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真是被親弟弟害死的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大宋朝開創不久,就發生了一件大事情。

這件事情,雖與老百姓無關,卻與皇室的承繼至關重要。

開國皇帝趙匡胤死後,竟然獨出心裁的將皇位傳給了弟弟趙光義。

趙匡胤「傳弟不傳子」的非常舉動,給後人留下了永遠都解不開的「謎」。

究竟有什麼難言之隱,讓趙匡胤違背天道常理,行此「大義之舉」,歷來是困擾後世史學家們的一個大問題。

中國歷史上從來不乏明爭暗鬥,權力之爭。

因此,趙匡胤的死因也就變得更加撲朔迷離起來。

尤其是「燭影斧聲」的傳說,更是將「陰謀論」推向了極致。

無論歷史記錄,還是民間傳說,最認可的說法就是趙光義害死了哥哥,登上了皇帝寶座。

之所以有此議論,自然也是有原因的,因為趙光義是最接近至高皇權的實力派人物。

為達個人目的,極有可能鋌而走險。

據歷史記載,趙匡胤當上皇帝之後,封弟弟趙光義為晉王,位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一天晚上,有內侍傳太祖得了重病,得知消息後的趙光義馬上前去看望。

到了太祖那裡,內侍都被趕出去了。

這期間,就見燭光下兩個身影,一會兒分,一會兒合,趙光義不斷地離開座位,躲避扔過來的東西。

後來,有人聽見太祖將斧頭摔到地上,並對著趙光義大吼一聲「好自為之」。

而在當晚,太祖就駕崩了。

於是,趙光義即位,也就是後來的宋太宗。

而另一種說法則是「金匱之盟」。

趙匡胤即位之後,其母杜太后經常參與政事,並且以賢德著稱。

後來杜太后病重之時,曾把趙匡胤叫到床前叮囑道:「你千萬不要讓小孩子當皇帝,你不行了,就讓光義當;光義不行了,就讓小弟弟廷美當。

只有這樣,才能常保富貴啊!」為此,她還把宰相趙普叫來,並將傳位順序寫成誓言,藏在一個金箱子裡面,歷史上稱這一事件為「金匱之盟」。

從這兩段記錄看,其實兩者是很矛盾的。

那麼,是否真如傳說的那般,趙光義殺死了哥哥,竊取了皇位呢?對此,我們只能以「莫須有」的態度窺視一二。

說有者,自然也有其道理。

儘管杜太后有盟約在前,但趙匡胤會不會遵守,卻仍然是個未知數。

這一點,歷朝歷代都有驗證,趙光義也是心知肚明。

如果趙匡胤違背誓約,趙光義又得到了確切消息,出於對最高權力的極端渴望,在哥哥病重之際,突下殺手奪取皇位,完全不在話下。

但顯然,僅憑猜測是不能給趙光義定罪的。

而說沒有者,似乎也無可辯駁。

既然有約(金匱之盟)在先,趙光義耐心等待就是了,完全沒必要冒著殺頭的危險爭一時之短長。

話又說回來了,既然沒有確鑿證據證明的確就是趙光義殺死了哥哥,那麼為何還會有對趙光義的詆毀之詞呢?或許就是,趙光義即位後,並沒有按照前約,將皇位傳給弟弟,或是趙匡胤的兒子,而是將皇位傳給了自己的兒子。

直到北國入侵,徽、欽二帝被擄,康王趙構建立南宋,皇權才回到了趙匡胤一脈。

中國人是習慣於正本朔源的,尤其是在儒家文化空前繁榮的宋朝。

趙光義的這一舉動,自然會授人以柄,並由此對趙光義的即位合法性產生懷疑。

而攻擊一個人最趁手的武器就是謀反和篡位。

為詆毀趙光義的人品,藉助「燭影斧聲」的傳說,達到攻訐之目的,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或許這就是燭影斧聲、金匱之盟的真相

宋太祖趙匡胤開創了宋朝,有了中國歷史上文化經濟燦爛的兩百多年,但是在宋初發生的燭影斧聲,金匱之盟等案件卻始終未有最終的結果,這讓很多人為太祖趙匡胤鳴不平,翻查各種史料查找趙光義弒君奪位的證據,但...

或許這就是燭影斧聲、金匱之盟的真相

宋太祖趙匡胤開創了宋朝,有了中國歷史上文化經濟燦爛的兩百多年,但是在宋初發生的燭影斧聲,金匱之盟等案件卻始終未有最終的結果,這讓很多人為太祖趙匡胤鳴不平,翻查各種史料查找趙光義弒君奪位的證據,但...

或許這就是燭影斧聲、金匱之盟的真相

宋太祖趙匡胤開創了宋朝,有了中國歷史上文化經濟燦爛的兩百多年,但是在宋初發生的燭影斧聲,金匱之盟等案件卻始終未有最終的結果,這讓很多人為太祖趙匡胤鳴不平,翻查各種史料查找趙光義弒君奪位的證據,但...

或許這就是燭影斧聲、金匱之盟的真相

宋太祖趙匡胤開創了宋朝,有了中國歷史上文化經濟燦爛的兩百多年,但是在宋初發生的燭影斧聲,金匱之盟等案件卻始終未有最終的結果,這讓很多人為太祖趙匡胤鳴不平,翻查各種史料查找趙光義弒君奪位的證據,但...

或許這是對燭影斧聲、金匱之盟的真相

原標題:或許這是對燭影斧聲、金匱之盟的真相宋太祖趙匡胤開創了宋朝,有了中國歷史上文化經濟燦爛的兩百多年,但是在宋初發生的燭影斧聲,金匱之盟等案件卻始終未有最終的結果,這讓很多人為太祖趙匡胤鳴不平...

或許這就是燭影斧聲、金匱之盟的真相

宋太祖趙匡胤開創了宋朝,有了中國歷史上文化經濟燦爛的兩百多年,但是在宋初發生的燭影斧聲,金匱之盟等案件卻始終未有最終的結果,這讓很多人為太祖趙匡胤鳴不平,翻查各種史料查找趙光義弒君奪位的證據,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