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中此人被萬箭穿心,竟然是因為自己當初發過的毒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東漢末年,董卓專橫跋扈,順董卓者昌,逆董卓者亡,很多人敢怒不敢言,敢罵他的都被他弄死了。
後來袁紹頂撞董卓後出走,倡議討伐董卓,組建了十八路諸侯,共同討伐董卓,匡扶漢室。
雖然組建了十八路諸侯,口號喊得比較響亮。
但是很多人心裡各種算計,人心不齊,大家各懷鬼胎。
基本上這個聯盟前期沒有取得收穫,反而被董卓麾下的華雄殺了很多武將,最後還是二爺溫酒斬華雄。
三英戰呂布後,董卓看形勢不對,遷都長安。
董卓放棄洛陽,強遷獻帝和城中富戶,並放火焚城。
孫堅軍作為關東諸侯聯盟的先鋒,先一步進入洛陽城,撲滅余火,整理廢墟,在皇宮遺址的井裡面發現了一個宮女的屍體,脖子上掛著一個錦囊,裡面就是在之前十常侍之亂時失蹤的傳國玉璽。
然後在程普和黃忠的建議下,心中算起了小九九,準備拿著傳國玉璽稱病回江東。
奈何其中打撈的藝人是袁紹老鄉,當晚就向袁紹告密去了。
次日,孫堅去拜見袁紹,說患疾病,想回江東。
袁紹直接說,你是得了傳國玉璽的疾病吧,讓孫堅交出傳國玉璽。
孫堅這時候抵賴,說自己沒有拿到傳國玉璽,怎麼交?還發毒誓說:「吾若果得此寶,私自藏匿,異日不得善終,死於刀箭之下!」然而袁紹不吃這一套,直接把他老鄉叫了出來,說昨夜打撈之時可有此人?孫堅一看此人便拔刀想殺了他,袁紹也拔刀相對,最後各諸侯來勸解,孫堅憤憤而去。
孫堅發了此毒誓,他可沒有料到毒誓竟然會來的這麼快來的這麼直接,回去路上就被黃祖手下在峴山亂箭射死了,果然中了其所說的死於刀箭之下。
孫堅死後,他的兒子孫策只能依附袁術。
孫策常常望著父親的寶劍暗自落淚,孫策一心想要繼承父親的,志向,占據江東,有自己的地盤。
一天晚上程普和黃忠前來慰問孫策,孫策說出了自己的志向,並表示想要拿出傳國玉璽去袁術那借軍馬藉口去救自己的舅舅實則去江東發展自己。
程普和黃忠一開始不同意,說是那是你父親拿命換來的,但是孫堅說有傳國玉璽沒有人馬有何用?我父親因為傳國玉璽死的,我要因為傳國玉璽而快速發展起來,這樣才能告慰父親的在天之靈。
最終孫策拿傳國玉璽換了袁術幾千人馬回江東,腳踏實地,一步一步的發展,在江東立國。
而袁術抱著傳國玉璽被活活餓死了最後。
憑一則預言此人做了皇帝,成跳樑小丑,遭天下圍攻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請勿轉載) 《三國演義》中誰的「皇帝癮」最大?既不是曹操,也不是劉備和孫權。襄樊之戰後,曹魏與東吳聯合,曹操集團最終擺脫了十多年兩面受敵的困境,形勢一片大好。孫權上書勸曹操早...
十八路諸侯討董卓都挺拼,可袁紹為何不帶著大將顏良、文丑去?
在東漢末年,十八路諸侯起兵討伐董卓,在這支隊伍中基本上匯集了當時的能臣武將。而十八路諸侯儘管各有私心,但是基本上都是帶著大將來的,畢竟打的好了,這可是一個揚名立萬,爭取功勞的好機會。比如曹操帶...
孫堅私藏玉璽,告退時,袁紹為何不敢對孫堅動手?
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袁紹被推舉為盟主,孫堅作為討董先鋒,打董卓打的最狠,也最賣力,但是,袁術聽信小人之言,故意不發糧草給孫堅,導致孫堅戰敗。孫堅後來得了玉璽,私藏在手,向袁紹告退,袁紹得到密報,...
漫談三國:孫策玉璽換兵馬,深諳取捨之道
反董卓聯盟最後不了了之,討伐董卓的目標也沒有完成,但是參加的各路諸侯還是收穫不小,曹操、袁紹、袁術作為主角,名望都得到了很大提升,劉關張獲得了表現的機會,混出了名氣,收穫最大的要屬江東猛虎孫堅了...
東吳始祖江東猛虎孫堅竟死於無名小卒之手?
孫堅生於公元155年,卒於公元191年,享年37歲。孫堅杭州富陽人,是東漢末年著名的將領。孫堅為東吳的建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兒子孫權建立孫吳政權後,追封孫堅為武烈皇帝。孫堅出生在一個官宦家庭,有...
演義為何虛構孫堅藏玉璽背盟約一事
在演義的第六回,回目叫做《匿玉璽孫堅背約》,很明顯,羅貫中是批評孫堅匿藏玉璽,違背了當初輔佐漢室的盟約,成為大漢皇朝的罪臣。那麼,孫堅為什麼會匿藏玉璽,演義中的孫堅和正史當中又有什麼不同呢? 應...
三國時期最想做皇帝的人的故事,他稱帝,袁紹大怒,曹操大笑
他出身官宦世家,是名副其實的官二代;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之時,他是座上賓、大哥大;在三國時期,他是最早做皇帝大夢的人,稱帝之後,聽到消息,袁紹勃然大怒,曹操卻大笑不止,連稱之前錯看了此人。
諸侯討逆他最積極,割據稱雄他最心急,結果將自己作死
孫堅,是《三國演義》中的一個配角,但卻是小說中的一個重要角色。為什麼說其重要呢?因為沒有他,孫策乃至孫權的故事也就無法展開了。孫堅的人物定位,又會影響東吳集團人物在小說中的地位。正是由於他的登場...
此人陰差陽錯得到傳國玉璽,其子孫後來開闢一國,名留至今
三國歷史自古以來都是討論的熱門話題,很多朋友對三國歷史非常的感興趣,因為在三國這段不長不短的歷史河流之中,擁現出了一大批有才的謀士,諸葛亮,龐統,郭嘉,田豐,荀彧,司馬懿等。這些人都是有著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