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著名的富二代,血統比皇室都要高貴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現在提起富二代,我們第一反應,豪車,美女,王思聰!這都是有錢的象徵,在三國時期,也有這麼一批「富二代」,他們拼的不是錢。

他們拼的是血統!他們有的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但是也有那麼幾個,成就了一番偉業。

劉備,三國時期的一代梟雄,在關羽張飛以及諸葛亮的輔助下,建立了西蜀帝國,在那個亂世,劉備完全是靠自己成就了這番事業。

倒是讓他兒子撿了個便宜,劉嬋,劉備惟一的一個兒子,蜀國的合法繼承人,從小這就是一個嬌生慣養的主。

要說劉嬋也算是多災多難,在他的小時候,劉備打了敗仗,他被丟下了,是趙子龍捨身救主,帶著他在曹軍的層層包圍下七進七出這才撿了一條命,回來以後,劉備直接把他扔在了地上,反而安撫愛將:「子龍,你可算平安回來了!」這一摔可能把劉嬋的腦袋摔傻了。

劉嬋長大以後,天天不務正業,遊手好閒,劉備的長處在他身上是一點體現都沒有,整一個紈褲子弟。

諸葛亮活著的時候蜀國還算有個人撐著,諸葛亮一死,蜀國就算是塌了,沒有一個頂樑柱。

後來劉嬋被司馬昭關押,司馬昭在劉嬋面前讓歌姬表演蜀國的舞蹈,劉嬋高興的拍手叫好:「看到這麼好看的舞蹈,我都快要忘記蜀國的滅完了。

」哎,扶不起的阿斗,真是名副其實。

曹操一世英名,在選太子的時候可就犯了愁,他不向劉備就那麼一個兒子,他不僅有曹丕,還有曹植,這都是數一數二的人才,這可是愁壞了曹操。

要說這兩個兒子,那是各有千秋,曹丕遺傳了曹操的政治手段,在管理方面是一把好手,而曹植便是有曹操年輕時候的風流才情。

就曹操而言,他是更喜歡曹植的,他覺得曹丕他過於有心計,比自己都心狠。

但是為了魏國的基業考慮,曹操還是選擇了曹丕。

曹丕也沒有讓曹操失望,他廢掉了漢獻帝自己稱帝,做了曹操一輩子不敢做的事,而後更是利用自己的政治手段,成立了屬於自己的世代王朝。

最後咱們看一看吳國的公子,孫堅給吳國奠定了基礎,他的兩個兒子孫策、孫權也不是等閒之輩。

只可憐孫策命不好,脾氣火爆,被人放了暗箭,一命嗚呼,沒能大展拳腳。

孫權倒是頗具才能,他成功的守住了東吳的六郡八十一州,並且將其發展,但是他有一個毛病,那就是優柔寡斷,在赤壁之戰中最能體現,他自己都決定不了是攻還是守。

在三足鼎立以後,孫權沒有繼續開闊疆土的打算,而是一心惦記從劉備手裡拿回荊州,最後吳國還是被曹操滅掉。

其實無論從古到今,站在父輩的肩膀上確實能有較高的起點,但是,要想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自己必須要有過硬的實力,不然只能是把家業毀於一旦。

所以說,靠自己才是真正的出路。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劉備的兒子為什麼不如曹操的兒子

論「官二代」,劉備和曹操的兒子都是標準的「官二代」。劉備有三個兒子,大兒子劉禪,二兒子劉永,三兒子劉理,都不怎麼成器。最有名的當屬扶不起的阿斗——劉禪,被曹操的後人俘虜,葬送了父親一手打造的蜀漢...

歷史千人冊(301-310)

301、蔣琬(?-246)字公琰。零陵湘鄉(今屬湖南)人。早年以州書佐隨劉備入蜀,任為廣都長。劉備為漢中王時,任為尚書郎。建興元年(223),諸葛亮開丞相府,任為東曹掾。建興五年,諸葛亮駐漢中...

魏蜀吳的繼承人,註定了誰能笑到最後

硝煙瀰漫的三國時期,魏蜀吳的繼承人均是公子哥。這幾位公子哥,一定程度上也註定了天下合於誰。劉備乃一代梟雄,費盡千辛萬苦,在諸葛孔明等一干文臣武將的輔佐下創立了西蜀基業,何等的不易!

三國英雄中,那些很牛的父親和兒子

虎父無犬子,一部三國,寫了好多很牛的父子,代表人物要數孫堅和他的兩個兒子孫策、孫權。 孫堅本人就有「萬人敵」的本領,十七歲他就隨父親出兵,曾經孤身一人在船上抓捕江賊,當場殺了賊人的首領。黃巾造反...

盤點三國時期著名的富二代公子哥

如今,「富二代」成為了社會上流行的熱門話題,關於富二代的討論聲也是此起彼伏。有的富二代依靠父輩的拼搏可以繼承一筆豐厚財富,直接導致一部分孩子缺乏進取之心,坐享其成,憑藉父母的資本成為紈絝子弟。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