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心中最佳託孤大臣,諸葛亮只能排第二,第一位太可惜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公元222年,劉備在夷陵之戰中慘敗,退守永安,次年,劉備病危,感覺時日無多,召丞相諸葛亮、尚書令李嚴託孤,命二人輔佐其子劉禪。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白帝城託孤」的故事。
說到劉備託孤,其實在劉備的心目中諸葛亮並非最佳的人選,然後世事難料,最後不得選擇諸葛亮。
那麼劉備心中最佳託孤大臣到底是哪些呢?
說到託孤大臣,我們首先得認識一下劉備手下到底有哪些人,準確來說,劉備政治生涯的前半期顛沛流徙,沒有固定的據點。
難得的是有一群忠心耿耿的人才始終聚集在他的周圍。
這群人就包括關羽、張飛、簡雍、糜竺、糜芳、趙雲等人。
他們來自北方各地,組成了蜀漢政權的原從派系。
劉備入駐新野,最後成為荊州牧的時候,劉備獲得了多數本地地主的支持,龐德公、龐統、馬良、馬謖、黃忠、伊籍、諸葛亮、張南、馮習等人都投入了劉備陣營。
劉備入川,接管劉璋的人馬和手下,法正、張松、孟達、黃權、劉巴、李嚴、吳懿等人組成了四川派系。
那麼劉備託孤大臣必然將從這三個派系之中選出,很明顯,白帝城託孤的時候,確實召見了三個派系的代表人物:諸葛亮,李嚴,趙雲。
然後,這並不是劉備心中最滿意的人選。
那麼劉備心中最佳託孤大臣到底是誰呢 ?
第三順位候選人:李嚴,馬良,趙雲
top 9 趙雲
趙雲,僅存的原從派系大佬,作為劉備的中護軍,而且一直擔任留守大將,跟隨劉備三十餘年,南征北討,劉備最信任的嫡系之一,託孤之時單獨召見趙雲,囑趙雲曰:「朕與卿於患難之中,相從到今,不想於此地分別。
卿可想朕故交,早晚看覷吾子,勿負朕言。
」劉備言下之意就是,我走以後,你要為我看護好兒子,如果有人膽敢推翻後主,你趙雲就完全可以替我將他除掉。
top 8 馬良
馬良,作為荊州派系的代表人物,是劉備的重要謀臣之一,劉備東伐孫吳,官居侍中的馬良被派往招納安撫武陵一帶的五溪蠻各部,招納五萬餘人跟著劉備征伐孫權,夷陵之戰,不幸陣亡。
top 7 李嚴
李嚴,作為四川派系的代表人物,在地方官任上,李嚴表現出其出色能力,屢次以少數兵力平定大規模的叛亂;而且政績非常好,在短短的一年多時間裡,劉備多次籠絡提拔李嚴,歷任裨將軍、犍為太守、興業將軍、輔漢將軍。
劉備伐吳敗回,徵召李嚴到永安宮,由太守提拔為尚書令,成為與諸葛亮不相上下的人物。
第二順位候選人:龐統,黃權,張飛
top 6 張飛
張飛,作為原從派系的大佬之一,跟劉備有著過命的交情,情同手足。
其本人也戰功赫赫,為蜀漢的建立貢獻極大,官居車騎將軍,只可惜在閬中的準備起兵跟著劉備伐吳的時候,被部下暗殺。
top 5 黃權
黃權,作為四川派系的代表人物,本事劉璋的忠臣,勸誡劉璋小心劉備,結果劉璋不聽,益州歸劉備所有。
投降劉備之後,漢中爭奪戰中,黃權立下赫赫戰功,曾擊敗了杜濩、朴胡。
劉備自立漢中王時,黃權被提升為治中從事一職,這也是劉備對黃權在漢中之戰中的優異表現的一種獎勵。
劉備稱帝不久,馬上傾舉國之兵討伐東吳,黃權又勸劉備,不要親臨前線,劉備不聽,結果大敗。
但是劉備還是任命黃權為鎮北將軍,督江北軍以防魏師。
雖然劉備對黃權的意見不予接受,但是對黃權的軍事能力還是非常放心的,所以才委以重任,督江北軍。
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黃權在劉備心目中的分量和黃權的出色能力。
夷陵之戰失敗,黃權卻因為「在江北,道絕,不得還,八月,率其眾來降(曹魏)」,被迫投降魏國。
top 4 龐統
龐統,荊州派系的大佬之一,是劉備的主要謀士,與諸葛亮同拜為軍師中郎將。
劉備入川,龐統獻計,跟著劉備作戰,進圍雒縣時,龐統率眾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年僅三十六歲,劉備極為痛惜,一說到龐統就流淚。
第一順位候選人:法正,諸葛亮,關羽
top 3 關羽
關羽,作為原從派系的大佬,和張飛一樣,基本靠軍功立足於蜀漢,與劉備情同兄弟,為劉備鎮守荊州,然而建安二十四年,遭到東吳呂蒙偷襲荊州,關羽腹背受敵,兵敗被殺。
這也是劉備興兵征伐東吳的主要原因之一。
top 2 諸葛亮
諸葛亮,作為荊州派系的大佬之一,就不必多說了,正史之中,諸葛亮以內政見常,謀略次之。
在劉備奪取荊州的時候,確實發揮了極大的作用,但是入川作戰和漢中作戰的時候,基本屬於發揮後勤保障的作用。
白帝城託孤之時,蜀漢政權的所有高聲望和高資歷的人選已經都死亡了,所以不得不選擇諸葛亮。
top 1 法正
法正,四川派系的大佬,劉備的謀主,劉備最為信賴的人之一。
進圖四川和漢中,法正立下赫赫戰功,基本上是頭號功臣。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以法正為尚書令,官職要高於諸葛亮。
公元220年,法正去世,法正之死令劉備十分感傷,一連哭泣數日。
被追諡為翼侯。
諸葛亮是股肱之臣,專門對內治理,搞後勤,處理人事。
對外還是依靠法正,法正是劉備得心腹謀臣,軍事才能遠超諸葛!諸葛亮感嘆道:「若法孝直還在,便能夠制止主上東征;就算不能制止,若隨行東征,一定不致大敗而歸。
」
然而,當劉備真的死得時候,準備託孤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心目中的託孤大臣竟然沒有幾個人了,陣亡的陣亡,病逝的病逝,歸降的歸降,只留下了諸葛亮,李嚴,趙雲。
於是乎,才留下下面的一段話:
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
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先主又為詔敕後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
「
劉備白帝城託孤時,有沒有殺諸葛亮之心?
一生流離失所的劉備政治生涯沒有固定的地盤,一群忠實的人聚集在他身邊是難得的。這些人包括關羽、張飛、簡雍、糜竺、趙雲等人。他們來自北方,形成了蜀漢政權的原始派系。但是派系的數量和軍事.政治力量是非...
不為人了解的三國第一高人,把諸葛亮都治的服服帖帖!
說劉備制伏諸葛亮,恐怕不少人要蹦起來大罵小編「欺師滅祖,叛經離道」,但也一定有明智的人能體會個中三昧。稍有社會經驗的人都會知道,任何一個集團都不可能平安無事,更何況是劉備這種充滿了精英的集團呢?...
劉備白帝城託孤的真相
後人對劉備白帝城託孤事件的認識就是以這兩段記載為基礎的。它為讀者營造出了君臣魚水情深的景象,鍛造了一段難得的佳話。劉備將軍政大權和兒子都託付給了諸葛亮,而諸葛亮也立下了鞠躬盡瘁的誓言。然而,這樣...
劉備白帝城託孤,為什麼不選趙云為託孤大臣,而選李嚴?
熟讀三國歷史,我們都知道劉備伐吳之後,慘遭夷陵之敗,隨後退守永安白帝城,不久劉備病重,進行白帝城託孤。按照劉備遺命,諸葛亮為正託孤大臣,尚書令李嚴為副。那麼劉備白帝城託孤,為什麼趙雲不是託孤大臣...
白帝城託孤,劉備是否做了除掉諸葛亮的準備?
伯牙子期,知音難覓。在三國這個亂世之中,劉備和諸葛亮不僅是格式化的君臣關係,更是難得的一對知己。然而,在關羽大意失荊州後,劉備和諸葛亮的融洽關係出現了裂痕。在吃到夷陵之戰的苦果後,劉備在白帝城這...
劉備白帝城託孤,是不是擺了諸葛亮一道?
公元223年,春季,四川盆地萬物回春,生機盎然。在這個春光明媚的季節,永安城裡卻是人心惶惶,氣氛壓抑,因為蜀漢皇帝劉備的人生走到了盡頭。臨終之前,劉備把遠在成都的諸葛亮詔來託付後事。這一年,...
三國趣聞:東吳老將黃蓋竟險些凍死在廁所
黃蓋和程普一樣,也是三朝元勛,但黃蓋不僅是猛將,治理地方也很不錯。黃蓋少年喪父,日子特別不好,但黃蓋有豪情壯志在胸,雖然生活貧困,卻不像凡人庸碌,常常背柴之餘學習兵法。佐命孫氏撫平山越黃蓋先跟孫...
劉備伐吳動用九萬士兵,軍師諸葛亮未勸阻,遭遇慘敗
關羽被殺,荊州被奪,對於劉備集團來說是一個雪上加霜的消息,再加上孟達投降了曹魏,可以說短短几個月內原本一片蒸蒸日上的劉備來說真是當頭一棒,不僅失去了統一中原的機會,而且自己幾十年的兄弟被孫權所殺...
如果諸葛亮跟隨劉備一起伐吳,是不是會伐吳成功?
關羽被殺,荊州被奪,對於劉備集團來說是一個雪上加霜的消息,再加上孟達投降了曹魏,可以說短短几個月內原本一片蒸蒸日上的劉備來說真是當頭一棒,不僅失去了統一中原的機會,而且自己幾十年的兄弟被孫權所...
如果關羽不死,劉備會託孤給關羽還是諸葛亮?
如果關羽不死,劉備會託孤給關羽還是諸葛亮?考察這個問題,首先讓我們把時間鎖定219年關羽發動襄樊之戰前,看一看這個時候諸葛亮、關羽在蜀漢集團中的地位高下。
劉備伐吳敗得有多慘?損失4位軍師,死2個投降2個
話說三國紛爭,群雄並起,經過長時間的廝殺,時間已經來到了220年,這一年可不得了,死了好些牛掰的大能,曹魏的奠基人曹操、猛將夏侯惇、謀臣程昱,蜀漢的老將黃忠、武聖關羽、軍師法正。這些人的死對於整...
劉備東征沒帶上諸葛亮,不是不想,原因或許很簡單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請勿轉載)關羽被殺,荊州丟失,令剛剛步入巔峰的蜀漢帝國兩線作戰、統一全國的戰略夢想化為泡影。經過一年多時間的權衡及部署,劉備率部東征,揭開了夷陵之戰的序幕。其結果大家都知道,...
劉備生前最後一戰,竟然坑了這麼多出生入死的兄弟,大跌眼鏡!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劉備西定益州稱漢中王,拜關羽為前將軍領兵駐守荊州。心高氣盛的關羽不甘做個守城之將擅自領軍北伐曹魏,雖然取得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的戰績威震華夏但不料東吳大都督呂蒙白...
已經有諸葛亮了,為什麼劉備還要託孤李嚴呢?
在三國這一歷史階段,劉備和諸葛亮之間不僅互相成就,也是君臣相互信任的典範。對於劉備來說,三顧茅廬,給了諸葛亮一個施展自身才華的大舞台。與此相對應的是,諸葛亮也為劉備建立的蜀漢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劉備陣營十大謀臣的人生結局
熟讀三國歷史,劉備從一個織席販履的落魄人,通過亂世成長為一國之君,離不開其身邊的謀臣和武將的貢獻。說起武將,劉備手下戰將不少,關羽,張飛皆是萬人敵的猛將,魏延,黃忠,馬超也都是威震一方的勇將,趙...
劉備討伐東吳背後有多少不為人知小貓膩,又折損了多少人才?
劉關張桃園結義是不假,劉備確實也依仗關羽張飛打下了天下。但夷陵之戰大敗,讓蜀國元氣大傷,被記載成是劉備仁義,為了給關羽報仇太過義氣用事,在我看來只是史官們為了美化這位蜀國皇帝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