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與諸葛亮都難以回答的難題,1800年後,還是無人能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東漢末年,皇帝昏暗,宦官、外戚爭權,終導致天下大亂。

戰爭紛起、群雄爭霸,眾多良才猛將倍出,在紛亂的世間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的故事。

三國時期,曹操回到陳留,散盡家財開始招兵買馬,準備討伐董卓,引得四方豪傑紛紛來投奔。

這裡面就包括有眾多的謀士,像程昱、荀彧、荀攸,戲子才、郭嘉、董昭、劉曄、蔣濟等都是世之奇士,才智謀略超眾。

郭嘉曾經去見過袁紹,不久他向袁紹手下的謀士辛評、郭圖講述了一番自己對袁紹的認識:「袁公紹表面上是在向周公學習禮賢下士,但卻未能知道怎樣用好人才;袁紹喜歡參與謀劃布局,卻缺乏決斷的能力。

想和這樣的人共同謀劃天下大業,成為諸侯中的霸主是難以成功的」,隨及便離天了。

這句話一針見血,之後袁紹的種種作為中可以得到體現,可見其識人之准。

戲子才原來是曹操頗為倚重能謀劃大局的人才,天命不長,他去世後,曹操向荀彧寫信中還感嘆說,沒有能夠與之一起謀劃天下的人才。

汝川、穎川多出奇才異能之士,誰才能是下一個戲子才呢?之後,荀彧向曹操推薦了郭嘉。

兩個見面後,縱論天下大勢,曹操便斷定郭嘉就是那個能幫助他成就大業的人。

此番會面中講了什麼,史料中未見記述。

如果有的話,估計不會亞於諸葛亮的《隆中對》。

曹操與呂布多次交戰,雖然打敗了呂布,但呂布死守城池下邳,曹軍久攻不下,將士疲憊不堪,準備放棄進攻撤退時。

郭嘉堅決地對曹操進言:「呂布雖然有勇武之力,然而卻怎麼也不及項羽,因要現在乖勝攻打他,呂布必敗。

」曹操正是聽了郭嘉的此番進言,堅定了繼續攻擊的信心,很快就將呂布擒獲。


官渡之戰時,有傳聞說江東孫策準備偷襲許昌,從背後給曹操致命一擊。

曹操為此而擔憂,而郭嘉卻預言孫策不足懼,他平定江東殺了太多豪傑之士,積怨太多,將來的命運必死於刺客、匹夫之人手中。

孫策最後果然被人刺殺,我都開始懷疑這刺客是他派的,這當然是笑談。

孫策死後,東吳政權不太穩定,曹操來自南方的威脅基本解除。

而我們從中也能領略到郭嘉預測之准,堪稱一代鬼才奇士。

官渡之戰後,郭嘉又建議曹操及時退兵,讓袁氏兄弟自相殘殺。

曹操計劃向北征討烏桓時,曹營眾將、謀士們皆擔心荊州劉表會從背後襲擊,郭嘉又力排眾議,說劉備在荊州只是一「坐談客耳」。

劉表絕對不會和劉備偷襲擊曹操的後方,因為劉備太強勢,他反而要提防劉備。

曹操率輕騎遠征烏桓,兵貴神速,攻其不備,烏桓首領蹋頓戰戰亂中被殺死,袁氏兄弟只好去投奔遼東的公孫康。

郭嘉此時已經病重,留下平定遼東的遺策,勸曹操不用急著去進攻公孫康。

不久,公孫康將二袁斬首向曹操投降,不費一兵一卒曹操就平定遼東。

喜歡三國的朋友,對諸葛亮就更熟悉了。

劉備在未能遇到諸葛亮之前,四處投靠,居無定所。

在諸葛亮為軍師後,才在亂世中擬定自己的發展方向,這在隆中對中已經有明確的闡述,不用細說。

聯吳抗曹,取荊州、攻益州,奠定三國鼎立之勢。

諸葛亮之才,可謂稱得上是全才。

首先是有大局觀,統兵、領軍、治國樣樣都稱得上是上上之才。

若是將諸葛亮與郭嘉相比,誰才算得上是三國第一謀士?恐怕,難以得出明確的結論。

郭嘉更算得上是專才,偏重於軍事韜略。

諸葛亮顯然更全面,兩個人從未謀面,也沒能直接對陣交手,難以分出高下。

世人有所謂「郭嘉不死,臥龍不出」的說話,也只能

是一句笑談而已。

又有「臥龍、鳳雛得一則可得天下」之言,要說起來,歸根結底,都是希望能珍惜人才,善用人才的良苦用心。

然而,無論是身處三國中的人們,還是後世之人,總有人希望在從多良臣謀士中找出一位第一智者。

他會是誰呢?郭嘉、諸葛亮、寵統,還是其它什麼人呢?雖然,三國時代過去已經1800年了,這樣的問題同樣還在困擾我們。

你們怎麼看,誰才真正算得上是三國第一謀士?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曹操縱橫天下的重要武器:竟然就靠它

縱觀三國時局,可以說,在戰術層面上,曹操並不比對手強大,也沒有占到很大的優勢。可是曹操有一個強大的智囊集團,進行戰略方面的策劃,這點才是曹操傲視天下的絕對優勢。 開始的時候,曹操與呂布爭霸濮陽,...

三國時期可以與諸葛亮一較高下的郭嘉

郭嘉(170-207年)字奉孝,東漢末年曹操集團的重要謀士,郭嘉自小便胸懷大志,二十多歲的時候因為天下大亂,郭嘉未遇明主,一直處於隱居狀態,後來在其他人的引薦下,郭嘉最初依附於袁紹,但是最後他...

讀史記之古代那些皇帝們-三國番外之謀士

講完了美色與名將,今天輪到了三國時期的謀士。顧名思義,謀士就是出謀劃策之人,古人說「學而優則仕」,但有一部分不能「仕」的讀書人以「門客」、「軍師」、「幕僚」等身份,投靠一方勢力、權貴等等,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