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實的劉備,屢敗屢戰白頭壯志真英雄也

文章推薦指數: 81 %
投票人數:11人

由於《三國演義》廣泛影響,在世人眼中劉備是一個愛哭,大小事依附於人,性格柔弱有餘而陽剛不足的忠厚長者形象,滿目可見「劉備愛哭」,「劉備虛偽是偽君子」等話語,現在流行翻案,那小編我也來翻一翻,縱觀《三國志》等史書,歷史真實的劉備是一個有人格魅力,屢敗屢戰,心智極堅,富於韜略的真英雄也。

劉備

劉備的出身

先主姓劉,諱備,字玄德,涿郡涿縣人,漢景帝子中山靖王勝之後也。

勝子貞,元狩六年封涿縣陸城亭侯,坐酎金失侯,因家焉。

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郡。

雄舉孝廉,官至東郡范令。

先主少孤,與母販履織席為業。

《三國志·蜀書·先主傳》劉備雖說是中山靖王之後,但是中山靖王的後代何其多,父親也是個當官的,但是卻死得早,留下劉備與他的寡母以販履織席為業,說再好也就是一個小商人,沒資本,沒名氣,完全是一個沒落貴族屌絲之流。

我們再來看下曹操及孫權的家室,孫權的出身最好,繼承父兄打下來的江東基業,而曹操是個官二代,身世顯赫,又得到夏侯家鼎力相助,都比劉備這個破落戶要好得多。

舍東南角籬上有桑樹生高五丈余,遙望見童童如小車蓋,往來者皆怪此樹非凡,或謂當出貴人。

先主少時,與宗中諸小兒於樹下戲,言:「吾必當乘此羽葆蓋車。

雖然家室破落,但是劉備從小就有著大志,如同他祖先劉邦一樣。

靠著同宗叔叔的資助,劉備十五歲時在大儒盧植處求學,在這裡他結識了公孫瓚等人。

先主不甚樂讀書,喜狗馬、音樂、美衣服。

身長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顧自見其耳。

少語言,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

好交結豪俠,年少爭附之。

中山大商張世平、蘇雙等貲累千金,販馬周旋於涿郡,見而異之,乃多與之金財。

先主是由得用合徒眾。

年少的劉備喜歡交遊,靠著非同一般的超然魅力,他的人緣極佳,結交許多豪俠,青年人都喜歡圍繞在他的身旁,包括怒誅惡霸而逃命到涿郡關羽以及豪爽大氣頗有資財的屠戶張飛,許多的大商人也為他魅力折服,願意資助他以圖大事,這為他事業打下了基礎。

勇武有加不乏血性

早期劉備率領眾兄弟征討黃巾軍,東征西討,好不容易用戰功得了個安喜縣尉,怎耐漢末十常侍亂政,奸賊當道,朝庭賣官買爵之風盛行,黃巾軍被剿滅後,沒有行賄上司也沒「人脈」的劉備被「裁員」了。

劉備心想我沒官做沒關係,但是跟著的弟兄們沒飯吃怎麼辦?於是就去拜見主持「裁員」工作的督郵,但是高高在上的督郵怎麼會去見個無名之輩。

劉備憤怒不已於是「直入縛督郵,杖二百,解綬系其頸著馬柳,棄官亡命。

」可惜這段事跡被羅貫中加到了張飛身上。

「至下邳遇賊,力戰有功」。

劉備戎馬一生,在三大君主中武功算是不錯的,絕對不是一個只知道哭哭啼啼的大叔。

劉備集團的軍事指揮權一直是劉備負總責,諸葛亮主要負責行政後勤及外交工作,直到劉備去世後,軍事上才以諸葛亮為主。

那一時期的幾次重要戰事如「火燒博望」、「攜民渡江走襄陽」、「漢中戰役」等,劉備都是親臨前線的最高指揮者。

歷史上博望坡之戰是由他親自指揮的,而不是演義中諸葛亮成名之戰。

使拒夏侯惇、于禁等於博望。

久之,先主設伏兵,一旦自燒屯偽遁,惇等追之,為伏兵所破。

他的個人武力也不算弱。

楊奉、韓暹寇徐、揚間,先主邀擊,盡斬之。

《武帝紀》 曹公遣蔡陽擊之,為先主所殺。

《先主傳》

屢戰屢敗,百折不撓

縱觀劉備一生,前期真是經歷坎坷。

二十三歲起兵與黃巾軍打,先後投奔公孫瓚,曹操,袁紹,劉表等人,寄人籬下,顛肺流離,曾成為徐州牧,豫州牧也未能有所作為,甚至在戰爭中,他的妻兒還多次被敵人俘虜,他都從沒有想過要放棄。

直到他39歲的時候,投靠到劉表那裡,才算是安定了一段時間,在劉表那住了7年,到46歲,還是沒什麼名堂,守著小小的新野,兵少將寡,唏噓日月。

因此,他曾經對劉表嘆息,說自己連贅肉都長出來了,卻沒什麼名堂。

「吾常身不離鞍,髀肉皆消。

今不復騎,髀里肉生。

日月若馳,老將至矣,而功業不建,是以悲耳。

」 (《三國志·先主傳》裴松之引《九州春秋》注)
按理說,一個人混了20多年都沒什麼名堂,到了40多,快50歲了,估計基本就沒什麼作為了,很可能這輩子就這麼老去。

40歲的時候,他沒有忘記年少時想要做的事,沒有沉迷於眼前的輕歌曼舞,更沒有因為四處輾轉流離而垂頭喪氣。

他心中所想的還是少年時未曾實現的夢。

更重要的是,他沒有哭過過就算了,沒有像我們一樣,只會感慨「如今我們在深夜裡,飲酒,杯子碰在一起,只聽到夢碎的聲音」。

而是真的去行動,抗曹操,取荊州,攻西蜀,歷史真的留下了他的名字。

公元221年,劉備稱帝,這一年,他正好60歲。

這個世界上的大部分人,60歲時,誰能說出自己一生的巔峰在哪裡?誰能從40歲開始還在不停地奮鬥,不撞南牆不回頭?男兒到死心如鐵。

劉備落魄

仁義有加,不離不棄

劉備以他超然魅力吸引著一批英雄豪傑投效與他如關張趙諸葛亮,他待他們寢則同床,恩若兄弟,他們也對劉備不離不棄,縱使劉備無尺寸之地,四處寄人籬下,面對多人的收買也不變初心。

劉備征吳之時,黃權曾經自薦做先鋒,劉備不許,讓他屯守江北防禦魏國。

猇亭兵敗之後黃權無路可退,便投降了魏國,蜀國大臣請處置黃權的家屬,而劉備說:「我負權,權不負我也。

」有人告訴在魏國的黃權,他的家屬已經被劉備全部處死,黃權對這種言論根本不屑一顧。

身居高位,有如此廣闊的胸襟,實為難得,所以後世人都以寬以待人評價劉備。

白帝託孤時說的:「嗣子可輔,輔之;不可輔,則君自取之。

這種話也只有劉備能說得出來。

難怪諸葛丞相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也要完成統一中原的夙願。

劉備仁義之名不光是對自己的部下。

曹操報殺父之仇攻打徐州,劉備聽說後立即去救援,要知道劉備可是僅僅只有一千餘人,就敢去救被曹操幾萬大軍圍著的徐州。

陶謙讓徐州,既不是給袁術,也不是孔融,而是給劉備,認為:非劉備不能安此州也。

劉備投奔公孫瓚的時候,因為數有戰功,領平原相。

郡民劉平速來看不起劉備,不甘心為他下屬,就派刺客刺殺他。

「客不忍刺,語之而去。

其得人心如此。

連刺客都不願意刺殺他,可見劉備的仁義。

曹操南征劉表,劉備當時在樊城。

兵微將寡,於是離去。

過襄陽,諸葛亮說先主攻琮,荊州可有。

先主曰:「吾不忍也。

」到當陽的時候,十萬百姓,日行十餘里,有人勸劉備:「宜速行保江陵,今雖擁大眾,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老百姓因為不願受曹軍蹂躪,因此跟隨劉備,這個時候一日只行的十餘里,隨時會被曹操鐵騎追殺。

但劉備認為大事應以人為本,不忍捨棄。

要說不打劉琮是虛偽,那麼十萬百姓又為什麼會跟劉備呢?誰好誰不好,老百姓都是一清二楚的,所以他們寧肯背井離鄉,也要跟著劉備。

習鑿齒說:先主雖顛沛險難而信義愈明,勢偪事危而言不失道。

追景升之顧,則情感三軍;戀赴義之士,則甘與同敗。

其終濟大業,不亦宜乎!
試問心繫百姓,以人為本,這樣的人會是偽君子嗎?這不是真英雄是什麼?一個能讓曹操重禮相待,視為英雄,能被袁譚和劉表遠道相迎,能被袁紹出迎二百里,在危難之際糜竺以妹妻之,以金銀貨幣、奴客二千資助的人怎麼會如此得人心?怎麼會是偽君子呢?臨死之時還不忘告誡劉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的人會是偽君子嗎?

回顧劉備的一生,出身平凡,但勇武有加,屢戰屢敗,百折不撓,仁義寬厚,深知百姓疾苦,而心智極堅,大氣晚成,不愧為真英雄爾。

無外乎曹操感嘆:
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陳壽也贊到: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

歷代名人對劉備的評價都是雅量、信義、弘毅甚至才氣,但千年後的今天,居然被眾人認為是偽君子,簡直是笑話。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白話《三國志》劉備傳

先主傳,先主姓劉,名備,字玄德,涿郡涿縣人,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人。劉勝之子劉貞,元狩六年(前117)受封涿縣陸城亭侯,因在宗廟祭祀時所獻祭金違犯禮制,而觸犯律令被削去爵位,於是便在涿縣安...

經常投靠他人最後卻開創了自己的基業

英雄不問出處。歷史上很多英雄豪傑起家的時候,都是依附某一個集團或者政治勢力,大多數英雄都有更換門庭的歷史。有那麼一位英雄,他更換了很多門庭,最終卻開創了自己的基業。他就是劉備,劉玄德。

劉備的傳奇一生和他最真實的一面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一個歷史人物就是劉備,說到劉備,大家的第一反應肯定是劉皇叔啊,桃園三結義啊,蜀國皇帝啊,他是《三國演義》的重要人物,三足鼎立的關鍵人物之一但是想要好好了解他就必定要去閱讀一下...

盤點:劉備到底換過多少主子?

英雄不問出處。歷史上的許多英雄豪傑起家時,往往都依附於某一個軍事集團或政治勢力,大多數英雄都有過改換門庭的易主記錄。那麼,誰是史上易主最多的大英雄?這頂桂冠無疑應屬於三國時期曾經十易其主的劉備,...

劉備是真英雄還是偽君子

劉備喜歡哭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因而也有很多人認為劉備是偽君子。但也有人說劉備是真英雄,到底劉備是個什麼樣的人?從《三國志》中,可以看出來。刺客不忍劉備投奔公孫瓚的時候,因為數有戰功,領平原相。郡...

蜀漢開國皇帝劉備的一生

劉備(公元161年7月16日—223年6月10日),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諡號昭烈皇帝,史家又稱為先主。根據《三國志·先主傳》,劉備是漢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