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都道劉備虛偽,但這一點讓人服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新三國》

桃園三結義之後,劉備既得了兩個生死兄弟,又得了兩個得力幹將。

三人一路漂泊,也得了些許名聲,張飛魯莽,關羽缺智,身邊沒有大智之人,劉備縱使顛沛流離多年,亦沒有一處容身之地,也沒有人在意只有幾千兵馬的他。

劉備,對漢室忠肝義膽,對外自稱劉皇叔,畢生的願望就是興復漢室。

看《三國》的人應該都不喜歡劉備,他不像曹操那樣快意瀟洒,又不如孫權少年得志,大爭之世,處處宣揚自己的仁,所以更加顯得虛偽。

荊州之爭

孫尚香為了孫家,為了孫劉聯盟,同意嫁給劉備。

真的可以說,劉備很懂女人,結婚的當天,劉備心裡明白孫尚香是為了孫家,不是真的願意嫁給他。

他對孫尚香說,一是,他一看見孫尚香就特別喜歡;二是,她救了他的命,不然在宴會上,他早已是死人。

作為一個男人,又被奉為一個大英雄,如果孫尚香不是真的喜歡他,他絕對不會碰她一個手指頭。

孫尚香自幼尚武,但是畢竟是個沒出過門的小丫頭,三言兩語之下就連孫夫人都說,才與劉備相處了一天,就開始替他說話了。

身逢亂世,人心是最不靠譜的,所以關羽的忠誠才更加珍貴。

所以劉備的「大仁大義」,才讓人更加「沉淪」。

同是為了爭天下,他遠遠不如曹操和孫權,起碼爭得光明正大,野心擺在明面上。

但是就一點,沒人不佩服他。

劉備和諸葛亮

那就是他對諸葛亮的無條件信任,周瑜與孫權設計以孫尚香嫁給劉備作為誘餌,引劉備來到江東,囚禁並且誅殺他。

諸葛亮、關張和劉備商量對策,關張兄弟二人擔心劉備從此有去無回,堅決阻止他去江東;諸葛亮深知這是周瑜的計策,一是為了抗曹的大業,孫劉聯盟不能破,二是為了荊州,劉備此次也必須要去。

劉備臨行前一晚託付荊州事務,把一切決定權都交給了諸葛亮,關張二人與劉備進言說,趙龍對諸葛亮已是言聽計從,十分尊敬,甚至這種尊敬還超過了對劉備這個主公的尊敬;二是全軍現在也非常佩服諸葛亮的才華,如若劉備此次一去,恐怕荊州要易主。

這樣的擔心實屬正常,劉備聽完之後,卻拔劍對著自己,說了這麼一番話:先生來之前,我們有什麼你們一清二楚,先生來之後我們才有了荊州這個容身之地,你們卻在背後這麼議論先生,如果再讓我聽見這種話,我就扎聾自己的耳朵。

兄弟三人無話不說,沒有外人的情況下,劉備說出這樣一番話,是真的值得人欽佩的。

他跟諸葛亮交代事情,甚至都想到了自己回不來,關張二人不是能興復漢室的人,必要時候,二人能用就用,不能用就棄。

還擔心關張二兄弟因為他出事之後做傻事,還寫了密令給諸葛亮,雖然沒看到密令的鏡頭,大致是讓趙龍處置二人。

在這亂世,能被主公如此信任是一件幸事,諸葛亮自然感激涕零,發誓即使主公無法全身而退,也一定會輔佐少主,完成主公統一大業的夢想。

劉備有多珍惜荊州,在這些交代中也可見一斑了。

為了興復漢室的大業,劉備做好了準備,不管是誰做主公,只要最後能實現這個夢想,他也可放心了。

就這一點,劉備強過曹操和孫權,也讓人尊敬。

曹操愛才,但是他狠辣;孫權也愛才,但是他多疑謹慎,更兼當時周瑜功高蓋主,孫權其實誰都不相信。

劉備不一樣,劉備年近半百終於遇到能幫自己實現願望的諸葛亮,自然傾盡全心的信任他。

作者:愛吃土豆的死強迫症

編輯:家裝e站石家莊東子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歷史上孫權為何要將自己的妹妹嫁給劉備?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等人曾經嘲笑周瑜,「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在演義中,以孫尚香為誘餌,伏擊劉備,以成就大業的幕後主使,就是周瑜。其實,歷史上恰恰相反。周瑜是極力反對把孫尚香嫁給...

三國魯肅遣子問路的故事

「魯肅遣子問路」是一則謎語,是1982年五月長江中下游六省市十四個單位在江西廬山舉行的「匡廬謎會」,其中九江隊為了盡地主之誼,寫下一副對聯,該對聯為:魯肅遣子問路;陽明笑啟東窗。

華容道真相考

地球上一個普普通通的地理單元卻因為:一部小說——《三國演義》、一場戰爭——赤壁之戰、一個上千年來作為義的化身的人——關羽、一個以奸雄著稱於世的人——曹操、一個作為智慧的代名詞——諸葛亮而流傳後世...

三國四大軍師究竟誰最厲害?

在中國歷史上,兩軍作戰,作為智囊團決策者軍師的作用非常重要。諸葛亮的「隆中對」是天才的預見。在劉備集團東奔西走,力量弱小,不成氣候的情況下,軍師諸葛亮能夠恰如其分地分析敵、我、友的實力對比,預見...

劉玄德和諸葛亮的悲情三國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自稱「臥龍,才幹號稱第一,諸葛亮一生中指揮作戰無數卻少有敗績,他的謀略才智超越當時與其同時代的謀士。自三顧茅廬追隨劉備以後,諸葛亮先是在新野打敗曹仁、夏侯惇,拯救劉備於危亡,顯...

袁南生:魯肅比諸葛亮高明在哪裡?

[摘要]外交要服從和服務於國家利益;外交目標必須以國力為基礎,不能透支國力;該妥協時妥協是理性外交、成功外交的題中應有之義;對盟友不能一味遷就,該堅持的要堅持,該鬥爭的要鬥爭。外交要服從和服務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