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首創一成語,其實卻看錯了人,導致東吳衰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諸葛瑾的諸葛恪,是三國時期著名的神童。

之所以那麼出名,主要還是六歲時與父親一起參加孫權舉辦的一次大型宴會的表現所致。

當時,孫權想拿諸葛瑾來尋開心,故意命人牽來了一頭驢,自己在驢臉上寫上了「諸葛子瑜」四大字。

子瑜,是諸葛瑾的表字,諸葛瑾臉長得較長,孫權這是故意為之,也就是開個玩笑,活躍一下酒宴的氣氛。

諸葛恪一看父親被孫權拿來尋開心,馬上想到了應對之策。

他用粉筆在驢臉上加了「之驢」這兩個字,變成了「諸葛子瑜之驢」,輕鬆化解了父親的尷尬。

眾人無不驚訝。

孫權也非常高興,將驢賜給了諸葛恪。

孫權又一次大宴文武,諸葛恪不僅成了座上客,還被孫權當成了酒童。

當諸葛恪來到江東老臣張昭面前時,張昭不但不理睬,反而指責諸葛恪這麼做不符合禮節。

諸葛恪是這麼回答的:

當年姜子牙年近九十還在戰場上指揮作戰,從來不說自己年老。

大軍征戰時您總是跟在最後,飲酒宴樂您卻被請到前面,怎麼能說我是不合乎尊重老人的禮節呢?

張昭無言以對,不得不將杯中的酒一飲而盡。

當時孫權哈哈大笑。

這事情說明什麼呢?不足十歲的諸葛恪居然敢指責張昭,是孫權還是諸葛瑾在背後說了什麼、還是諸葛恪有這麼高的領悟能力?

還有一次,孫權問諸葛恪,父親諸葛瑾與叔父諸葛亮到底誰更高明,諸葛恪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我父親高明。

因為他侍奉的是明主,而叔父諸葛亮卻不懂這個道理。

事後,孫權深有感慨,對諸葛瑾說了這樣一番話:「藍田生玉,真不虛也。

」這也是本文要介紹的成語:藍田生玉,意為名門出奇才。

這句成語其實可以用一句俗話來概括:老子英雄兒好漢。

這三個故事,除了第一個能表現出諸葛恪的聰慧之外,其餘兩個則是莫名其妙。

當眾羞辱老臣張昭、詆毀叔父諸葛亮,如果不是背後有人指使,又豈是一個幾歲大的孩子所能做出的事情。

只可惜孫權這一次看錯了人,對諸葛恪誇讚有加。

諸葛恪年紀輕輕就被委以重任,後來還成了孫權的託孤之臣。

在後孫權時代,諸葛恪窮兵黷武,弄得民怨沸騰,東吳的衰落,他也要負上極大的責任。

所謂藍田生玉,不過是孫權的一種美好願望而已。

相對而言,藍田生玉並不適合諸葛恪,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倒是非常貼切。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別看諸葛恪是神童,長大後拍馬屁也是一流的

在中國歷史上有很多的神通,小小年紀便展現出很聰明的一面。如甘羅、司馬光等等。三國時期就有一名小神童,小時候非常聰明但是長大之後卻也和很多人一樣願意拍上司的馬屁,當然人家這個馬屁拍的還真是手段高明。

才氣橫溢的貴公子——諸葛恪

在三國時代的政治舞台上,諸葛氏是一個異常活躍的姓氏,非常引人注目。如蜀國的諸葛亮,吳國的諸葛瑾、諸葛恪,魏國的諸葛誕等,他們分別在各國擔任丞相、大臣等重要職務。諸葛瑾是亮的哥哥,恪是他的兒子,誕...

諸葛恪:四面樹敵

諸葛恪是東吳的神童。他的父親是大名鼎鼎的諸葛亮之兄諸葛瑾。孫權喜歡捉弄手下。一次宴會,孫權讓人牽了一頭驢,在驢臉上寫上「諸葛子瑜」四個字,譏諷諸葛瑾的長臉。在大笑聲中,諸葛恪取來筆又加上了兩個...

三國諸葛瑾之驢和諸葛恪的故事

諸葛瑾,字子瑜,琅邪陽都(今山東沂南縣)人,是諸葛亮的哥哥。東漢末避亂江東,後來做了孫權的大臣,曾官至綏南將軍,左將軍,封宛陵侯。孫權稱帝後,曾任大將軍。他的臉長得很長,活像一副驢臉。他雖然其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