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狗屎運,敗退時誤入敵人營寨,得麋鹿相助,稀里糊塗打贏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辛苦的天才——典型性兵權謀家曹操(63)
主筆:江湖閒樂生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三月,曹操率軍從長安出發,西征漢中。
大軍經陳倉出大散關(東周時屬散國,因名)進入了涼州南部的武都郡。
大散關乃關中四塞之一(東面潼關,南面武關,西面大散關,北面蕭關),位於今陝西寶雞市南面的大散嶺上,這裡號稱「川陝咽喉」,當山川之會,扼南北之要,並居住著大量驍勇善戰的氐族人,他們仗著隴南秦嶺山川險要,不服王化,屢屢叛亂,對曹軍繼續南下造成了極大的威脅,所以曹操不得不再花四個月的時間,逐一掃定氐族各部,並奪取糧谷10
余萬斛。
正所謂「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這是一段無比艱辛的征程,數月來曹軍攀山越嶺數千里,關山路險,升降盤旋,牛馬困累不起,車輛墜落山澗。
軍士也甚為辛勞。
曹操於是殺豬宰羊犒賞三軍,並親自敬酒感謝大家:「諸君隨我南征北討,少者數年,多者二十餘年,孤莫不忘其勞。
」曹操這番真情告白,讓大家都很感動,其中有位叫王粲的文士,更是曹操的忠實粉絲,便寫詩讚美此事:
「從軍有苦樂,但問所從誰。
所從神且武,安得久勞師?陳賞越山嶽,酒肉踰川坻,軍中多饒飫,人馬皆溢肥……」
王粲,字仲宣,建安七子之一,這首詩在拍馬屁文學中還算一篇佳作。
七月,曹軍終於掃定隴南,進至陽平關前,與夏侯淵軍會和。
陽平關,又名白馬城,位於今陝西省勉縣武侯鎮蓮水村。
它北依秦嶺,南臨漢水和巴山,處於陳倉故道(關中通往漢中之道)和金牛道(漢中通往西川)的交會處,陽平關處於其結合部,可見其地理位置之重要,《隋書地理志》稱其:
「西控川蜀,北通秦隴,漢、黑、燼諸水襟帶包絡於其間,極天下之至險。
蜀若得之上可以傾覆寇敵,尊將王室;中可以蠶食雍、涼,開擴土地;下可以固守要害,為持久之計。
」
聽說曹操親率大軍來到陽平關,張魯就準備投降算了,好歹咱也是個宗教領袖,於世俗政權之中地位超然,明主若曹操者,必然虧待不了自己。
可有人堅決反對,那便是張魯的弟弟張衛,他說投降之前好歹得跟人家打一仗,不然豈非被人輕看?張魯想想也有道理,於是派張衛與大將楊昂、楊任率大軍據守陽平關,橫山築石城十餘里,曹操在關前下寨後,便去觀察地形,一看心裡就涼了,口中直嘆:「此處地勢險惡,連峰接崖,賊依山高屯,壁削難登,孤雖有精兵虎將,勢不能施也。
」身後三位新晉謀士辛毗、劉曄、司馬懿似乎也一時沒有好計策,曹操只得又長嘆,心想打郭嘉、荀彧、荀攸先後去世,賈詡程昱又老邁處於半退隱狀態,現如今自己身邊連個商量妙計的人都沒有,真鬱悶!當初搞個求賢令好像也求來啥特了不起的賢才,更鬱悶!
但既然都來了,那還是打打看吧!於是派諸軍攀崖仰攻陽平山上諸屯,但這簡直就是在送死,山上只要扔些滾木礌石下來,那些好不容易爬到半空的曹兵就會像斷線的風箏一樣從峭壁上掉落下來,死的眼花繚亂、兵乓作響。
結果,曹軍攻打了十餘日仍然無效,不僅士兵傷亡慘重,軍糧也快用盡了,曹操只得一聲長嘆:「作軍三十年,還未曾如此受制於人,奈何?」於是決定撤兵,張衛等人見曹軍退走,非常高興,於是放鬆了守備。
可就在這個時候,神奇的事情發生了。
據《魏名臣奏》記載,曹操下令夏侯惇、許褚所部退兵,但曹將高祚所率領的突擊隊還在山上,夏侯惇便派人去山上將他們召還,但高祚部隊在下山時迷了路,結果誤入敵人兵營,時值深夜,敵人不知究竟,還以為曹軍攻營得手,乃四散敗走,混亂之中,魯將楊任被斬。
當時曹操的謀士辛毗、劉曄正隨軍行動,發現我軍竟然撞了狗屎運,大喜,趕緊派人告訴夏侯惇、許褚,說高祚等部已占領了敵人的要塞。
夏侯惇還不相信,劉曄說是真的……騙你不是人,夏侯惇乃親自前來察看,確認果然是真的,趕緊報告曹操。
曹操聞訊,簡直笑歪了嘴,趕緊命大軍連夜從小路分路上山,多出強弩攢射,發動全線反攻!張衛得報說己方要塞已被攻破,心內已慌,關鍵時刻,突然又不知從哪裡竄出數千野麋,沖入張衛主營,鹿角如刀,挑起張衛的士兵扔的漫天飛舞,此起彼伏,宛如煙花綻放,曹將高祚趁勢吹響鼓角召集各路曹軍齊攻其營,張衛軍聽到,更加驚懼,頓時一哄如鳥獸散,張衛也失去了抵抗的意志,棄軍而逃回了南鄭。
曹操得報,撫掌大笑。
這算什麼劇情,自己打了一輩子仗,從沒打過這麼稀里糊塗的仗,稀里糊塗打,最後還稀里糊塗贏了,真乃天祚大魏也!
陽平關失守後,張魯知漢中已不可守,沒多久就投降了。
如此,流亡在漢中的原西涼叛將程銀、侯選、龐德也就跟著投降了曹操。
其中龐德原為馬超部將,勇猛無匹,但馬超投劉備時竟沒帶上他,龐德便乾脆投歸曹操,曹操大喜,拜其為立義將軍,封關門亭侯,食邑三百戶。
馬超走的確實匆忙,不僅沒帶走龐德,就連妻子後妻董氏和兒子馬秋都沒帶走,曹操便將董氏發給張魯手下閻圃為妻,把馬秋則交給張魯處理。
張大教主二話沒說,把馬秋給砍了,以向曹操示忠。
與此同時,巴中夷王也相繼歸附,被封為列侯;曹操又輕鬆獲得巴東、巴西二郡。
在征漢中期間,曹操很好的貫徹了一個原則,就是「軍事進攻開創條件,政治招撫打開局面。
」所以才能進展如此神速。
而張魯降曹的消息傳入西川,成都大震,一日十驚,人心不穩。
劉備集團大開殺戒,殺了很多民間意見領袖,卻依舊無法安定蜀人人心。
身在荊州的劉備無奈,只得做出讓步,將湘水以西的長沙、桂陽二郡割讓給孫權,使雙方再次結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然而趕緊返回蜀中主持大局。
孫權要求基本得到滿足,一開心就決定幫劉備一把,跑去徐州撈點油水。
另外一邊,曹操得到漢中後,就考慮休整一陣後,便從容攻取蜀地,將老對手劉備徹底消滅掉。
但就在這時,東面傳來消息,八月,孫權率大軍十萬圍攻合肥,合肥守將張遼、李典、樂進告急。
曹操一聲長嘆,吳蜀果然是好對手,為了利益變得真快,看來今後之戰略,當重點在離解其聯盟,否則曹魏長期陷於東西兩線作戰的困境之中,疲於防守,則不知要到何時才能統一天下。
但東吳之魯肅和西蜀之諸葛亮,又都是非常高明的戰略家,可不像韓遂馬超那樣好哄弄的,想離間他們,難哪,難,難!
在這種情況下,雖然劉曄和司馬懿都建議曹操一鼓作氣、擴大戰果、拿下益州劉備;曹操卻學光武帝發一聲浩嘆:「人苦無足,既得隴,復望蜀邪!」決定先撤退了:一則漢中初定,後勤難繼。
二則以初平張魯之眾,歷險阻,越蜀道,不恤其勞而用之,安能料其必勝乎?更重要的是,這次出征耗時太久,也該回去鞏固一下後方了。
曹操不能老呆在軍旅之中,他畢竟是天下最高統治者,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去整頓朝廷,抑制兼并,催農桑,重文教,修水利,明法度……歸根結底,政治才是他的主修課,值此北方大亂之後,國家經濟的恢復發展應優先於統一天下。
三則曹操也確實老了,身心俱疲,不堪久戰,進取心也大大不如從前;人生在世,還是要留有餘地,不可逞強好勝用力過度,努力而不竭力,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
劉曄和司馬懿畢竟年輕,他們再成長些就會明白曹操的。
於是,曹操任命夏侯淵為都護將軍,升張郃為蕩寇將軍、徐晃為平寇將軍,命二將輔助夏侯淵留守漢中,而自率大軍凱旋。
此後,曹操又將漢中分為南鄭、西城(今陝西安康)、上庸(今湖北竹山)三郡,並陸續將八萬餘漢中百姓內遷至洛陽、鄴城一帶,以充實中原腹地之人口,恢復其元氣。
這八萬百姓大多為五斗米教徒。
此次大遷徙,也是道教走向全國性宗教的重要標誌性事件。
三國時期最豪華的戰爭,名將雲集大戰兩年,劉備唯一一次大勝曹操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親自領兵進攻漢中張魯。秋七月,曹操來到陽平關,張魯想要獻出漢中,歸降曹操,但是他的兄弟張衛不肯,率領數萬兵馬拒守陽平關,依山而建十多里長的營寨。起初,曹操聽信了...
曹操如何老驥伏櫪,看看赤壁大敗到去世他在幹什麼
曹操如何老驥伏櫪,看看赤壁大敗到去世他在幹什麼作者:歷史幽默智庫曹操說: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他做到了嗎?我們看看赤壁大敗到他去世,在人生最後的十二年里,曹操這個老驥都做了些什麼。
三國鼎立其實是某人精心策劃的,曹操錯過了唯一統一天下的機會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東漢與西晉之間的一段歷史時期,主要有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赤壁之戰中曹操被孫劉聯軍擊敗,形成三國鼎立的雛型。
漫談三國:曹操得隴不望蜀,是適可而止還是錯失良機
曹操攻下陽平關後,漢中無險可依最終失守,張魯逃往巴中,被曹操勸降。拿下漢中後,謀士劉曄、司馬懿均建議曹操趁勢南下攻蜀,一舉拿下益州,曹操以「人苦不知足,既得隴,復望蜀」,沒有採納建議。七日後曹操...
曹操接到張郃吃敗仗的報告,不僅不處罰他,反而升他為「蕩寇將軍
劉備在建安十九年冬天占有益州,不僅引起了曹操的不安,也激怒了孫權。 孫權之所以憤怒,是由於四年前劉備曾經阻擋他由荊州進取益州,藉口劉璋是宗兄,替劉璋向孫權求情。現在,劉備自己卻偷得了益州,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