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與孔融交好,罵過曹操、劉表和黃祖,最終招來殺身之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三國時期,不僅英雄輩出,有才華的名士更是如過江之鯽。
但是其中有一個人,他恃才傲物,對曹操、劉表、黃祖都大罵出口,結果招致了殺身之禍。
這個人就是禰衡。
禰衡,字正平,平原郡人。
他年少的時候就文采甚高,而且有辯才,喜歡評論時事。
但是性格恃才傲物,愛輕視別人,也因此讓很多人不喜歡。
他和孔融交好,所以後來被孔融推薦給了曹操。
這或許就是悲劇的起源。
通常恃才傲物的人若是不涉及官場還能博得名士的頭銜,肆意生活,但是一旦進入官場卻還是保持自己原本的做派,就容易招致殺身之禍。
楊修是一例,而禰衡更是箇中翹楚。
建安初期,朝廷局面剛剛穩定的時候,禰衡也來到了許昌。
禰衡最初來許昌的時候,身上是藏著一塊刻字木板的。
由此可以看出,他是想要尋找一個明主投靠的。
後來沒有賞識的人,導致木板上的字都模糊不清了。
但是當時許都剛剛建立,賢能的讀書人和大臣、謀士都聚集在這裡。
那麼為什麼禰衡遲遲沒有找到明主呢?從他與別人的對話中可見其中緣由。
有人問禰衡說:「為什麼不去投奔陳長文(陳群)、司馬伯達(司馬朗)呢?」禰衡回答說:「我怎麼能和殺豬賣肉的人結交呢?」又有人問他:「荀文若(荀彧)、趙稚長(趙融)怎麼樣呢?」禰衡說:「荀文若可以借他的臉去弔喪,趙稚長可以讓他去管理廚房的膳食。
」
由此可以看出,禰衡恃才傲物,對別人都異常挑剔。
他只和孔融交好,認同楊修也有才華,而孔融和楊修最後也都是因為因為類似的原因招來殺身之禍的。
人以類聚,物以群分。
若是不入仕,或許還能夠活得長久一些。
但是一旦想要進入官場,禰衡的態度就註定了他的悲劇命運。
孔融向漢獻帝上書舉薦禰衡,於是曹操邊召禰衡過來見面。
誰知道一見面禰衡就說:「天地雖闊,何無一人也。
」曹操於是就列舉自己手底下的人,諸如荀彧、荀攸、郭嘉、張遼等人,但禰衡竟然一個一個將他們貶得一無是處。
當即惹怒了曹操,所以曹操將他任命為鼓史,然後大宴賓客,準備羞辱他。
當時在宴會上,鼓史們都要脫下原來的衣服,換上鼓史們專用的服裝。
輪到禰衡的時候,有人呵斥他為什麼不換衣服,結果禰衡說了聲「好」,就乾脆利落地脫下了所有的衣服。
「衡當面脫下破舊衣服,裸體而立,渾身盡露。
坐客皆掩面。
衡乃徐徐著褲,面色不變。
」
於是曹操不但沒有能夠羞辱禰衡,反過來被他羞辱了。
孔融回去後就數落禰衡,禰衡答應給曹操道歉。
曹操得知後大喜,於是等著他來道歉,結果禰衡卻穿著普通的單衣坐在大營門口大罵曹操。
曹操真的是非常生氣,但是強壓著自己的怒火,派人把禰衡送走了。
曹操之所以不殺禰衡,是因為這時候他需要招攬人才,如同他所說:「今日殺之,天下必謂我不能容物。
」正因如此,禰衡才逃過一劫,如果換作是後來的曹操,禰衡敢這樣坐早就沒命了。
曹操當機立斷,把這個燙手山芋送走了。
話說禰衡被送到劉表那裡,劉表起初是很欣賞禰衡的才氣的。
但是禰衡沒過多久舊態復萌,又開始輕慢劉表。
劉表十分生氣,於是將他送到了性情急躁的江夏太守黃祖那裡。
果不其然,遇到了黃祖,禰衡再次破口大罵的時候,黃祖因為性情急躁一瞬間憤怒值飆升,就下令將禰衡殺死。
禰衡死的時候,僅僅只有二十六歲。
有才華卻恃才傲物,並且對於掌握大權的軍閥也敢破口大罵,禰衡的悲劇命運從他想要入仕就註定了。
只不過曹操和劉表各有原因沒有殺他,而到了黃祖的時候,他就為自己招來了殺身之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