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關羽與關帝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關羽在民間被推崇,大約與《三國演義》的流行開來有著時間上的關聯性。
在書中,關二爺被塑造成了一個大忠大義的高大上人物。
如降漢不降曹,保二家皇嫂過五關斬六將,千里走單騎投奔劉備,華容道義釋曹操,單刀赴會等等。
是《三國演義》成就了關聖帝君。
可是如果從歷史的角度看關羽,就沒有小說中那麼熱鬧了,而且一些史實也不可能如小說、演義中那樣解說。
戰敗降曹,如果從保存實力,苟延殘喘的思維考慮,也無可厚非,可總是難以洗去失節的恥辱。
而華容道放走了曹操,應該是小說杜撰的故事,如果是真有其事,那關羽就是長三個腦袋也不夠殺的,因為他那是為私情而放走了國家的頭號敵人。
試想一下,兩國交戰,一個人私自放走了敵人,而且是敵國最高統帥,必被判以通敵、賣國的罪名,殺頭怕是最輕的,或可能夷族。
如漢武帝時,與匈奴交戰,李陵兵敗投降,結果全家被殺。
關羽放走了曹操,其罪應重於李陵的投降,可想會是什麼結果。
關羽一生中犯的最大的,也是最不可饒恕的罪過就是鎮守荊州時,不能從基本國策出發,與東吳這個重要的鄰國搞不好關係,違背諸葛亮聯吳抗曹的外交方略,最後竟然丟了荊州,使諸葛亮設想的兩路出兵中原,恢復漢室的計劃成為了泡影。
這是國家的核心計劃,根本利益所在,他沒有用心去維護,反而是刻意去破壞,最後徹底搞砸在他手裡。
可以說關羽就是任由自己的性子,不顧國家的基本國策和根本利益,最後不僅丟了荊州,而且損壞了與東吳的邦交關係,其罪就是誅九族也無法挽回國家的損失。
概括講,關羽就是小忠小義被誇大,對國家的大害被美化和淡化。
而這樣的一個悲劇人物能成為人們心目中的神、關帝、關武帝君,則是中華民族性格中的包容性和崇尚忠義,需要忠義人物所造成的。
歷史不忍深讀:華容道放走曹操的不是關羽,不是諸葛亮,另有其人
新春秋導讀:赤壁鏖兵,孫劉聯軍大破曹操。一世英雄的曹孟德大敗而走,諸葛亮神機妙算,讓關羽在華容道放走曹操,既完成了劉備的戰略布局,又成就了關雲長的千秋義氣。這是《三國演義》的精彩片段,精彩歸精彩...
關羽很講義氣,但是有一件事卻坑了大哥劉備一輩子
在《三國演義》中,關羽應該是忠義的典型。尤其是對大哥劉備,關羽一向忠心耿耿。當年徐州之戰,下邳城破,關羽為了保全二位皇嫂,寧願失去自己的名節,屈身侍奉曹操。後來得知大哥劉備的音訊,關羽更是拋棄...
忠義兩難全的華容放曹,關羽究竟應該怎樣做才能兩全其美
在上一回的文章中,筆者已經和大家說了華容放曹的虛實問題,在這一回,筆者想和大家探討一下,關羽該不該在華容道放走曹操。從小說的藝術性上來說,作者這樣寫是成功的,寫出了人的精神世界裡,情和理的深刻衝突。
諸葛亮讓關羽守華容道放走曹操,原來造就安排好了一切
華容道也就是赤壁戰爭中曹軍逃入華容縣界後向華容縣城逃跑的路線 。讓關羽守華容道事這根本就是劉備和諸葛亮共的選擇,一個布局,一個指揮,一個區執行,必須放走,而且要放的完美,天下人都看不出來。
諸葛亮為什麼要派關羽守華容道?
諸葛亮派關羽守華容道僅是三國演義里的事,歷史上沒記載。所以僅就三國演義,談論此事的原因。當時曹操最強,孫權次之,劉備最弱。面對曹操的強勢進攻,孫權才聯合劉備,打了赤壁之戰共抗曹操。戰後周瑜對荊州...
關羽人生中的兩大敗筆:華容道放走曹操 大意失荊州
關羽人生中的兩大敗筆:傳說中的關羽是「神」,重情重義,所向披靡;《三國演義》中的關羽是「半仙」,敢於冒險,百戰百勝;真實的關羽,則是一道千古之謎,隨同泛黃的史冊,一起淪為不可知的東西,也變成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