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時期,荊州長吏初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劉備陣營擁有荊州時間大致是從210年到219年,大致是十年。
期間對荊州的占據從無到有,到最後失去。
期間疆域有較大的變動的,主要在215年和219年。
由於史料的缺乏,而且大部分留在荊州的官吏最後也沒回益州,發現後來出名的荊州人物基本上是隨劉備和諸葛亮入川的,讓人誤以為劉備留在荊州的人物是無足輕重的,這其實是一個誤區:劉備當時留在荊州的,其實在當時的資歷和名位都在隨劉備入蜀的人物之上,只是後來留在荊州的人物歸了江東,在江東主體勢力是江東士族,才那樣籍籍無名。
隨劉備入蜀的軍師中郎將龐統,官位是在留守荊州的軍師中郎將諸葛亮之下的;劉備所帶的武將黃忠、卓膺、霍峻和魏延,卓膺官職不知道,官職最高的也就是裨將軍黃忠。
其他的從事有鄧方、張存、習禎、馬謖等人,在之前的出仕經歷是沒有記錄的,當然也有可能是沒記載。
但是向曾經有過出仕經歷的向朗是留在荊州的,而且馬氏五常,就最小的馬謖隨劉備入蜀的;從這些人物,不難看出,當時留在荊州的人物情況。
本文擬根據現有的史料,再結合我自己認為可能的人物,把劉備在荊州的長吏做一個簡單的梳理。
一、典州事
這個比較清楚,一共就兩個人:諸葛亮和潘浚,諸葛亮是以軍師中郎將的身份,潘浚,我則認為可能是以別駕的身份。
典州事,主要是劉備入蜀後,留下來幫助關羽鎮守荊州的士人,按照分工,關羽應該更多的側重於軍事,典州事的士人則側重於政事。
不同的是:諸葛亮的典州事是排在關羽之前的,一般史書論及之時,均是「諸葛亮、關羽等據荊土」(《三國志*先主傳》),或者直接表述為「諸葛亮鎮荊土」(《三國志*廖立傳》);潘浚應該是在關羽之後的,如果是之前,史書應該會寫上。
兩任典州事的是在江陵呢,還是公安,我傾向於公安。
因為後來江東襲取荊州後,孫權到了公安,請潘浚的時候,是叫人「以床就家輿致之」(《三國志*潘浚傳》)的,如果潘浚是在江陵,很明顯這樣做不行。
二、別駕從事
史書記載的就一個人,殷觀,由荊州主簿遷為荊州別駕。
楊戲在他的《季漢輔臣贊》是這麼評價殷觀的「孔休、文祥,或才或臧,播播述志,楚之蘭芳」。
殷觀字孔休,是荊州人,但是不知道他的籍貫,而且後來也沒記錄了,所以陳壽沒給他立傳。
以殷觀的身份,是不大可能隨劉備入蜀的,應該是留在了荊州;至於他的下落,我覺得應該是在某段時間去世了;要不然,以他的身份,楊戲在寫《季漢輔臣贊》的時候,應該會連他一起罵。
第二任,我認為是潘浚,因為在他之後,應該還有一任治中從事,而且別駕從事比治中從事地位是要高的。
而典州事不是一個正式的官職,他也不大可能以中郎將的身份,如果是以中郎將的身份,後來孫權任命他為中郎將的時候,應該會用「因為」輔軍中郎將,這才符合陳壽的行文習慣。
三、治中從事
有三任,第一任是龐統,由耒陽令遷,不久遷為軍師中郎將,隨劉備入蜀;第二任是潘浚,由湘鄉令遷,在殷觀後,遷別駕從事,留典州事。
第三任是習竺,這是記載在《襄陽記》裡面的「習竺字文暉,為劉備治中,與劉升在公安同硯席。
」習竺出身襄陽習氏,後來把女兒嫁給了李衡,可以肯定的是習竺後來是在江東陣營的;習竺字文暉,習禎字文祥,兩人是同輩,按習禎隨劉備入蜀後為「歷雒、郫令,廣漢太守」(《三國志*楊戲傳》);在沒有其他的例證下,暫時放在潘浚之後出任治中是合適的。
這裡簡單提一句史書所說的劉升之,劉升之是誰,我有三個人選,一是劉禪,一是劉封,一是劉邵,最後這個腦洞開的有點大,有時間再論述,劉升之能不能等同劉升不知道,劉升之是誰,也沒法確定,這個人如果定下來了,潘浚和習竺兩人的任職履歷需要調整。
三、南郡太守
兩任,第一任是張飛,由宜都太守轉,214年入蜀;接替他的是糜竺的弟弟糜芳,219年投降呂蒙。
這裡簡單提一句糜芳,一直到他投降呂蒙之前,他表現都是不錯的:糜氏是徐州東海郡的富豪,在陶謙死後,別駕從事糜竺奉命擁立劉備為徐州刺史;在劉備被呂布奪了徐州之後,糜竺又「進妹於先主為夫人,奴客二千,金銀貨幣以助軍資」(《三國志*糜竺傳》);劉備投降曹操,糜竺和糜芳分別被曹操任為嬴郡太守和彭城相,但是二人還是義無反顧追隨劉備到了荊州。
糜竺「皆便弓馬,善射御雲。
」(《三國志*糜竺傳》),劉備平定益州之後,拜他為安漢將軍,地位尚且在諸葛亮之上,但是不負責具體的事情;糜芳則負責大本營南郡,可見糜芳還是有一定能力的。
追隨劉備這麼多年,糜芳為什麼會在劉備最輝煌的時候,背叛劉備。
其一估計是跟關羽的關係已經惡化到一定地步了:當呂蒙兵臨城下的時候,公安的士仁已經兵不血刃投降了,公安的投降說明了劉備的荊州幕府其實是已經全部淪陷了,糜芳獨木難支;一旦關羽回來追究起來,再加上二人的舊怨,關羽很有可能通過「假節鉞」的權力,將糜芳斬殺;其二,呂蒙對糜芳應該是有承諾的:同樣是投降呂蒙,將軍士仁之後沒了蹤跡,但是糜芳後來還是領兵打過仗的,那就意味著他還統率著一支軍隊。
四、宜都太守
四任,第一任是張飛,後來轉南郡太守;第二任是向朗,但是是以「督秭歸、夷道、巫(山)、夷陵四縣軍民事」身份,在劉備平定益州後轉任巴西太守,為什麼要把向朗列在張飛之後,因為只有這樣,向朗的履歷才能連起來;第三任是孟達,接替向朗,219年奉命北攻房陵郡,留在了東三郡;第四任是樊友,任職沒多久,在陸遜攻打宜都的時候,直接逃回益州了,其實是把關羽最後的退路轉手送人了。
五、長沙太守
一任,廖立,不到三十歲以荊州從事的身份出任長沙太守,215年呂蒙取南三郡,直接跑回益州去了,直接坑了袁龍。
廖立這麼做,我認為只有一個很牽強的理由可以解釋:在益州平定之後,廖立希望劉備能夠分一部分荊州給江東,而在曹操之前拿下漢中;廖立自己一走,造成江東占據長沙郡的事實,讓劉備不要爭了。
這個只是我對廖立逃回益州之後,「先主素識待之,不深責也」(《三國志*廖立傳》)做的我認為合理的推測。
這裡簡單的提一句袁龍,這件事記錄在《三國志*呂岱傳》裡面,講的是215年,呂岱奉命一起取荊南三郡,結果發生了「安成、攸、永新、茶陵四縣吏共入陰山城,合眾拒岱,岱攻圍,即降,三郡克定。
」,不久之後呢,發生了「安成長吳碭及中郎將袁龍等首尾關羽,復為反亂。
(吳)碭據攸縣,(袁)龍在醴陵。
權遣橫江將軍魯肅攻攸,(吳)碭得突走。
岱攻醴陵,遂禽斬(袁)龍,遷廬陵太守。
」中郎將袁龍的身份讓人想到的是劉表時代黃忠以中郎將的身份駐紮在攸縣,同樣是對抗江東第一線,劉備培養袁龍的姿態很明顯;安成、攸、永新、茶陵四縣都屬於長沙治下,只要廖立在長沙郡治堅守一段時間,這四縣不可能立馬就投降的。
六、桂陽太守
一任,趙雲,以偏將軍身份出任,214年隨諸葛亮入蜀,後任不知,這是三郡中,最沒有存在感的,呂蒙取三郡,提都沒提到發生了什麼事情。
七、零陵太守
一任,郝普,荊北義陽人,這個人比廖立靠譜很多,是三郡中唯一堅守的,結果被呂矇騙了,說劉備脫不了身,關羽也自身難保,結果就投降了,估計廖立的事情對他影響很大;後來江東歸還了零陵郡,也不見劉備任用其他人,應該還是他。
八、房陵太守
219年宜都太守孟達奉命攻打房陵郡,結果他把房陵太守蒯祺殺了;奪下房陵後,劉備任命的是鄧輔,陸遜攻打宜都時,順便把鄧輔打敗了,此人後來就沒有音訊了。
這裡簡單的說一句孟達殺蒯祺這件事,實在是辦的很不明智:不說蒯祺是諸葛亮姐夫,蒯祺雖然是敵人,但是他出身荊北蒯氏,是荊北士人的代表,在關羽要攻打襄陽樊城的時候,做這樣的事情,實在是太不明智了;關羽對待歸順自己的荊北士人楊儀尚且會讓他去見劉備,劉備立刻用為左將軍兵曹掾,孟達這樣做事,實在欠考慮。
九、南鄉太守
在關羽攻打襄陽樊城時期,曹操任命的南鄉太守和荊州刺史投降,劉備這邊是任命了南鄉太守的,其人叫郭睦,後來也是被陸遜給打敗了,沒了音訊。
十、襄陽太守
關羽,這個不用多說。
十一、武陵太守
劉備時期,武陵太守的歷史記錄是一直沒有的,有人說是劉備親領,這個說法其實是站不住腳的,因為劉備一直是領荊州牧的,再親領武陵太守不太可能。
但是武陵郡這麼大的郡,不可能是沒人的,有人出任,但是沒記載,那麼意味著是有人人為的隱瞞了。
這個人是誰,我認為最大的可能就是陳化。
陳化的事情記錄在《三國志*吳主傳》「以尚書令陳化為太常。
(陳)化字元耀,汝南人,博覽眾書,氣幹剛毅,長七尺九寸,雅有威容。
為郎中令使魏,魏文帝因酒酣,嘲問曰:「吳、魏峙立,誰將平一海內者乎?」化對曰:「易稱帝出乎震,加聞先哲知命,舊說紫蓋黃旗,運在東南。
」帝曰:「昔文王以西伯王天下,豈復在東乎?」化曰:「周之初基,太伯在東,是以文王能興於西。
」帝笑,無以難,心奇其辭。
使畢當還,禮送甚厚。
權以化奉命光國,拜犍為太守,置官屬。
頃之,遷太常,兼尚書令。
正色立朝,敕子弟廢田業,絕治產,仰官廩祿,不與百姓爭利。
妻早亡,化以古事為鑑,乃不復娶。
權聞而貴之,以其年壯,敕宗正妻以宗室女,化固辭以疾,權不違其志。
年出七十,乃上疏乞骸骨,遂爰居章安,卒於家。
」,這個記錄有一點很怪:按照萬斯同的那個《吳將相大臣年表》陳化去世是記在232年,按照這個算,陳化至少是生在162年;陳化第一次出場是以吳國郎中令的身份出使曹魏,這就意味著最早發生在222年,因為那個時候孫權才稱王;那麼這就值得玩味了,在裴松之的註解里,即使是陳壽沒寫傳的人,如果他一直在孫權帳下,一定會記錄他在孫權稱王之前的事跡;而且陳化一上來就是郎中令,不可能是白身起家,那麼只有一個可能,他的仕途起步在荊州,而且很有可能就是在劉備帳下。
跟陳化類似的還有鄭泉,第一次出場是郎中,以前一點事跡沒有。
趙咨也是如此,出場就是中大夫。
歷史三國演義:關羽過五關斬六將為什麼敗走麥城?
關羽北伐襄樊,先是擒于禁、斬龐德,大破七軍、威震華夏,連曹操都為之震恐,打算遷都以避其鋒芒。可以說,這個時候的關羽達到了其人生的輝煌頂峰。然而,時局卻是瞬息萬變,東吳呂蒙白衣渡江,蜀將士仁、糜芳...
關羽之丟失荊州,決不僅僅因為「大意」
先說一件小事:劉備和諸葛亮遠征西川,孫權看出了這個擴張集團的危險。為減輕來自關羽方面的壓力,全力對付曹操赤壁大敗後可能的軍事報復,採取了主動和好關羽的態度,派諸葛瑾再至荊州,提出讓孫權的兒子與...
他才能可比臥龍、鳳雛,然而一張大嘴巴使其終不得志!
廖立,字公淵。劉備自領荊州牧之後,廖立就跟在劉備身邊做一個辦事員,不到三十歲,劉備就把他提拔為長沙太守,可以說是少年得意,劉備是很喜歡這個小伙子的!以劉備的用人風格,像廖立這樣年輕的人,如果沒有...
閒論三國 關羽之死功不在呂蒙 劉備才是最大的罪人
浩瀚三國歷史長卷之中,謀臣武將數不勝數,但大多都在大浪淘沙之中被人們忘卻,不過依舊有不少人能夠在奔流的歷史洪流之中刻下自己的名字,關羽的名字就有血有肉的留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無論是民間形象還是史...
關羽形象辨疑——從襄樊之戰談起
中國歷史上,凡是被稱作「聖」的,自然不是泛泛之輩,三國時期的關羽被後人譽為「武聖」。不過,越是偉大的人,爭議也就越大,關羽一生爭議最多的就是襄樊之戰。有些人認為關羽為人驕傲,缺乏戰略頭腦,擅自用...
此人關羽沒用好,孫權卻慧眼識珠,靠此人穩定了荊州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諸葛亮的《隆中對》戰略構想能否實現,有個重要的前提就是要擁有益州和荊州。赤壁之戰後,劉備得到了荊州的幾個郡,實力大增。後來劉璋自己出昏招,引狼入室,劉備終於如願以償...
218年至223年發生了什麼,劉備集團的將領死的死降的降?
公元218年春,漢中之戰全面爆發,二月,爭奪下辨,張飛、馬超被三曹(曹洪、曹休、曹真)擊敗,部將吳蘭、雷銅、任夔等在固山(今甘肅成縣南)被曹洪斬殺。 公元219年八月,關羽發動荊襄之戰,十一月,...
真的是關羽丟失了荊州?還是荊州拋棄了關羽?
公元219年,關羽發動襄樊戰役。在前期造就了水淹七軍的奇蹟,從而威震華夏。但當戰役進入相持階段,荊州守軍不斷被調向前線,使得東吳發現奪回荊州的最佳時機到了。於是,呂蒙白衣渡江,破壞關羽設立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