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一位牛逼悍將,被敵人包圍,敵人不忍殺害,紛紛磕頭請他離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相信很多人,在年少的時候,都會被這樣一個問題困擾,那就是因為名字的諧音,被身邊的取外號。

而且,因為一部分人的惡趣味,他們不僅會拿身邊的人開玩笑,還會將古人的名字,編成段子。

例如有人說,馬超的從弟馬岱,字丁啉,因為嗎丁啉專治胃炎(魏延),等等。

除了這兩位被調侃最多的三國名將之外,漢末時期還有一位名將,名字非常尷尬,只不過少有人讀對,他是誰呢?

傅燮

此人姓傅名燮,字南容,是東漢末年的名將之一。

因為「燮」算是一個生僻字,所以很多人不知道應該怎麼讀,給它安上了錯誤的讀音。

其實這個字的正確讀音是「xiè」,有調和、調協的含義。

說到此處,可能有些朋友便會忍不住露出意味意長的笑容了,畢竟「傅燮」二字,諧音「腹瀉」,含義非常尷尬。

但是,如果我們了解了他的生平事跡,便會忍不住肅然起敬,不忍再對他進行調侃,為什麼要這麼說呢?

傅燮雖然是漢末名將,但是他並不屬於任何一方諸侯,也沒有自成一方勢力,而是一心忠於漢室,可謂漢朝最後的忠義之士之一。

此人「身長八尺,有威容」,是一個非常重情義的人,當初他被舉孝廉,步入官場之後,得知舉薦他的范津去世,立馬辭官為對方守喪三年。

通過這件事情,我們不難了解到,傅燮的人品,也不難猜測到,他是一個忠義雙全,不肯同黑暗勢力同流合污的人。

後來,他重回官場,不僅參與了平定黃巾之亂的戰爭,還看破了亂世將至的原因,並非黃巾之亂,而是宦官當權。

於是他直接上書,請求朝廷誅滅宦官。

《後漢書》中記載,漢靈帝曾稱「張常侍是我父,趙常侍是我母」,因此朝廷自然不會聽取傅燮的建議。

而且因為得罪了宦官,傅燮回京之後的日子並不好過,雖然漢靈帝沒有怪罪他的意義,他卻還是在宦官集團的排擠下,被調離京師,擔任了漢陽太守。

漢陽郡是羌人和漢人雜居的地區,因為朝廷的昏庸,羌人經常奮起反抗,漢陽太守並不好當。

可是傅燮並沒有一昧打壓,反而一直致力於減輕百姓的負責,從而得到了羌人的認可和敬重。

後來河西刺史耿鄙征討割據勢力韓遂等人,而且不聽傅燮忠言,急功近利,最終全軍覆滅,傅燮手中的兵馬,也已被耿鄙抽調了大半。

因此,他很快被叛軍包圍,糧草斷絕。

耿鄙

在這個時候,並沒有上演什麼絕地反殺,反而出現了一幕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盛況——敵軍在包圍傅燮之後,並沒有急於攻城,其中的千餘羌人紛紛跪地,請求傅燮放棄守城,由他們保護,回歸鄉野。

歷數華夏五千年歷史,又有哪位名將,能夠讓敵軍敬重到這個地步,以至於不忍加害,紛紛跪地求他自保呢?

按理說,漢室朝廷昏庸腐敗,傅燮已經盡力了,他「順應民意」,離開前線,或者從此安居樂業,或者再另尋機會,為朝廷效力,都不會被人詬病。

然而,如果傅燮這樣做了,他也就不是那個有底線,有堅守的漢室忠臣了——他雖然送走了自己的兒子,自己卻沒有離開一步,而是堅持與城池共存亡,將自己的熱血,灑在了自己曾經守護的土地上。

漢靈帝特旨追封傅燮為「壯節侯」。

而對這樣一個忠義之士,面對這樣一位令敵人敬仰的名將,你還忍心讀錯他的名字嗎?你還會毫無顧忌的,拿他的名字開玩笑嗎?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後漢書》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如您有不同的意見,歡迎在下面留言評論,【關注歷史奇葩社】每天與你分享原創的歷史趣事,歡迎關注,點讚,謝謝!​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