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徐母死訊,劉備說了這句話,難怪徐庶不願回來輔佐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提起徐庶,相信熟讀三國的人,並不會感覺陌生。
他是劉備最先招攬的謀士之一,就其能力來講,雖不及諸葛孔明,但也並不會遜色太多。
就說徐庶識破「八門金鎖陣」,大敗曹操官兵,隨後又料到曹仁必將趁夜偷襲,將計就計占領樊城。
如此看來,徐庶確實能力出眾,也頗得劉備器重。
但令人意外的是,徐庶母親死後,他卻並不願回到劉備身邊。
這究竟是因為什麼呢?全因劉備說了這句話。
話還得從頭說起,當初曹操南下,扣押了徐庶的母親。
此舉等同於威脅,作為孝子的徐庶,又如何能夠無動於衷?徐庶含淚告別劉備,準備前往曹營,這時劉備哭的稀里嘩啦,直道這可能是個陷阱。
然而徐庶卻認為,母親在他人手中,即使陰謀詭計也必須前往。
在臨走之前,徐庶還將諸葛孔明推薦給劉備,直言此人乃曠世奇才。
隨後,徐庶去往許昌,見到了自己的母親。
徐母也是個性格剛烈之人,她認為此舉是棄明投暗,同時不願繼續連累兒子,羞愧之下竟選擇自盡。
若按照這個角度來說,徐母之死,與劉備還是存在莫大關係的。
但劉備聽說徐母死訊時,又是什麼表情呢?當時劉備前去拜訪水鏡先生,司馬徽語氣很沉重,說出了這個消息。
劉備聽後先是驚訝表情,但轉身卻問出「孔明此人如何?」的問題。
這可並不符合劉備人設,要知道徐庶離開,他可是哭的上氣不接下氣。
況且徐母又是為大義而亡,劉備卻如此淡定,莫非之前都是凹仁義的人設?
情況究竟如此,我們不得而知,但小編更偏向於另一種說法。
劉備心知此事難以挽回,只能儘快招攬人才,避免失去徐庶的損失。
倆人歷經千帆,再次相見時,劉備終於哭出來了,或許是因心存愧疚。
劉備因得到諸葛亮,大事可成。
而徐庶堅守當初之約,在曹營也只是默不作聲,甚至有種泯然眾人之感。
如此巨大的懸殊,想必徐庶心中也並不好受吧!所以,徐庶再不願輔佐他人,隱居深山才是最好的歸宿。
對此,你覺得呢?
當母愛達到「為兒自盡」之時,你的一生定要成功,你說呢?
三國時期的徐庶我想大家都應該知道,此人的智謀和膽識是僅次於諸葛亮的,在三國諸多謀臣將士之中屬於大能人。咱們說既然是一位大能人爭的搶的人也非常多,不夠徐庶還是非常聰明的隨侍在了劉備帳下,與諸葛亮等...
最懵三國(二十三)為什麼徐庶在母親去世後仍舊呆在曹營之中?
劉備得到的第一個一流謀士是徐庶,然而徐庶在劉備身邊呆的時間特別短。在樊城之戰後徐庶就因為母親被囚的緣故,被迫離開劉備去了許昌。可是徐庶的許昌之行並沒有得到好的結果,反而加速了母親的死亡,讓他得...
身在曹營心在漢的真實來歷:徐庶不是最出色,關羽表現也不拔尖
我們在生活當中經常會聽到這樣一句話:身在曹營心在漢,用來比喻某人雖然身子在此,心裡卻是想的另外一個地方,只是他身不由己而已。那麼,問題來了,這句話的出處到底是在哪兒呢?歷史上真正有此經歷的又是哪...
徐庶的遭遇,讓諸葛亮嘆出五子真言,也是蜀國滅亡的原因
今天讓我們來說一說三國時期一位赫赫有名的謀臣,徐庶,徐元直的故事,敘述乃南陽人士曾毛遂自薦投奔與劉備麾下,也是劉備當時最厲害的謀臣,劉備因徐庶的才能了得所以拜他為軍師統領三軍將領,正巧曹操派兵攻...
此人不離開劉備,諸葛亮就沒有機會!
眾所周知,三國演義里,諸葛亮神機妙算,簡直就是神一樣的存在。而徐庶呢,他先前投奔劉備,因母親被曹操所擄獲,徐庶不得已辭別劉備,進入曹營。後來這件事被藝術加工,「身在曹營心在漢」、「徐庶進曹營,一...
如果徐庶不去曹營,那麼劉備能否一統天下?
徐庶(生卒年不詳),字元直。潁川郡長社縣(今河南許昌長葛東)人。東漢末年劉備帳下謀士,後歸曹操,並仕於曹魏。徐庶本名徐福,為寒門子弟。早年為人報仇,獲救後改名徐庶,求學於儒舍。後與同郡石廣元避難...
揭秘徐庶進曹營的真相 並非一言不發
徐庶進曹營是一個非常經典的歷史故事之一,更是留有歇後語「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那麼歷史的真相到底是怎樣?讓我們一起來解析一下徐庶進曹營的真相。徐庶是諸葛亮的密友,曾更名單福,先於諸葛亮輔佐...
徐庶母親自殺而死,為何徐庶不效仿關羽再投劉備呢?
徐庶母親自殺而亡,為何徐庶不效仿關羽再投劉備呢?原因很簡單文/小八提起三國中的關羽,很多人都會想到「關二爺身在曹營心在漢,過五關斬六將,千里單騎尋劉備」這膾炙人口的名言,然而在三國中還有一位「心...
徐庶朋友圈都是牛人,擇主也是親仁友直之士,獲得劉備賞識建功業
有句話說,看一個人交朋友,就知道他本人是一個怎樣的人。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無論做事還是選擇朋友,都要謹慎懂得這個道理。只有選擇對了,才能事半功倍。高明的謀臣善於看清形勢,根據實際情況選...
徐庶離開劉備投靠曹操的真相是什麼
徐庶,字元直,東漢末年人士,本來是劉備帳下之人,後來被迫歸附了曹操,為曹魏政權效力。徐庶曾經向劉備推薦諸葛亮,並且幫助劉備破了八門金鎖陣,是歷史上的一個英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