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揮鞭——連載之五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整個大漢亂七八糟的時候,那個董卓還是在皇宮裡醉生夢死,只不過皇宮已經不是洛陽,而是長安了。

在以袁紹為盟主的討賊聯盟的打擊下,董卓儘管有強悍呂布和的涼州兵的支撐,還是不太能夠抵抗討賊聯盟的力量,於是,這個大漢實際的操縱者,就驅趕了洛陽近百萬之眾,遷徙長安(今西安),同時,幾乎焚燒毀滅了洛陽(請注意)。

董卓的行為,還是讓漢庭的那些大臣們懷恨在心,這裡面有一個厲害角色,就是司徒王允。

這是一個既有討賊之心,又有討賊之法的能臣,董卓就是被他玩死了。

在看透了呂布這個「三姓家奴」的本質之後,王允用一個「歌姬」貂蟬就搞定了呂布和董卓,「紅顏禍水」波濤洶湧,呂布暈了,董卓也暈了。

呂布再一次詮釋了什麼叫「有奶便是娘」,為了貂蟬,他毫不猶豫的殺了自己的「乾爹」。

董卓死了,但是皇室的危機並沒有消除,董卓的部將李傕郭汜很快就把呂布給戰敗了,呂布跑的比兔子還快,然後就把漢獻帝給涼到那了。

真實亂套啦。

這個時候,漢獻帝就只剩跑路了,他的目標就是洛陽,代價就是王允殉國——這真的是忠臣。

漢獻帝一路向洛陽逃去,後面有李傕和郭汜在追,在逃亡的同時,漢獻帝向他認為的所有的封疆大吏發出了求救詔書。

但是,這個求救的詔書並沒有得到那些曾經是世代食大漢俸祿的那些所謂的「四世三公」的袁紹或袁術的響應,為什麼?

漢獻帝也許沒想到,他所依仗的這些所謂「肱骨之臣」,竟然沒有一個出頭露面來幫這個至少還是「大漢天子」的。

袁紹認為,這個皇帝還有什麼用啊,要錢沒錢,要兵沒兵,把他弄到我這裡,怎麼辦?如果我要代漢自立,怎麼處理他啊!

袁術就更直白,我正忙著稱帝呢!別煩我!

其他的就是看看,那幾個大佬都不出手,我們就當沒看見!這個包括劉備,這個「皇叔」。

但是曹操,卻義無反顧,疾馳幾百里迎獻帝於洛陽。

曹操的到來,漢獻帝的命保住了,大漢也就保住了,儘管,這個所謂的「皇上」基本什麼都沒了。

這難道是「挾天子以令諸侯」?

的確,曹操保了漢獻帝,同時也做出了遷都的決定,就是這個決定,讓那些跟著漢獻帝剛吃上一頓包飯就開始以「勤王」自居的大臣們變得「翻臉比翻書還快」。

按照這些沒本事保住漢室,但有本事彈劾功臣的所謂「忠臣」的意思,曹操應該和他們一樣,變成食漢祿,不辦正事兒的「忠臣」,破敗的洛陽(已經被董卓一把火燒的不剩什麼了)繼續做帝都,他們繼續在這裡吃著像曹操這樣的人,然後,曹操還要感恩戴德才行,這樣的曹操才是「忠臣」。

這就是中國古代所有忠臣的「真實寫照」。

平心而論,這個時候,所謂朝廷,已經沒有了控制全局的任何資本,這些所謂忠臣,除了為自己的利益而「道義上捍衛朝廷」,他們在如何匡扶漢室上,就是一群廢物。

曹操的確把漢獻帝遷到了許都(建業),但是事實上,從此老劉家的天下算是保住了。

在曹操的保護下,任何人都不可能「篡漢自立」,只有「反叛朝廷」這一種可能。

曹操說:如果沒有我曹操,不知幾人稱王,幾人稱帝。

這話說的實在啊!

實際上,所謂「挾天子以令諸侯」,更確切地說是「代天子以令諸侯」。

所有的號令都出自天子。

這個的確也是有用的,當天子遷都許昌之後,所有的蠢蠢欲動都就踏實了。

在看不到「滅漢取而代之」的希望的時候,袁術就破釜沉舟,割據一方稱帝了,這是第一個稱帝的諸侯。

曹操代天子發出召令,討伐這個叛臣賊子,所有的諸侯不敢不聽,至於做不做,連「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都無法左右。

這就是漢獻帝時期的現實,所謂皇室,也就是一個象徵性的存在。

就是這樣,還是有太多的人不希望它存在,並且是欲滅之而後快。

這個時候,曹操挺身而出,咋就錯了?曹操的挺身而出無非就是讓那些心懷破測的人希望破滅了而已。

但對漢室來講,幸莫大焉!

從漢室定都許昌開始,大漢就算安定了。

但是那些大權旁落的所謂「忠臣」卻覺得彆扭了。

說來也奇怪,才吃了幾天包飯就放下碗罵廚子了?

可是「煽風點火」的力量是無窮的。

在曹操推薦給朝廷的有功之臣里,他們看見了一個號稱皇叔的人,這個人是劉備。

漢獻帝看到了希望,實際上不知道他是傻還是傻,把振興大漢的希望寄托在這個本來就想做皇帝的人的身上,實際上就是傻。

那麼這個「劉皇叔」是不是靠的住呢?

敬請關注《魏武揮鞭——連載之六》

謝謝閱讀,敬請指正。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為什麼說他是東漢最後的捍衛者?

在東漢有一個人叫做"荀令君"小編是很喜歡這個古人的,所以對他的事跡就不多加敘述了,因為怕停不下來。現在科技這麼發達,大家有興趣的話,自然可以通過各種百科了解他。而沒有興趣的朋友們只要知道,他是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