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名嘴禰衡、張松、楊修為何都逃脫不了被殺的命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禰衡、張松、楊修這三個人在《三國演義》里都是才華出眾的文人,且三個人命運也很相似,最終都是被殺,死於非命。
他們的被殺既非自身所能預料,又不是亂世之中慷慨赴義的自我選擇,可以說帶有一定的悲劇性。
通過《三國演義》對三人的描寫可以看出,拋除他們三人命運走向的偶然因素,其最終的悲劇結局有其內在性格的必然因素,可以說他們三人死於自己的悲劇性格。
而且這種悲劇性格的形成又與他們身負大才有著密切的聯繫。
一、 禰衡
(一)禰衡才華的體現。
1.文名遠播,四海皆知。
禰衡未出場前先由孔融推薦時提到,孔融評價他:「吾友禰衡,字正平,其才十倍於我。
此人宜在帝左右,不但可備行人而已。
我當薦之天子。
」那麼孔融是什麼人呢?當世之「名流」、「文名之士」。
能得到孔融這樣的稱許可見禰衡不一般。
孔融上表向皇帝推薦禰衡時洋洋洒洒地寫了一篇文章,極盡誇讚之能事,把禰衡比做賈誼、終軍等前代智能之士。
禰衡見曹操後把曹操辱了一番,張遼想殺他,曹操制止時說:「此人素有虛名,遠近所聞。
今日殺之,天下必謂我不能容物。
」後來禰衡到了劉表那裡對劉表「雖頌德,實譏諷」,劉表也一直忍讓,不殺他的原因是:「禰衡數辱曹操,操不殺者,恐失人望;故令作使於我,欲借我手殺之,使我受害賢之名也。
」由此可見,禰衡的名氣之大,想殺他都得先考慮當時的輿論。
2.擊鼓罵曹,口若懸河。
這體現了禰衡的文才和口才。
禰衡罵人時竟然能言之成理,出口成章,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他不僅罵了曹操,還罵了曹操手下的一班文武大臣。
曹操手下文臣不少,能言善辯之士也很多,被禰衡罵完之後沒有一個能回應的,殺又不能殺,只好「恨而散」。
可見文才口才不是一般的好。
3.極高的音樂才能。
禰衡擊鼓罵曹不光是罵,罵前他充分展示了他的音樂才能。
擊鼓是很單一的一種音樂演奏形式,感染別人應該很不容易,但禰衡卻做到了:「衡穿舊衣而入。
遂擊鼓為《漁陽三撾》,音節殊妙,淵淵有金石聲。
坐客聽之,莫不慷慨流涕。
」想像一下,當時在座的都是曹操的人,禰衡前兩天剛把曹操得罪完,此時把衣服脫了個精光,和這些人擺足了對立的架勢。
可就是這樣,鼓聲一響,竟還把這些人感動得「莫不慷慨流涕」,足見其音樂才能之高。
此外,禰衡非常勇敢。
面對曹操的無禮,他敢於反抗,而且如此激烈。
對劉表,他也敢不買帳。
到了黃祖那裡,他仍然無懼。
最後被黃祖殺掉時也沒有求饒乞憐,「至死罵不絕口」,徹頭徹尾地表現了一種大無畏的精神。
雖然有些不可理喻,但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二)禰衡為何對曹操採取如此激烈的行為?
答案是,欲為曹操所用,反被曹操所激。
禰衡表面上看起來似乎不想為曹操所用,一上來就和曹操對著幹。
但如果他不想為曹操所用,孔融推薦他時為什麼不推辭?曹操召見他時為什麼不逃避?難道說他一開始就憋著一口氣要給曹操找不痛快,想罵曹操一頓好讓曹操把自己殺了嗎?這顯然不合情理。
如果真是這樣,那禰衡這一人物從頭到尾的行徑就像十足的精神病了。
而禰衡之所以給人以一出場就與曹操勢不兩立的印象往往是因為讀者忽略了書中一個細節:「操遂使人召衡至。
禮畢,操不命坐。
」所以說是曹操的無禮慢待才引起禰衡的過激反應,使他當眾辱罵的。
後來曹操想反辱他,命他做鼓吏,「衡不推辭,應聲而去」,這似乎有點像禰衡在給曹操一個機會,希望曹操轉回心意真正重視他。
所以他擊鼓時他充分地展示了音樂之才,而後又慷慨陳詞,指責曹操不重賢士。
結尾時說:「吾乃天下名士,用為鼓吏,是猶陽貨輕仲尼,臧倉毀孟子耳!欲成王霸之業,而如此輕人耶?」「欲成王霸之業,而如此輕人耶」似乎正欲點醒曹操,陳明自己正是那個能幫助他成就王霸之業的賢士。
可惜曹操為禰衡所激,完全沒有領會禰衡拋過來的委婉信息。
當然,禰衡對曹操要求過高,恐怕也是曹操不能接受的。
(三)禰衡身負大才,且欲為曹操所用,那為什麼他沒有達到目的最後身死而為人所笑呢?答案是:傲。
這是禰衡性格中的最大一個缺陷,正是這一缺陷導致了禰衡的悲劇命運。
因為傲,他恃才傲物,不能容人,最終也不能為別人理解。
禰衡除了有口才、文才、音樂之才以外也許真如他所說能佐人「成王霸之業」,但那些人被他的狂傲激怒根本就不想認識到了。
他的傲沒有給別人認識了解自己的機會,讓自己的真才實學籠罩在「一肚皮不合時宜」之中。
因為傲,他明於知己,暗於知人。
對曹操、劉表、黃祖,都不能因人而宜地對待,不能從對方的感受出發作出合適的反應。
他的行為完全是從自我出發,且全是很激烈的反應。
他的傲與他的才華是有密切關係的。
因為有才華,所以他才有傲的資本;可也因為正為傲,才埋下了他被殺的根由。
二、 張松
(一)張松之才華。
1.深謀遠慮,長於策劃。
張松一出場就是獻計。
當時劉璋正為西川遭受張魯的威脅而發愁。
張松自告奮勇去說服曹操和他們連結,但他在赴許都之前「乃暗畫西川地理圖本藏之」。
這說明他這一行為是暗中早已謀劃好了的。
當他的計劃因為曹操對他的輕慢而沒能實現時,他轉而想到劉備:「試看此人如何,我自有主見。
」一個「自有主見」顯示出對自己的智略非常肯定、非常有信心的心理。
其後他與劉備聯合,立刻便為劉備定下計策,回到西川,又聯結法正和孟達,同時說服劉璋改變先前的計劃迎劉備入川。
所有這一切因勢順形,都做得很漂亮,顯示出他具有長於謀劃並善於實施的才能。
甚至可以說,他的謀劃才能在《三國演義》這部書中與任何一位謀略之士相比都毫不遜色。
2.口若懸河,辯才無礙。
這是楊修在見到張松後對他的評價。
楊修同樣也是一位才智之士,長於機辯。
但在和張松經過一番辯論後竟然被「反難」,敗下陣來,且輸得心服口服,可見張松才辯之高。
書中對張松才辯之能著墨甚多,面對曹操,他伶牙利齒,把曹操說得啞口無言,最後只能惱羞成怒,來個「鬥力不鬥智」,把張松「亂棒打出」了事。
3.記誦之才。
楊修想為曹操找回一點面子,就拿來曹操寫的《孟德新書》向張松誇耀,卻讓張鬆一口氣背下,倒打一耙,反說這是曹操抄襲的。
楊修只有嘆服「如此博聞強記,世所罕有」。
最後,張松還很有勇略。
他敢於一個人自作主張冒著殺身之禍先聯曹操,後結劉備,這就是有魄力。
面見曹操後,對曹操的淫威他不屈服,不畏懼,敢爭辯,敢示威。
曹操在教軍場擺下陣勢想以軍威攝服他,他卻「斜目視之」。
曹操「變色視之」,他「全無懼意」。
這些都體現了張松作為《三國演義》中第一流智勇之士的風範。
(二)身負如此大才的張松幾番深謀遠慮,欲意何為?
對這一問題,張松在和劉備的一番談話中說出了答案:「某非賣主求榮……劉季玉雖有益州之地,稟性暗弱,不能任賢用能……人心離散,思得明主。
……(操)傲賢慢士,故特來見明公。
大丈夫處世,當努力建功立業,著鞭在先。
今若不取,為他人所取,悔之晚矣。
」從這一段話看出,張松對自己的才華十分自負,而且深怕自己被埋沒,功業無成。
這些話在勸誡劉備的同時亦何嘗不是內心隱衷的流露呢?
(三)造成張松被殺的性格因素是什麼?
答案是:躁。
因為躁,所以他急於用世,輕於許人。
如前,張松對劉備的一番話透露出建功立業的心思,但從話里不難看出一種急於自售的焦灼心態。
「大丈夫處世,當努力建功立業,著鞭在先。
今若不取,為他人所取,悔之晚矣。
」:完全沒有那種「君子待時而動」的自在與從容。
聯結曹操的計劃本已確定,只因曹操慢待他,他就馬上變更計劃取道荊州察看劉備。
劉備對他恭敬,他就急切地將自己和盤托出,殊不知劉備厚待他的背後隱藏著很深的心機。
這些他不能明察,也來不及明察。
所以,在和這些人打交道時他始終是主動的一方,但同時也始終是站在明處的那個人。
因為躁,他在危機關頭喪失了性命:劉備的軍事行動沒有通知他,也不可能通知他,他卻以為劉備計劃有變,擔心自己失去機會,急躁地寫了一封信,結果消息走漏,身死於刑戮。
張松的躁,同樣與他身負大才有密切關係。
因為他有才華,所以他才不甘心沒沒無聞;因為有才華,所以他才怕功業無成。
時機不到他就主動創造時機;明主不遇,他就主動訪求明主。
才華使他成為一個勇於進取的人,但也促成了他的躁動。
最終因為躁,他沒有完成他最大的願望。
三、 楊修
(一)楊修的才華。
楊修同樣也是一位才智之士。
他的第一次出場是借禰衡之口。
禰衡被劉表派去見黃祖,黃祖問他京城有何人物,狂人禰衡曰:「大兒孔文舉,小兒楊德祖。
餘子碌碌,莫足數也。
」這是楊修名字的第一次出現。
能落入狂人禰衡的口牙之間而有稱許之意,可見楊修人才了得。
其後,張松見曹操時楊修正式出場,借張松的眼睛寫了楊修的外形:「貌白神清」,可見是一位極聰明之人。
隨後作者乾脆就說:「此人博學能言,智識過人。
松知修是個舌辯之士,有心難之。
修亦自恃其才,小覷天下之士。
」不僅說了楊修之才,還說了楊修以才自恃的心理。
楊修被殺後,作者又集中追敘了楊修自恃其才數犯曹操之忌的幾則事跡,對於楊修的才華表現得十分充分。
關於楊修的才能,夏候惇的一句話可以作為定評:「公真知魏王肺腑也!」文才也好,辯才也好,在《三國演義》這部書中楊修集中表現出來的是「真知魏王肺腑」這一才能。
(二)楊修數次展現「真知魏王肺腑」這一才能,動機是什麼?
楊修家世顯赫,自己又在曹操手下任職,曹操也很欣賞他的才華,他似乎不存在「以才華致身青雲」的動機,也沒有擇明主而事的焦慮。
書中所寫的那幾次才華展示也多是無關大局的小事,那麼他做這些事的目的似乎就只有一個了:我要顯得比你還聰明,我還要告訴你我知道你的心思。
所以他這個動機到是很單純——單純地只為了顯示自己罷了。
後來他介入曹操的奪嫡之爭,但介入的方式仍是這種「顯示自己很聰明」的方式。
(三)通過以上觀察可以得出結論,楊修的命運悲劇源於自己性格中的一大弱點:「顯」。
在這裡,顯是顯示、顯擺的意思,亦可以作發露、發顯講。
楊修有察人之明,可以洞見別人肺腑,尤其是洞見魏王肺腑,這本身並不能算是一件絕對的壞事。
這屬於特殊才能的一種,並不構成他悲劇下場的根本原因。
但當他把這一才能顯示出來,其性質就變了,就不再是能為他謀求利益的手段,而成為了為他招來災禍的根苗。
換句話說,造成他悲劇命運的不是因為他太聰明,而是因為他太愛「顯示」聰明。
因為有才華而希望別人能了解,這本身算不上大毛病,但他的才華卻是數犯人之陰私,且所犯之人恰恰是生性多疑的曹操,其結局當然就可想而知了。
道家講:「察見淵魚者不祥,智料隱匿者有殃。
」信然!
楊修性格中的這一弱點同樣與他的才華有密切關係。
因為有才華所以他才要時時欲顯,事事欲顯。
顯才是他謀求自我滿足的方式,也是他達成自我成功的手段。
但顯才也成為他遭人忌恨的原因,並最終為自己惹來殺身之禍。
誠如書中所言:「身死因才誤,非關欲退兵。
」
《三國演義》不僅是一部小說,還是一部人才學著作。
它不僅講述了天下大勢的「分」與「合」,還描寫了人物命運的成與敗。
其間得失足可為讀者借鑑。
古人一向德才並舉,才有著智力的成分,德則包含了性格因素,才德兼備,可總括之曰「智慧」。
有偏,則不免有失。
總結以上三人性格與命運的關係,亦可供後人參考,而糾偏補失了。
三國中個性最張狂的一個人,曾公開當著曹操面罵曹操
京劇中有一出名劇《擊鼓罵曹》,講的是三國才子禰衡當眾擊鼓罵曹操的事。這齣戲,因為演員要在台上自己擊鼓,因此在諸多劇目中別具一格,是京劇的一個骨子老戲。徽班領袖、京劇鼻祖程長庚當年就在舞台上演這齣...
此人狂傲到敢公然大罵曹操,才華橫溢可早早卻死於非命
京劇舞台上《擊鼓罵曹》一折中,禰衡被塑造成了一個大義凜然、忠義十足的儒生形象,他為了維護大漢王朝,用擊鼓的方式,將奸賊曹操好一番的痛罵。但是,舞台上的禰衡是經過藝術加工的,與歷史上真實的禰衡有著...
揭秘禰衡究竟是因為什麼敢擊鼓罵曹操
禰衡為什麼擊鼓罵曹如果大家對於禰衡這一人物有研究的話,那麼就一定知道他是一個不畏權勢的人。特別是在三國演義當中,禰衡擊鼓大罵曹操這一片段尤為經典。那麼曹操在那個時候也是位高權重,屬於說話辦事極其...
此人與孔融交好,罵過曹操、劉表和黃祖,最終招來殺身之禍
三國時期,不僅英雄輩出,有才華的名士更是如過江之鯽。但是其中有一個人,他恃才傲物,對曹操、劉表、黃祖都大罵出口,結果招致了殺身之禍。這個人就是禰衡。
三國時期辯才禰衡恃才傲物而很叼導致被殺
相信很多朋友都有看過三國演義,對曹操、關羽、周瑜、孫權、諸葛亮等等都非常熟悉。而禰衡,大家認識嗎?如果是三國愛好者,也許就知道,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禰衡的存在。一是因為他非常年輕就犧牲了,二是因為...
三國時期的三大憤青 引領今日的憤青潮流
三國時期為中國整個歷史添加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其軍事謀略和處世哲學,至今影響著我們今日的生活,乃至國家的外交。而作為三國三大憤青的禰衡、許攸和楊修,從其生至其死,歷來使世人津津樂道,成為了我們今日...
《三國演義》中的狂人逮誰罵誰,曹操只能敬而遠之
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里塑造了一千多個人物,其中狂放不羈的就有不少。龐統不羈君臣之禮,楊修不顧主次之名,更有甚者,還有自恃功高當面指責主公的(許攸)。然而還有一個在《三國》故事裡僅僅是一晃而過的人...
三國時期因恃才傲物而很叼導致被殺的辯才禰衡
相信很多朋友都有看過三國演義,對曹操、關羽、周瑜、孫權、諸葛亮等等都非常熟悉。而禰衡,大家認識嗎?如果是三國愛好者,也許就知道,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禰衡的存在。一是因為他非常年輕就犧牲了,二是因為...
古代秘書|才子禰衡楊修的英年隕落之謎
讀中國秘書史,對兩位才子秘書的際遇感觸很深,既嘆服他們才華橫溢,又惋惜他們英年早隕。這兩位才子秘書就是東漢末年的禰衡和楊修。令人讚嘆的才華禰衡,字正平,平原郡般縣(今山東臨沂)人。自幼聰敏好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