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為何不滅掉蜀漢然後北伐中原?缺少騎兵並非真正原因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至少在孫權掌權的鼎盛時期,東吳滅掉蜀漢一點問題都沒有。

夷陵之戰後,不少東吳軍政要員(更早一些時候,周瑜生前也力主吞併益州)就建議一鼓作氣兵發白帝城,吞併成都平原乃至整個蜀漢,從而將東吳版圖從揚州、荊州拓展到益州。

當時,元氣大傷的劉備(還沒病死)手下只有臨時搜刮徵集來的5萬軍隊,而且大都是未加訓練的新兵、娃娃兵,根本敵不過銳氣正盛的東吳虎狼之師。

假如東吳採取水陸並進之策,步兵、水師交替掩護且確保後勤補給跟得上,滅掉軍力不足、良將匱乏(關羽、張飛、黃忠都已殞命或去世)的蜀漢沒啥困難

另外,如果曹丕沒有犯糊塗,而是趁機出兵夾攻蜀漢,諸葛孔明雖有經邦濟世之才,恐怕也難解危局。

更何況,那時候蜀漢「大後方」南中的蠻族豪帥也都因蜀漢夷陵大敗而頓起叛心,蠢蠢欲動,甚至私下遣使向孫權稱臣,準備趁東吳進攻益州時在蜀漢後院跟風點火

可以說,夷陵之戰後相當長一段時間裡,蜀漢所面臨局勢都十分危險,可謂內外交困。

然而,孫權內心來講並不想滅掉蜀漢,從而背上一個獨自與北方強大曹魏政權抗衡的戰略包袱——如果占據蜀漢,勢必要開闢與魏軍爭奪西北的第3條戰線(東吳水軍優勢在這一地區毫無用處),即便不主動進攻,也要屯駐大量兵力鞏固新的占領區並對北方實施防禦。

反之,保留一個實力比自己弱(而且被自己打怕了),但又願意與自己攜手抗擊曹魏的蜀漢政權,不僅能幫助東吳牽制一部分魏軍兵力,從而減輕自身壓力,有利於孫權慢慢消化既得利益(江南上百萬山越需要「剿撫」、新得荊州之地需要建設),還可縮短戰線(也是後勤補給線)以確保長江防線的穩固,進而積蓄力量,然後再選擇有利的戰略方向上對曹魏發動進攻。

再說東吳北伐的問題。

需要說明的是,東吳20萬軍隊看起來不少,卻分散在西起江陵、中據武昌、南抵建業的數千公里江防線上,真正能抽調出來用於機動救援和主動進攻的兵力並不多

比如公元228年,東吳在淮南設伏,意圖吃掉冒進的曹休6萬精兵,當時孫權連自己的禁衛軍都調上前線,也只湊夠9萬人馬。

雖然此戰重創魏軍(殲敵上萬),但對於坐擁三四十萬(最高峰達50萬)常備軍的曹魏政權來說,不啻於撓痒痒。

除兵力不足、缺乏戰馬這些眾所周知的因素外,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後勤補給問題。

當時,曹魏政權(包括後來的司馬氏政權)都高度重視江淮地區的爭奪,不僅在此屯駐重兵(往往是前方主將領兵10萬鎮守,後方還有中央掌控的至少20萬預備隊待命),而且大興屯田,就地解決糧草供應

反觀東吳,當時在建業方向的江北地區,僅控制著濡須塢、牛渚等少數幾個橋頭堡,占領區地盤很小,不足以屯田自保,大軍供應主要靠江南渡江船運保障。

如果東吳要發揮水軍優勢,就只能沿著幾條江北支流(比如聯通巢湖和長江的濡須水)向北推進,而且就算能勉強打過淮河,也會馬上面臨「地勢陸通,驍騎所騁」的問題——淮北已經屬於曹魏心腹地帶,地勢平坦,魏軍正好可以充分發揮騎兵馳突和內線作戰的優勢。

為何陸遜說就算打下徐州,也得至少七八萬重兵才能守得住,很大程度上指的就是後勤補給太困難——魏軍不是傻子,見勢不妙撤退時一定會堅壁清野,迫使吳軍千里饋糧(從太湖糧食產區到徐州或許昌前線)

吳軍一沒兵力優勢,二無騎兵優勢,三無足夠後勤保障能力,就靠10萬左右部隊北伐(其餘作為預備隊和留守力量),怎麼可能取得大的戰果?相比而言,依託長江及其支流水系,在淮南不斷進攻、消耗曹魏兵力,反倒是一個可行的打法。

至於孫權為何不從荊州出兵北伐,道理很簡單,他和陸遜都害怕蜀漢背盟,趁其主力北上荊州空虛之際,重演一出蜀漢版「白衣渡江」

所以在這個方向上,孫權反而被拴住了手腳,既要防備蜀漢,又要抵禦魏軍,只能長期僵持而無所作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夷陵之戰經過

夷陵之戰,又稱猇亭之戰,清代時避諱改稱彝陵之戰,是三國時期蜀漢君主劉備對東吳發動的戰役,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221年7月,也就是劉備稱帝三個月後,立刻以替大將關羽報仇為由,揮兵東征,氣勢...

夷陵烽火,漢昭烈大帝的遺恨

東漢後期,奸臣宦官釀禍,導致全國大亂,國家四分五裂,各路諸侯獨霸一方,有皇室血統的劉備痛心不已,以復興漢室為己任。公元207年左右,他遇到了奇才諸葛亮,諸葛亮建議他以政治勢力相對薄弱的荊州和益州...

夷陵之戰,劉備為什麼會失敗

夷陵之戰,是三國時期蜀漢昭烈帝劉備對東吳發動的大規模戰役,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也是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