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在蜀地建立的政權有近十個,為何沒有一個政權能統一天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國歷史上,在蜀地建立過的政權非常多,包括從蠶叢開國以來建立的古蜀國、劉備建立的蜀漢、十六國時期由譙縱建立的西蜀、五代時期王建建立的前蜀、五代時期孟知祥建立的後蜀、北宋時期王小波李順起義後建立的李蜀、南宋時期吳曦建立的偽蜀、明朝末年張獻忠建立的大西國等等。

(劉備建蜀漢)

這樣一算起來,歷史上蜀地建立的政權有近十個之多,但是,從來沒有一個政權可以實現全國統一。

也就是,在蜀地這個地方,建立偏安政權容易,但發展成全國政權則很難。

為什麼建立偏安政權容易呢?有這幾個原因:

一是蜀地位於盆地之內。

四川盆地周圍的大山,是天然的長城,古代交通不發達,又是冷兵器,因此要翻過四川盆地周圍的高山,打進四川來,非常不容易。

二是成都平原沃野千里。

成都平原自古就是一個重要的糧倉,尤其是在都江堰修建成功以後,這裡的出產豐富而且一直比較穩定,基本上可以做到旱澇保收。

(蜀地地形圖)

三是成都有大都會的規模。

成都從古蜀國時期開始營造,後來不斷演進,已經形成了大都會的規模,適合建都。

這麼好的條件,為什麼卻沒有一個政權能實現大統一呢?我覺得有幾個原因。

一是蜀地雖然有成都平原,天府之國。

但是,其物產其實還是有限,基本上可以讓川人自給自足,但是要給出外打仗的軍隊提供源源不斷的糧草,還是顯得不夠。

二是出川打仗和糧草運輸非常困難。

軍隊勞師遠征,非常辛苦。

除此外,糧草的運輸更不容易。

我們都知道諸葛亮木牛流馬的故事,這也是諸葛亮創造性地發明的一種運輸工具。

適合在山地上運輸。

但是,就算諸葛亮發明了這種工具,其運輸能力也非常有限,遠遠不能滿足出外行軍打仗的需要。

(木牛流馬)

三是長期生活在四川盆地里,憂患意識會喪失,進取心不強。

如果你的國家在中原,你隨時都會擔心別人來打你。

宋太祖說:「臥榻之側,豈容他們酣睡。

」就是這種心理。

而生活在盆地里的君王,完全沒有這種憂患意識。

人家打進來了,他可能還不知道。

孟昶醉生夢死,就是意志消磨的表現。

三國時期的蜀漢,可以說是歷代蜀地政權中最強大的一個,而且也是當時天下人比較認可的一個,也是最有可能實現全國大統一的一個,但是它為什麼也沒有實現大統一呢?我覺得有這些原因。

一是戰爭消耗太大,國力貧弱,後期無力爭鋒。

我們說了,蜀地富足,但只是小富,不足以應付勞師遠征。

而在諸葛亮時代及姜維時代,消耗了太多的國力。

姜維為啥後來把軍隊帶去屯田,除了避禍,更多的還是物資不足了。

後期根本沒辦法再打了,所以很快被司馬晉給滅掉。

(貪圖享樂的劉禪)

二是劉禪不求上進。

相對來說,在所有蜀地政權的亡國君中,劉禪還算比較靠譜的,但是正如前面說的,君王很容易就缺乏憂患意識,很容易就貪圖享樂,因此,國運不長是肯定的。

當然了,除了這些外,人才儲備不足,也是蜀漢政權滅亡的一個重要原因。

連蜀漢政權都沒有發展成全國性政權,其他在蜀地建國的政權,就更不用說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諸葛亮明知弱小,為何仍要不停的北伐?

三國中蜀國力量最弱,魏國力量最強,在分裂時期,按理說只有勢力強大的一方才會堅持統一,勢力弱小的一方更願意保持獨立,這叫國強主統,國弱就主分。道理很簡單,國弱了還主統,那不是找死嗎。但是三國時候的...

都說扶不起的阿斗,阿斗真的扶不起嗎?

阿斗即劉禪,三國蜀國後主。之所以說扶不起的阿斗,主要緣由有:1、不思進取,只會整天玩樂,即使有諸葛亮這樣的名臣輔助和教導也無濟於事,最終國破家亡;2、任用小人;3、不思故國,樂不思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