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他是東漢最後的捍衛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東漢有一個人叫做"荀令君"

小編是很喜歡這個古人的,所以對他的事跡就不多加敘述了,因為怕停不下來。

現在科技這麼發達,大家有興趣的話,自然可以通過各種百科了解他。

而沒有興趣的朋友們只要知道,他是漢末三國時期曹操最重要的合作對象,沒有他,曹操或許統一不了北方,他做的事和蜀漢的諸葛亮差不多,謀定國策,鎮守後方。

特彆強調,他是漢臣,不是曹魏的人,也不是曹操的帳下謀士,他與曹老闆屬於合作夥伴。

對他的評價,借用司馬懿的一句話:「書傳遠事,吾自耳目所從聞見,逮百數十年間,賢才未有及荀令君者也。

在天下大亂,東漢朝廷已經失去實權的時候,他與曹操共同扶持漢獻帝,維繫大漢江山。

曹操負責四處征戰,平定戰亂,最後統一北方;

荀彧負責留在朝廷,把持朝政(獻帝年幼),鎮守後方。

一個主內,一個主外,典型的夫妻分工(誤)。

荀彧為什麼會選擇曹操呢?那個時候是這樣的。

袁紹:高富帥,儀表堂堂,四世三公,實力強大,各人才追隨的對象;

荀彧:高富帥,儀表堂堂,潁川士族,德才兼備,各諸侯求賢的對象;

曹操:矮窮丑矬不呆,帥不到哪裡去,父親是宦官(太監)的養子(這個出身可以說是一個恥辱),實力弱小,大部分諸侯和人才摒棄的對象。

這就像是一個男神(袁紹)和一個屌絲(曹操)共同追求一個女神(荀彧),最後女神選擇了屌絲的故事。

為什麼?

這裡就可以看出荀彧卓越的眼光了,他能看出曹操是一個真正能幹大事的人(大事就是大事,不是誰誰誰)。

結果也說明他的選擇沒錯,曹老闆確實有實力,干成了大事,在官渡戰勝袁紹,最後統一北方。

如果不是江東周瑜在赤壁對戰曹操時創下了以少勝多的奇蹟,東漢政權再次統一天下的目標基本上就能實現了。

荀彧還給曹操提供各方面的幫助,比如人才。

荀彧看人是很準的,看看他為曹操舉薦的人才就知道了。

郭嘉:才智過人,年輕有為。

曹操最信任的謀士,常帶在身邊。

他與曹操「份屬君臣,關係卻形同好友(出自《口水三國》,形容得非常貼切)」;

司馬懿:曹魏名將,託孤大臣,阻擋了諸葛亮的北伐,平定遼東。

曹魏後期一手遮天,西晉開國皇帝司馬炎的祖父;

鍾繇:魏國書法家、政治家,位列三公;

陳群:中國古代著名的九品中正制的創始人。

……

而他本人更不用說,是非常出色的政治家。

而他對曹操來說有多重要,類比一下,就如同劉邦的張良、劉備的諸葛亮一樣。

他的成就不多敘述,而他最出名的事跡,莫過於反對曹操稱魏公。

當時北方已經統一,曹操功德蓋世,漢獻帝依然沒有實權,曹操要給自己封魏公。

荀彧極力反對,說出了那句千古名言:

「本興義兵以匡朝寧國,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

這就很傷自尊了,我曹丞相給大漢打了大半輩子工,幫忙平定了大半個天下,現在人也老了,鬍子也白了,雖然經常欺負皇帝,但只是封公,讓自己享享清福,又不是要篡位,你跟著起什麼勁?

但荀彧作為一個品德高尚的讀書人,認死理。

可惜曹操雖然是東漢末年最偉大的人,但他不是一個好人,更不是君子。

荀彧始終是一個忠臣,高風亮節,一心想要為大漢平定各路諸侯,重新統一天下;

曹操原本是一個忠臣,他年輕時的夢想,就是為大漢效力一生,死後能在墓碑上留下這樣一句話:「漢故征西將軍曹侯之墓」。

但他後來手握實權,漸漸不將漢朝廷放在眼裡,改變了初衷。

所以,這對幾十年的黃金搭檔,因荀彧的那句話產生了裂痕。

當初朝廷的大部分人、江東的孫權、以及西蜀的劉備,都知道這個東漢政權沒救了,各懷鬼胎。

但荀彧卻繼續著自己的堅守,夠意思了。

諸葛亮對劉備說:占領荊、益兩州,東聯孫吳,北拒曹魏,伺機北伐,統一天下,復興漢室(劉備自己的漢室);

魯肅對孫權說:漢室已不可能復興,我們應該趁北方戰亂,進攻劉表,爭取占有江南全境,稱帝建號,伺機北伐,統一天下。

只有荀彧對曹操說:迎漢獻帝,奉天子以令諸侯,倡導義兵勤王,平定天下叛亂,實現東漢的重新統一。

古人最能打動人的,就是這種哪怕幾乎孤身一人也要繼續堅守的氣概。

荀彧,是一個孤獨的守望者。

公元212年,荀彧在壽春去世,時年五十五歲。

次年,曹操進封魏公。

220年,其子曹丕篡漢,荀彧為之「忠貞守節」了一輩子的東漢王朝覆滅。

關於他的死,有兩種說法:

曹操一心想進封魏公,荀彧不肯,憂慮而死;

曹操一心想進封魏公,荀彧不肯,曹操暗示他自殺而死。

總之,跟曹操有很大關係。

這也是曹操為後人詬病的原因之一。

古代像荀彧這樣的悲劇有很多,韓信、岳飛、于謙都曾保家衛國,最終都被朝廷冤殺。

古代像曹操這樣過河拆橋的例子也不少,劉邦、朱元璋都曾大肆殘殺開國功臣。

但這樣為理想信念堅守一生的人,卻依然有那麼多。

荀彧是一個偉大的人,是一個君子,是忠志之士的代表。

但他的名字,卻不像岳飛等人一樣如雷貫耳。

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記住這位東漢末年堅定不移的忠臣,不要讓他被歷史的潮流湮滅。

興亡誰人定 盛衰豈無憑

一頁風雲散 變幻了時空

聚散皆是緣 離合總關情

擔當生前事 何計身後評

長江有意化作淚 長江有情起歌聲

歷史的天空閃爍幾顆星

人間一股英雄氣在馳騁縱橫

——毛阿敏《歷史的天空》

今日作者/魚

圖片/來自網絡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