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將才:曹操的五子良將與劉備的五虎上將誰更厲害?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眾所周知,在曹操麾下有五大將,被陳壽評價為五子良將,分別是:張遼、徐晃、張郃、于禁以及樂進。

而在劉備手下也有五大將,則被後人稱為五虎上將,分別是:關羽、張飛、馬超、黃忠以及趙雲。

對於五子良將,陳壽的評價是: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

于禁最號毅重,然弗克其終。

張郃以巧變為稱,樂進以驍果顯名,而鑒其行事,未副所聞。

或註記有遺漏,未知張遼、徐晃之備詳也。

五子良將

對於五虎上將,陳壽的評價是: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

羽報效曹公,飛義釋嚴顏,並有國士之風。

然羽剛而自矜,飛暴而無恩,以短取敗,理數之常也。

馬超阻戎負勇,以覆其族,惜哉!能因窮致泰,不猶愈乎!黃忠、趙雲強摯壯猛,並作爪牙,其灌、騰之徒歟?

五虎上將

網上面也許大家都很無聊吧,總是會去排三國武將排行榜甚或有三國美女排行榜,閒暇之餘也覺無聊,於是作此文以資娛樂,以下言論僅代表個人觀點,不盡處還望包涵。

若是武力高,他可以算是一員猛將,但絕對不能算是將帥。

比如典韋之流便是。

所謂將帥,武力不一定要有非凡的表現,但是行兵布陣是必須的。

那麼十人的表現又是如何呢?

先來看曹操方面的五子良將隊(只談最巔峰的事件)。

首先出場的是張遼(被譽為五子良將之首),張遼此人可以說是文武雙全,三國中絕對少見的將帥級人物,在我心目中只比鬼神曹子孝差一點點。

前將軍剛侯張遼字文遠,本姓聶。

原屬丁原、呂布,後投曹操麾下,自此南征北討,智勇雙全,是國家重要宿將,於後世頗負威名。

主要戰功有徵天山攻討陳蘭、梅成;北征烏丸斬殺蹋頓單于;鎮守合肥抵禦孫權,並曾以寡潰眾,大敗孫吳大軍。

赤壁之戰後,孫權親臨戰線指揮的戰役有十一次,除皖城之役獲勝外,其餘都無功而返。

而合肥逍遙津一戰,東吳精銳將相齊出,十萬大軍竟為張遼、李典、樂進的七千守軍所破,孫權本人也差點為曹軍所俘,幸賴凌統、甘寧、呂蒙等人奮力死戰,孫權才得以脫身。

此戰當真能與當年的項羽帶隊的巨鹿、彭城之戰相媲美。

據說此戰當時張遼招募到得敢死隊總計才800人,誰能料到就是這樣的800壯士大敗孫權?

張遼

後將軍壯侯徐晃字公明。

原屬楊奉,後投曹操麾下。

治軍軍紀嚴明,為人清廉自守。

投曹以來參與許多戰事,於延津率兵擊殺文丑,於官渡率兵截燒糧草,平馬超時率先渡河,守漢中時大敗蜀將陳式,多有戰功。

特別是在解樊城之圍的戰鬥中,徐晃率軍長驅之入,一舉擊退蜀軍,立下了大功,受到曹操的讚揚。

魏明帝時期,徐晃病逝。

徐晃呢我憑空想了一下好像也沒什麼特別突出的戰績。

特地去翻了些資料,看下來徐晃此生除卻單挑以外在帶兵作戰整體戰略上面是從沒輸過的,雖然沒有哪一戰能讓人們在瞬間成名,不過嘛很多人才其實都是在默默無聞中成長起來的,有些人可能會一夜成名而後銷聲匿跡,而某些人可能永遠都無法躋身一線,但能始終如一地保持著自己不俗的表現,這樣的人通常被稱為中流砥柱,徐晃無愧於這四字。

徐晃

右將軍威侯樂進字文謙。

曹操軍中宿將。

多年來南征北伐,屢立戰功,勇猛果敢,常為先鋒。

主要戰功有參與官渡之戰,以及於烏巢奇襲時斬殺淳于瓊;攻討袁氏、劉備、關羽等;後與張遼、李典合作,助守合肥。

樂進在曹操軍中是以驍勇善戰而著名的。

樂進容貌短小,以膽烈從太祖。

于禁的話真的想不出什麼特別有名的不過曾經和張遼李典一起守過合肥之戰,論功績的話和徐晃輩差不多。


樂進

左將軍厲侯于禁字文則。

曹操軍中宿將,原屬鮑信,後投曹操麾下。

與樂進相似,多年來南征北伐,屢立戰功,勇猛果決。

性格剛毅嚴謹,肅穆好殺,於軍中有威名。

主要戰功有參與呂布、袁術、張繡等討伐戰,官渡之戰攻討袁氏等戰績;可惜後來因漢水暴漲導致救援樊城失敗而被關羽所擒,求降免死;關羽敗後又被孫權勢力所執,兩度作為俘虜。

回到曹魏後不久,受到曹丕壁畫諷刺,不堪羞辱而死。

于禁這人一開始就跟著太祖混了,不像張遼和徐晃是半路子,但是此人最後竟然投降關羽,太祖哀而嘆之「吾知禁三十年,何意臨危處難,反不及龐德邪!」為其人生划上了遺憾的。

于禁其實和徐晃差不多,也沒有什麼特別突出的戰績,不過隨太祖南征北戰,確實是不可多得的將才。

不過在太祖剛收降張繡之後,張繡趁曹操大意,復叛,曹操被殺的措手不及,這個時候唯有于禁一人率所部百餘人且戰且退。

可見其臨危不亂的良好心理素質。

而之後又安撫新收的青州兵,青州兵是一支真正意義上屬於曹操獨有的軍隊,安撫下這支軍隊對曹操今後的王圖霸業有些決定性的因素。

于禁

車騎將軍壯侯張郃字儁乂。

原屬韓馥、袁紹勢力,後投曹操麾下。

為人識變數,擅於料敵,以巧變著稱;被曹操比喻為韓信,為劉備、諸葛亮等人所憚。

主要戰功有參與西北地區的馬超、韓遂征伐、漢中攻防等戰事,以及於街亭之戰中取得大勝利。

死後曹魏重臣陳群曾感嘆張郃作為「良將」,是「國之所依」。

官渡之戰時投降曹操,其實當時袁紹身邊的武將謀臣實力絕對在曹操之上,奈何袁紹剛愎自用,張頜這樣的人才都被逼走,可惜啊。

曹操當時得到張頜的時候便給予了很高的評價「昔子胥不早寐,自使身危,豈若微子去殷、韓信歸漢邪?」而後劉備屯陽平,郃屯廣石。

備以精卒萬餘,分為十部,夜急攻郃。

郃率親兵搏戰,備不能克。

其後備於走馬谷燒都圍,淵救火,從他道與備相遇,交戰,短兵接刃。

淵遂沒,郃還陽平。


而張頜最大的功勳並不是在前期,而是在後期。

當時諸葛出祁山,張頜被他稱為「蜀國之大患」。

被號稱智絕的臥龍先生這樣評價,可見張頜的可怕性。

引用三國志中的話就是「郃識變數,善處營陳,料戰勢地形,無不如計,自諸葛亮皆憚之」。

張郃

下面來看蜀國的五虎上將。

首先出場的當然是關大爺了。

關羽的卓越戰績讓後人尊稱其為武聖,雖然是封建王朝有目的性的封賞,但要得到這樣的榮譽也不是人人都可以的,至少也得讓人信服吧。

關羽最輝煌的一戰莫過於襄樊之戰了,水淹七軍,斬龐德降于禁,殺的曹操都想遷都,可惜的是東吳那幫賊人背信棄義,撕毀盟約,也讓此役成為關羽絕唱。

當時的荊州和漢中都是兩塊軍事重地,兵家必爭,尤其是荊州,得荊州者得天下,劉備會把關羽安排在那裡鎮守荊州,從這一點上就已經能夠看出關羽的統兵能力。

而水淹七軍則更顯示出了他的戰略。

關羽(?-220年),字雲長,河東解良人,,早期跟隨劉備輾轉各地,曾被曹操生擒,於白馬坡斬殺袁紹大將顏良,與張飛一同被稱為萬人敵。

劉備稱漢中王后,關羽率軍圍襄樊,曹操派于禁前來增援,關羽擒獲于禁,斬殺龐德,威震華夏,曹操曾一度想遷都以避其銳。

後曹操派徐晃前來增援,東吳呂蒙又偷襲荊州,關羽腹背五虎上將受敵,兵敗被殺。

劉禪時期追諡關羽為壯繆侯。

關羽去世後,逐漸被神化,被民間尊為「關公」,又稱美髯公。

歷代朝廷多有褒封,崇為「武聖」。

關羽

張飛(?-221)字益德,幽州涿郡人,早期和關羽一起追隨劉備左右。

劉備長坂坡敗退,張飛僅率二十騎斷後,據水斷橋,曹軍沒人敢逼近;與諸葛亮、趙雲掃蕩西川時,於江州義釋嚴顏;漢中之戰時又於宕渠擊敗張郃,對蜀漢貢獻極大,官至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封西鄉侯,後被范疆、張達刺殺。

劉禪時代追諡為「桓侯」。

這位曾和呂布單打獨鬥50回合不分勝敗的勇將,號稱千軍萬馬之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他的武力值是毋庸置疑的。

張飛就說三件事情吧。

第一件是當年在當陽,帶著幾十名騎兵,為劉備斷後,可現出其小謀。

而後征益州義釋嚴顏,可見出其國士之風,其三是巴西攻防戰中大敗張頜,可見其功業。

張飛

馬超(176年-222年),字孟起,司隸部扶風郡茂陵(今陝西興平)人,東漢衛尉馬騰之子,東漢末年及蜀漢開國名將,漢末群雄之一。

早年隨父征戰,馬騰入京後,馬超留駐割據關中三輔。

潼關之戰被曹操擊敗,又割據涼州隴上。

失敗後依附張魯,又轉投劉備。

於章武二年十二月病逝(223年1月),終年47歲,追諡威侯。

這個一直被譽為是呂布第二的男人,究竟有多少能耐呢?馬超最巔峰的時候是在潼關之戰時。

把征戰無數且手下文臣武將如雲的曹操打的屁滾尿流,雖然最後失敗,但是能想像得出當時馬超指揮千軍萬馬以及和曹操鬥智鬥勇時的風采,此戰最後的失利一方面確實馬超自己可能也存在著原因,雖然占了上風但不能即刻將曹操擊斃,然當時的天氣也確是天寒地凍,為曹操的冰城做下鋪墊,可謂是十不利己。

馬超

黃忠(?-220年)字漢升,南陽人,本為劉表部下中郎將,後歸降劉備,隨劉備入川作戰。

漢中之戰時,黃忠於定軍山一舉將曹魏名將夏侯淵斬殺。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去世。

劉禪時代追諡為「剛侯」。

此員老將很多人認為如果全盛之時他的武力該在關羽之上,但是我並不是很贊同,就像呂布一樣,每個人都有巔峰的時候,呂布巔峰的時候就是在虎牢關,而黃忠雖然年邁後武藝精湛,誰能保證他不是大器晚成呢?否則緣何先前默默無聞呢?黃忠的巔峰之戰當屬定軍山戰夏侯淵了,雖然當時他只是聽從法正的指揮,但是真正帶兵上去衝殺,部隊還是要靠自己帶領的。

黃忠

趙雲(?-229年),字子龍,常山真定人,是繼關羽張飛之後最早追隨劉備的將領。

早期跟隨公孫瓚,後在鄴城加入當時還依附在袁紹處的劉備。

曾兩次救出劉備的兒子劉禪,稱「單騎救主」。

漢水之戰時擊退曹軍,劉備稱其「一身是膽」,軍中將士呼其為「虎威將軍」。

蜀漢政權,趙雲是五虎將里唯一的一位兩朝元老。

死於建興七年(229年),劉禪時代追諡為「順平侯」。

趙雲的巔峰期應該是公認的長坂坡之戰吧,三國演義中把雲哥直接渲染得幾近於神,不過羅貫中寫得也偏偏有很多疑點令人不得不產生懷疑,首先是所謂的斬殺魏國名將五十餘員,個個名不見經傳,唯有三國演義上留下了大名,而後是為何曹操手下那麼多大獎長坂皮上趙雲一個都沒碰上,碰上個張頜也只是匆匆了事一筆帶過,那恐怕是因為無論碰上哪一個雲哥都可能會葬身於此吧,但若一個不來又說不過去,於是乎這個時候張頜殺了出來。

趙雲的出場更多的是作為劉備的貼身保鏢,而獨擋一面的時候較少。

趙雲

第一、張遼。

得獎原因文韜武略皆為上層,武力應屬三國武將中上水平,可能未入一流,帶兵作戰未嘗敗績,且能打出逍遙津之名,最後得善終。

第二、關羽。

得獎原因是因為關羽一流的武力,且文武雙全,襄樊之戰名震華夏,然剛愎自用,身手分離。

第三、張頜。

得獎理由套用三國志原話「郃識變數,善處營陳,料戰勢地形,無不如計,自諸葛亮皆憚之」可以想見一班。

第四、徐晃。

曹魏中流砥柱,一生行軍未嘗敗績。

曹操評價其「徐將軍可謂有周亞夫之風矣」。

第五、馬超。

統領十萬西涼兵殺遍曹軍無敵手,要單挑便單挑,要群戰就群戰,且最後能得善終。

第六、于禁。

理由與徐晃差不多,可惜最後臨危變節,檔次自然要差上很多。

第七、樂進。

樂進的傳記內容雖然不多,隨曹操征戰無數,堪稱為中堅力量。

第八、張飛。

飛哥的武力絕對一流,帶兵能力也不可小覷,但是勇過而欠謀,最後還死在自己小兵的手裡,可見其待兵不淑。

作為將領此乃大忌。

第九、黃忠。

老當益壯,所到皆勝。

第十、趙雲。

御用保鏢,出場機會較少。

此排名僅做參考,每個人都有心中的英雄,如何排名,網友們自行評論!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時期魏國的十虎上將是誰

No.1悍將無敵-- 夏侯惇[字 元讓] 《三國志 夏侯惇傳》中記載沛國譙人,夏侯嬰之後也。年十四,就師學。人有辱其師者,惇殺之,由是以烈氣聞。太祖自徐州還,惇從征呂布。為流矢所中,傷左目。復領...

了解曹魏五良將,綜合對比蜀國五虎將

三國志中,陳壽撰寫魏書卷十七時,將此五人合傳,敘述諸將生平事跡後評曰:「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因此我們現在將其稱之為「五子良將」或「魏五子」。五虎將為民間流傳的說法,五虎將更有名...

三國二十四猛將,呂布/趙雲/典韋前三

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呂布、趙雲、典韋),(關羽、馬超、張飛黃許孫太兩夏侯,二張徐龐甘周魏,(黃忠、許儲、孫策、太史慈、夏侯敦、夏侯淵),(張遼、張頜、徐晃、龐德甘寧、周泰、魏延)神...

五虎上將VS五子良將,哪五個更厲害?

熟悉《三國演義》和三國那段歷史的人都知道,劉備有五虎上將,也就是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五個人,但是對「五子良將」可能大多都不熟悉,其實他們是指曹操帳下的五位將軍,即前將軍張遼、右將軍樂進、...

時之良將,五子為先 揭秘魏蜀五字號名將

眾所周知,在曹操麾下有五大將,被陳壽評價為五子良將,分別是:張遼、徐晃、張郃 、于禁以及樂進。而在劉備手下也有五大將,則被後人稱為五虎上將,分別是:關羽、張飛、馬超、黃忠以及趙雲。對於五子良將,...

三國勇士五子良將,文韜武略力壓五虎上將

《三國演義》里有劉備的「五虎上將」,而曹操也有同樣的五大將領——五子良將。五子良將雖說名號沒有五虎上將響亮,也沒有他們被世人所熟知,但是五子良將的所做的功績絲毫不比五虎上將差,五子良將VS五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