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一個不爭氣的孩子,足以讓你晚景悽慘!唯獨這四點可保孩子一生平安!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南懷瑾老師,精通儒、釋、道等多種典籍,全身心致力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建設與傳播,尤其是兒童教育。

他經常說:養一個孩子,就是教他成就一個人。

這跟讀書、知識的教育,是不相干的,但很重要。

要知道一個不爭氣的孩子,足以讓你晚景悽慘!

南懷瑾老師說:在兒童教育中,很多家長把孩子交給電視、現在交給計算機網絡,他們在玩時,就看到了電影電視,色情暴力,長大了,不爭氣,那是必然的結果。

南懷瑾老師說:教育知識的科技是很容易的,但教育人的方向卻很難。

如果想教育好一個孩子,應該要讓孩子多讀讀三國時期的諸葛亮的《誡子書》和《誡外甥書》,它包括儒家、道家、佛家的學問。

《誡子書》86個字,《誡外甥書》87個字,包含哲理,對做人、處世、修養、學習、志向都做了精闢的分析與忠告。

影響了中國兩千餘年。

無論何時讀起都歷久常新。

至理名言,無論是後來的《朱子家訓》和《曾國藩家書》都受這封家書影響!

南懷瑾老師特彆強調讓孩子養好四種品德:

1、靜以養身

庸人和智者最大區別就是「靜」。

庸人往往是心猿意馬,拴縛不定,遇到事情便混亂一團。

智者平常就注重「靜」的培養,無事心能靜,有事心能定

只有了靜,才能有定力

曾國藩說: 每逢大事有靜氣

王陽明心學最厲害的武器:此心不動,隨機而動

都是寧靜致遠的功效!

諸葛亮《誡子書》中「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 在當今物慾橫流、極其煩躁的社會,寧靜致遠以從多少人的心底融化。

只有靜以修身、寧靜致遠,才能做到無欲則剛,厚積薄發。

能夠參悟其中,定會帶來收穫。

2、儉以養德

《誡子書》特彆強調「儉以養德」,這裡的「儉」,不是單純節約,更重要的精神方面要做到「節儉」。

當今社會中,過載的信息和瘋狂的消費,給人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成為最難以擺脫的苦。

物質的豐裕並沒有幫助人獲得心靈的自由。

需求越多,心中的慾望就更加難以滿足,消耗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金錢,卻依然感到無所適從。

自己的身體、精神也要保養,簡單明了,一切乾淨利落,就是這個「儉」字。

也就是今天提出「極簡生活」意義所在!

3、淡泊明志

追求名與利,是人心的根本病根。

名利最為浮世重 古今能有幾人拋」,古今中外不知道有多少英雄因名利而身敗名裂!

名利是因,權勢是果。

權與勢,是人性中占有欲與支配慾的擴展。

雖是賢者,亦在所難免。

司馬遷所謂「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天下熙熙,皆為利來。

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真是不易的名言。

諸葛亮說「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4、志當存高遠

諸葛亮的《誡外甥書》開篇就是:夫志當存高遠,談到立志的重要性,要教育孩子立長志、立大志。

王陽明說過: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

只有立大志的人,才能選擇聖賢作為自己學習榜樣,才能拒絕誘惑,歷經磨難而不會停下追求目標的步伐,擺脫瑣碎事務和感情的糾纏,最終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

《誡外甥書》中的「慕先賢,絕情慾,棄凝滯,使庶幾之志,揭然有所存,惻然有所感;去細碎,廣咨問,除嫌吝,雖有淹留,何損於美趣,何患於不濟」,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如果孩子志向不堅定,很可能思想境界不開闊,沉溺於世俗私情,碌碌無為,永遠混雜在平庸的人群之後,就會難免淪落到下流社會,成為沒有教養,沒有出息的人。

(文/廣成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