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三國歷史 關羽單挑呂布可能如切菜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魏蜀吳三國歷史能夠受到舉世矚目,首功歸於羅貫中的一部《三國演義》,使得三國歷史變得如此鮮活,人物躍然紙上。

但是,這同時也埋沒了三國時期真正的歷史,造成了無數的曲解。

相比小說,史書《三國志》反倒成了陪太子讀書的角色。

真實歷史上關羽武力被大大低估

比方人們最津津樂道的武將排行榜,關羽的武力被大大低估,趙雲和馬超被過分抬高。

事實上,蜀國除了關羽,真的再沒有什麼個人武藝能力出色的將領,五虎將其實徒有虛名。

但一個關羽便足夠貫穿古今中外,成為最勇猛的武將,第二名無論是誰,恐怕都不及他一個零頭。

其餘的猛將,魏國占多數,吳國占少數。

三國演義中,魏國夏侯傑被張飛一聲吼嚇死在霸陵橋頭,事實是,夏侯傑很可能沒有與張飛撞面,而且,夏侯傑是曹營中公認的膽子大,包括曹操在內全軍都稱他「虎膽將」,最艱苦最難以達成的任務,曹操交給他就放心,遠程奔襲烏丸,無論是策劃還是領軍實施,5000騎兵蕩平10萬烏丸大本營,都是他一人之功,幾乎沒郭嘉什麼事。

而且他的機智也超乎常人,年幼時以實際行動駁斥過「司馬光砸缸」,他是罕見的特種作戰奇才。

樂進于禁等被稱為五子良將也是有道理的,他們的個人勇力,指揮才能,德行素養,都對得起這個稱號。

新老三國演義的呂布

吳國方面,盛產儒將。

反倒是作為統治者的孫氏子弟,上前線卻各個都是猛虎,這是吳國特色,都督在後面掠陣,皇族在第一線流血打拚。

公元240年之後,孫家的人才逐漸凋零,但是此時吳國又出了個丁奉,這傢伙也是喜歡衝鋒陷陣的,在對陣曹營的30年間,無數次率領極少的人馬衝進曹軍大陣,而且每次都有去有回,頗有斬獲,最狠的一次,帶了3000人本想襲擾一下,結果直接擊潰胡遵的七萬大軍。

曹軍在合肥一線,每次聽說丁奉到前線了,就會把路障等工事增加十倍。

三英戰呂布實為小說家之言

此外,呂布的戰略籌劃能力和忠誠度也是被演義打翻在地的,他的武力卻被捧上天。

事實上是,他確實是一個奧運冠軍級別的射箭運動員,但是個人戰鬥力,三國武將個人武藝前十可能都排不進去,跟關羽單挑簡直是找死,要是「三英戰呂布」還不分分鐘把他秒成渣。

文官方面,演義倒是歪曲不多,一些橋段甚至照搬三國志。

只是,諸葛亮的軍事能力被演義神話,關於他的內政能力卻被大大弱化。

最委屈的是賈詡,他的能力被低估很多。

此外,簡雍、糜竺、李嚴、劉巴、法正、許靖、鄧芝、杜微、杜瓊,華歆、袁渙、任俊、董昭、毛玠、王餚、司馬朗,以及與諸葛亮「舌戰」的東吳群儒們,這些文官的能力和作用,都被大大低估了。

事實上,他們每一個都抵得上至少大半個諸葛亮,如果從戰略角度來看,每一個都抵得上二十個趙雲。

《愛情公寓》中的呂小布

三國演義我讀了不下5遍,三國志正在讀第2遍,越讀越覺得,《三國志》的意義要比《三國演義》大得多。

可惜,現在大多數人對真正的歷史都不太感興趣。

(註:圖片來自於網絡)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大家說說三國里那個武將排第一

為什麼要說以三國演義評斷武將排名呢?因為在我們面前其實是有三國演義和三國志兩個參照讀本的。三國演義更注重閱讀性,三國志更貼近歷史。在三國志中,關羽張飛沒PK過呂布,趙雲只是劉備的侍衛隊長,那個評...

三國武將排名風雲榜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說到三國,裡面的許多人物都早已深入人心,不少...

趙雲真的是三國中的頂級武將嗎

寫在這裡,我並沒有要黑趙雲的意思。因為白馬銀槍趙子龍也是我童年的偶像。不過我們所了解的趙雲只是民間傳說的趙雲,那麼真實三國中的趙雲究竟是什麼樣的呢?他的歷史形象和文學形象究竟有什麼不同呢?

三國中能與呂布單挑的武將竟然是他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三國》中的猛將《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又稱《三國志演義》),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說家羅貫中。

呂布是三國第一武將?你問過他沒有!

說到三國武將的武力排名,大家肯定第一個想到的是呂布,呂布的武力在整個三國演義之中,看起來似乎有點無解,但是三國演義如果呂布碰上他了,結果會是怎麼樣的,真的不好說。

呂布VS趙雲,誰才是三國第一武將?

三國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年代,不管是文臣還是武將,可謂在整個中國古代歷史上都留下燦爛的篇章。尤其是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以呂布為代表的武將,幾乎個個都有力拔山兮氣蓋世的勇猛,也即隨便拉出了個武將...

這個人比呂布還猛,人稱武聖

三國時期曹魏·蜀漢·孫權·三權分力,在哪個戰火紛飛動亂的時代,出了很多英雄般的人物,其中很大一部分人物都能傲視四方。特別是由於《三國演義》的描寫,讓很多人愛上了三國,從而去探究三國歷史,特別是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