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呂蒙殺完關羽以後,為什麼突然就死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平時沒事的時候,也看《三國》《三國演義》等電視劇,剛開始看的這一節的時候,我也覺的很奇怪,好好的一個大將,年輕力壯,又不生病,就突然暴斃了,我也覺得惋惜。

後來多看了幾次,原來大有玄機,這麼說吧,如果我是吳王孫權,我也會讓呂蒙消失的。

呂蒙殺關羽之後就突然死了,一定是有原因的,我們就來說說呂蒙殺關羽給吳國帶來的三大災難。

孫權

災難一,直接引來了劉備的報仇

大家都知道,劉關張桃園三結義,一期生死幾十年,親如手足,雖然劉備為了發展,在益州經營,把荊州讓給關羽來管理,但是他們的手足之情是一刻也沒有改變的。

這個大膽的呂蒙趁著關羽和曹操在大戰,偷偷溜進荊州占了荊州城,做的的鼠竊之事,難怪關羽說他們是鼠輩。

呂蒙占了荊州,關羽無地可取,只好去麥城。

呂蒙

呂蒙不依不饒,追殺關羽之死,知道砍下關羽的頭。

雖說占荊州取得了勝利,可是關羽是劉備的兄弟,劉備知道關羽被殺,肺都氣爆了,興兵75萬,來消滅東吳,這就給孫權帶來了無限的壓力。

這75萬的兵力,他該如何應對,著實給孫權惹了一個天大的麻煩。

你說一個給你惹麻煩的人,你會不會遠離,作為帝王的孫權,要呂蒙死,那不是太正常了嗎?

劉備

災難二,戰爭爆發,百姓遭難,生靈塗炭

關羽的死,引發了劉備集團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先是劉備要報仇,被諸葛亮勸住,後是張飛要報仇,鞭打將士,結果被手下范疆張達割下了頭,又送到東吳,這次就是諸葛亮也勸不住劉備了。

劉備直接興兵75萬大軍,進攻東吳。

而東吳沒有那麼多的兵力來應對,

要想抵擋劉備的大軍,就又要開始徵兵,徵稅征糧,三國本來就是亂世,老百姓的生活不好過,戰爭的爆發導致東吳百姓的生活雪上加霜。

戰事一起,幾十萬男兒又將灰飛煙滅,生靈塗炭。

有人說,誰得罪了老百姓,誰就與人民為敵,東吳百姓不敢反對孫權,難道還不敢怨恨呂蒙嗎?

關羽

災難三,坑命不尊,帶壞軍中風氣

呂蒙是東吳的大都督,在呂蒙擊殺關羽以前,東吳孫權就派人給呂蒙下通知,要求他釋放關羽,並不讓他取其姓命。

可是呂蒙不聽話,置孫權的命令於不顧,一心只想著為周瑜報仇,全然不顧國家整體利益和君主的命令,作為孫權而言,這是一個不受控制的人,不受控制,而且帶著東吳的所有軍隊。

諸葛亮

萬一哪一天,他要是想學曹操,狹天子以令諸侯,孫權自己就變成了漢獻帝,在孫權眼裡,漢獻帝的榜樣歷歷在目,他怎麼能不驚心,無論這個人有多麼能幹,只要不受控制,就不能容你。

如果這次縱容呂蒙,那麼孫權手下的那些士兵是不是也跟著學,發出的命令不執行,那還是自己的軍隊嗎?

雖然呂蒙打下荊州,表面是立了功,可是他東吳想要消化掉荊州,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弄不好會被撐死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關羽之死真的是一出骯髒的權力狗血劇嗎?

美人白頭,英雄遲暮,古往今來最殘忍的事情莫過於此。《三國演義》中最令人悲傷的故事莫過於關雲長敗走麥城,過五關斬六將時如天神下凡的英姿,卻落得敗走麥城時惶惶如喪家之犬的境地,最後還竟然被一個不知名...

必然的悲劇:為何說關羽失荊州不是他的錯

千百年來,在人們心中關羽一直是一個神武的形象。在蜀國,關羽是劉備的頭號大將,他是劉備的結義兄弟,更是對劉備忠心耿耿。劉備西取益州時命他駐守荊州,為時九年(建安十六年至二十四年),這是他一生中的重...

劉備討伐孫權只是為了報仇嗎?

公元219年,蜀漢大將關羽率軍攻打樊城,此年10月孫權與曹操聯手一起合攻關羽。關羽在兩軍圍攻,以及上庸守將劉封不發兵救援情況下敗走麥城。關羽被吳將馬忠所擒,並被孫權所殺。次年一代英雄曹操病逝,其...

關雲長真的有民間傳的呢麼神嗎?

關羽(?-220年),字雲長,河東解良(今山西運城)人,東漢末年名將,早期跟隨劉備輾轉各地,曾被曹操生擒,於白馬坡斬殺袁紹大將顏良,與張飛一同被稱為萬人敵。 赤壁之戰後,劉備助東吳周瑜攻打南郡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