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死後,得到孔明真傳的姜維,到底為蜀漢做了些什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建興十二年(234年)8月諸葛亮病重,但心中仍然非常的牽掛戰場,在彌留之際他對楊儀說「吾死之後,不可發喪……。

軍中安靜如常,切勿舉哀,則將星不墜。

吾陰魂更自起鎮之,司馬懿見將星不墜,必然驚疑…換言之,他死後,一切照常,不留任何自己已死的跡象,以迷惑司馬懿,給蜀軍創造順利退兵的有利條件。

而這一計堪稱孔明最後一計,把司馬懿整得很慘,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死諸葛嚇退活司馬的典故。

孔明遺言道:「我死之後,不要將我屍體運回成都,就近將我葬於漢中定軍山下,依著山形建造墳墓」。

姜維、楊儀遵照孔明遣命,不敢舉哀,依法成殮,安置龕中,令心腹將卒三百人守護。

將他葬在陝西省漢中的勉縣城南定軍山下諸葛亮墳墓的所在地。

又喚姜維入帳,直至孔明榻前。

孔明曰:「吾本欲竭忠盡力,恢復中原,重興漢室;奈天意如此,吾旦夕將死。

吾平生所學,已著書二十四篇,計十萬四千一百一十二字,內有八務、七戒、六恐、五懼之法。

吾遍觀諸將,無人可授,獨汝可傳我書。

切勿輕忽!」維哭拜而受。

隔日,諸葛亮病逝。

至此,姜維得到諸葛亮生平所有兵書,內含退敵之策,強國之法。

得到真傳的姜維到底為蜀漢做了什麼呢?為何到最後,蜀主只能投降。

讓孔明及劉備,奮鬥幾十年的基業毀於一旦。

這到底是不是姜維的過失?我想喜歡三國的朋友心中都有一個答案…

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病逝五丈原,遺命姜維次於魏延斷後。

回到成都後,姜維被任命為右監軍輔漢將軍,封平襄侯。

諸葛亮去世後姜維在蜀漢開始嶄露頭角,費禕死後姜維開始獨掌軍權。

繼續繼承諸葛亮的遺志率領蜀漢軍隊北伐曹魏,與曹魏名將鄧艾、陳泰、郭淮等多次交手。

姜維北伐總計大勝兩次;小勝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敗一次,小敗一次。

延熙十二年(249年),蜀漢朝廷使姜維假節,姜維率軍出西平,不克而還。

姜維此次的遭遇跟早年諸葛亮對孟獲之時,遭遇差不多。

而當時諸葛亮卻巧妙克服了困難,然而現今姜維卻一籌莫展。

難道早姜維智商不夠?還是諸葛亮看走了眼?傳錯了人?

延熙十九年(256年)春,姜維被遷升為大將軍。

姜維整頓兵馬,與鎮西將軍胡濟兩路出兵,約定在上邽會合,但胡濟卻沒有來,導致姜維在段谷被魏將鄧艾擊敗,姜維死傷甚多,百姓因此埋怨姜維,而隴西也躁動不安。

景耀五年(262年),姜維率軍出漢、侯和,被鄧艾所擊敗,姜維退駐沓中。

諸葛亮對司馬懿,諸葛亮完爆司馬懿,司馬懿基本上都不敢出兵,連魏國的大將郭淮,孫禮都說司馬懿遠遠不如諸葛亮,然而諸葛亮的親傳弟子,姜維卻是屢戰屢敗,數十年過去了仍然沒法收復漢室。

一統天下。

景耀六年(263年)鄧艾卻在由景谷道偷渡,進兵至綿竹,擊破諸葛瞻,劉禪開城投降,姜維慘遭殺害。

姜維這次徹底完了,不僅如此,還害了恩師諸葛亮的兒子,孫子。

難道當年真的是諸葛亮看走了眼?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其膽大如雞卵的姜維,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三國演義》說到,諸葛亮死後,大將軍姜維繼承其北伐遺志,多次率兵攻魏,但終未能改變形勢對比。魏將鄧艾、鍾會分兵攻擊。鄧艾出奇兵偷襲涪城,威脅成都,後主驚惶無措而投降。姜維見大勢已去,設計率部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