西晉算得上一個統一王朝,其它六個均為地方割據王朝。

不管是西晉這個統一王朝,還是其它六個割據王朝,無一例外都是短命的。

西晉王朝滿打滿算只有50年,冉魏僅僅3年,馬殷建立的楚24年,王審知的閔36年,劉龍天的南漢長一點54年,王建的前蜀18年,高季興的南平39年。

這些河南人建立的封建王朝的統治時間加起來也不過224年,僅占自秦統一至清滅亡2132年的10.5%。


籍貫河南的皇帝倒還有一個,那就是袁世凱。

袁世凱是河南項城人。

在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給兩千年封建王朝統治划上句號之後,袁世凱干出復辟帝制的勾當,結果只當了83天的皇帝,就被歷史無情地拋棄了。

在河南,兩千年封建社會積澱下來的歷史文化最豐厚,可河南卻很少出封建皇帝。

除了袁世凱,司馬懿所奠定的西晉王朝是河南人建立的唯一大一統王朝!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司馬炎建立西晉後,如何處置三國的亡國之君?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一個新王朝的誕生,意味著一個甚至多箇舊王朝和國家的覆滅。作為新王朝創建者的開國皇帝自然風光無限,而舊王朝最後的君主卻被冠以「亡國之君」的稱呼。一般情況下,新王朝對於前朝的「亡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