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北宋那些敢向皇帝叫板的大臣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為阻止皇帝彈麻雀被打掉牙齒

宋太祖趙匡胤曾是周世宗的臣子,官至殿前都點檢。

周世宗柴榮死後,恭帝即位。

960年,趙匡胤領兵發動陳橋兵變,代周稱帝,建立北宋。

宋太祖趙匡胤有一個愛好,喜歡在後花園用彈弓彈麻雀。

一天,他玩得正起勁,一大臣聲稱有急事求見。

儘管極不情願,但聽說是急事,宋太祖還是立刻接見了這位大臣。

誰知大臣東拉西扯匯報後,宋太祖才發現不過是尋常小事而已,便大怒,責問他為什麼要撒謊。

大臣不慌不忙地回答說,我沒有撒謊,因為我認為再小的公務也比彈麻雀緊急。

見對方還頂嘴,宋太祖怒不可遏,隨手抄起一把斧子,用斧柄打落了大臣兩顆牙齒。

大臣沒叫痛,也沒哭泣,只是俯下身,默默地撿起牙齒放到懷裡,收藏起來。

宋太祖說,你收起牙齒,難道要去控告我?大臣說,我雖然無權控告陛下,但將來自會有史官把今天的事情記載下來的,「臣不能訟陛下,自有史官書之。

」這無異於威脅皇帝。

但奇怪的是,面對威脅,宋太祖竟然怒火頓消,不僅沒有責罰大臣,反而賞賜了大臣許多金帛。

為勸諫斗膽戳太祖軟肋

趙普是宋太祖的宰相,曾經為宋太祖策划過許多「陰謀」,比如「黃袍加身」,比如「杯酒釋兵權」,備受宋太祖的信任。

不過,備受信任的趙普也有個毛病,對於朝廷大事,趙普常常固執己見,有時甚至當面頂撞皇帝,讓皇帝十分難堪。

當年,周世宗柴榮手下有一名虎將叫符彥卿,曾隨周世宗南征北戰,軍功累累,頗有將才。

宋太祖「杯酒釋兵權」解除了石守信、高懷德等人的兵權後,想重新找一將才統帥三軍,他想到了符彥卿。

因為宋太祖已經封符彥卿為太師,名位已盛,再授兵權,無異於又來一個石守信、高懷德,為此,趙普多次諫阻。

但宋太祖主意已定,而且也擬好了任命文書,交給下面傳達。

趙普聽說後,立即自作主張,從有關部門截獲了任命文書,揣在懷裡,又去找宋太祖諫阻說:「惟陛下深思利害,勿復悔。

」宋太祖見他老是拿符彥卿說事,怒道:「卿苦疑彥卿,何也?朕待彥卿厚,彥卿豈負朕耶。

」趙普見皇帝仍然執迷不悟,抬高聲音說:「陛下何以能負周世宗?」趙普這句話如同一把利器,直刺宋太祖軟肋,有剝皮露骨、入木三分之效。

宋太祖好一陣沉默,也沒發怒,最終取消了對符彥卿的任命。

勸諫孝道直斥皇帝

宋仁宗無子,死後傳位於養子趙曙,是為宋英宗。

宋英宗繼位後,對親生父母恪守孝道,對養母曹太后卻十分冷漠,後來幾乎連正常禮儀也不願履行了。

曹太后非常痛苦,便對宋仁宗的舊臣富弼、胡宿、吳奎等人哭訴。

樞密使富弼聽後非常生氣,即刻拜見宋英宗,直言不諱地說:「方仁宗之世,宗屬與陛下親相等者尚多,必以陛下為子者,以陛下孝德彰聞也。

今皇太后謂臣與胡宿、吳奎曰:『無夫婦人無所告。

』至不忍聞,臣實痛之。

」意思是當年宋仁宗選擇您為繼承人,是因為您很有孝心,而如今您當了皇帝,卻對皇太后不聞不問、禮孝皆無,這不是前後不一嗎?富弼說完後,還不解氣,竟然舉起上朝用的竹板,指著宋英宗的御座說:「非陛下有孝德,孰可居此?」聽到這句以下犯上、頗為嚴厲的話,宋英宗竟然彎下身軀連聲說:「不敢。

其實,北宋一朝,敢向皇帝叫板的大臣還遠不止這些,像包拯,就曾在朝堂之上,因為人事安排和宋仁宗爭得面紅耳赤,吵架一般,激動得口水都濺到了宋仁宗的臉上;宋真宗要冊封最寵愛的劉德妃為皇后,安排楊億起草封后詔書,楊億卻認為劉德妃德行不夠、出身不好,竟然公然拒絕起草文件,結果讓封后一事不了了之。

縱觀中國曆朝士大夫,有骨氣、尚名節者真的多不勝數,他們倔起來,不但常常同皇帝叫板,有時甚至不惜以身殉道,這與許多電視劇里的表演,實在有天壤之別。

(摘自《領導文萃》2017年12月上)

稿件來源:《龍門陣》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宋太祖趙匡胤祖上幾輩為宦,多為文職

宋太祖軼事 宋太祖趙匡胤祖上幾輩為宦,多為文職。其父趙弘殷驍勇,善騎射,於戰陣中得顯赫功名。後漢乾祐中,趙弘殷率將士與蜀軍會於陳倉,剛一交戰左眼就被流矢射中。負傷後他卻「氣彌盛」,一舉大敗敵軍,...

趙宋風流(七)——杯酒釋兵權

俗話說「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比如西漢的韓信,大明朝的一班開國元勛,都逃不過這個命運。然而趙匡胤卻用了個最優雅的方式—吃吃飯、喝喝酒—就把事情辦了,而且辦的如此精彩。...

宋太祖杯酒釋兵權

杯酒釋兵權是指發生在宋朝初期,宋太祖趙匡胤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同時避免禁軍軍將也黃袍加身,使類似澶州兵變和陳橋兵變的歷史劇重演,篡奪自己的政權,所以趙匡胤通過一次酒宴,在酒宴中發表意見,威脅利誘雙...

趙匡胤的一個舉動奠定大宋朝的軟弱

----其實宋朝也很有趣(4) 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宋太祖趙匡胤如願登上皇位後,一日閒暇,他召謀臣趙普,問道:「自唐末至今數十年,帝王換了八家,戰鬥不息,生民塗炭,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吾欲息天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