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東吳重臣張昭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時期吳國的張昭,相信大家都知道,同時我相信知道有這個人的朋友很多,但對他了解的人很少。

畢竟三國演義裡面對他的描述不多。

為什麼孫策臨終時會說出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的話呢?作為東吳第一號文臣他有什麼厲害的地方呢?

張昭很早就跟隨著孫策打天下了,張昭負責是事類似於蕭何和諸葛亮負責的事,整頓內務,供應糧草,管理大後方。

漢朝時候蕭何被劉邦評為第一功。

其實這個道理也很簡單,如果沒有蕭何這樣的人物把後方管理得井井有條,軍隊就會缺兵器,缺糧草,那韓信就不可能戰必勝攻必克了,張良也沒有資源來給他運籌帷幄了,所以蕭何這個第一功當之無愧。

像張昭這樣的能臣,雖然不像武將上陣殺敵這麼風光,但作用卻是不能忽視的。

張昭跟著孫策的時候,那時北方曹操和袁紹正打得不可開交,很多躲避戰亂的北方人都來南方尋找機會。

由於東吳的很多政事都是張昭處理的,以至於到了這樣的程度,這些北方人都不知道東吳有個孫策,只知道有個張昭,把東吳的建設功勞都歸在張昭身上。

這下張昭就很緊張了,這個事我如果藏著,好像是在隱藏著要圖謀什麼,要是宣傳出去吧,又顯得功高蓋主了。

張昭就很猶豫,孫策知道這件事後,就去找張昭。

三國演義里把孫策描繪成了一個性急少謀的樣子,實際上孫策這個人非常英雄,他對張昭說了一個管仲的故事。

春秋時期齊國的姜小白,就是齊宣王,他得到管仲以後,下面的人向他請示,他就說,你問我叔去。

下面的人就說,怎麼什麼事都向管仲匯報,你這個國君也當得太簡單了。

小白就說,這個國君本來不好當的,在沒找到管仲這樣的人才前,就什麼都要自己做,現在有了管仲,國君才好當的。

孫策接著說,一則告仲父,二則告仲父,今子布賢,吾能用之,其功勞不在吾乎。

就是說你張昭在我這裡不用怕功高蓋主,你們也蓋不了我。

所以孫策這個人是非常霸氣的。

後來孫策被仇家暗殺,臨終前對孫權說,兩軍交戰,狹路相逢,贏得戰爭,這個弟弟你不如哥哥我,但舉賢任能,發展江東,這個哥哥我不如弟弟你。

這個時候東吳的情況其實並不好,江東本地的士族並不支持東吳政權,而且還要當地的少數民族作亂。

孫策對張昭說,如果孫權能幹,你就好好輔佐,如果他不能幹,你就帶著我們這些人,回到江西去,江東這片地方我們就不能再待了。

很多人以外孫策是江南本地的人,其實不是,從孫堅開始,這些人都是江西的人,而且最早的時候是袁術的部下,所以很多的士族都把他們當成是亂臣餘孽。

所以孫策帶兵來到江東時,不可能有什麼鄉親父老夾道歡迎的事,這些江東人就認為這是來進攻我們的,就開始反抗,逼著孫策殺了很多人,流了很多血才占領了這片地方。

所以江東現在還是有狼煙不止的後方。

孫權接位以後,就開始哭,實際上他手上是個燙手的山芋,這個問題非常不好處理,外憂內患都有,那時荊州的劉表也一直圖謀江東。

這個時候張昭就去勸孫權,別哭,你現在哭是開門揖盜,就是告訴敵人我們這裡空虛了。

然後張昭帶著孫權去巡遊各地,告訴群臣我們有新主子了。

然後開始教導孫權怎麼成為一方諸侯,可以說孫權能有後來稱帝的事,張昭立下了汗馬功勞。

孫策希望張昭先穩定內部,再圖發展,所以張昭在戰事上的主張是那種鴿派,一般不輕啟戰事。

但這一點和孫權的想法就不一樣。

孫權這個人是個非常英武的人,最愛幹的事情就是打獵,而且他打獵別出心裁。

孫權發明了一個車子,叫做射虎車,後面有個甲板,經常是老虎撲上來,孫權就跳到甲板上去和老虎PK,而且樂此不疲。

這時張昭就來擋駕,說這個太危險,萬一有個閃失,東吳就麻煩了。

孫權只是笑笑,照做不誤。

孫權心裡是個鷹派的想法。

官渡之戰結束後,曹操幹掉了袁紹,就給孫權寫信,要求孫權送一個兒子來當人質,張昭不想和曹操開戰,就勸孫權說,送吧,曹操我們得罪不起。

實際上在張昭的想法裡,這個小國總有一天要被大國吞併,張昭不願看到東吳生靈塗炭,所以從來不敢惹曹操。

但此時周瑜站出來說,曹操軍隊沒有水師,怕他個毛啊,不用送什麼人質,只要我周瑜在,曹操打不過我們。

孫權也是這種想法,這是孫權和張昭最大的分歧點。

赤壁之戰的時候,大家知道,張昭是主張投降的,孫權對魯肅說,張昭的議論讓孤非常失望,只有你和周瑜還主張打仗。

當時魯肅對孫權講,張昭他是可以投降的,我也是可以投降的,但主公你不能投降,為什麼呢?因為我是幫人打天下的,我投降後,了不起就換一個人幫著他打天下,實在不行我就不當官了,我歸隱山林也行啊。

但主公你作為一方諸侯,投降了就會失去現在的一切,而且你是群龍之首,曹操絕對不會放過你,他一定會想方設法殺你,最後魯肅用了八個字,將軍迎曹,欲安所歸。

孫權聽了以後很高興,因為之前孫權還比較猶豫,萬一投降的好處比對抗多呢?但魯肅這麼一說孫權就明白了,投降沒有一絲好處。

那就開戰吧,還有什麼好說的。

所以後來孫權稱帝的時候,張昭本來也想歌功頌德一番,孫權拿手一擋,張公你就算了吧,要是當年赤壁之戰的時候聽了你的投降了,現在我應該早就掛了。

實際上孫權一直不喜歡張昭,只是因為他是顧命大臣,在處理政事上還算能幹,所以沒和他翻臉。

等到孫權總算把內部安定下來,準備要立丞相了。

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應該立張昭,因為張昭這些年來一直都是文臣之首,而且做的事情就是丞相該做的事。

結果孫權沒有任命張昭,孫權任命了一個叫孫邵的人。

孫權表示,當這個丞相很累的,怎麼忍心讓張昭這麼累呢?孫邵當了幾年丞相以後就去世了。

又有人說要立張昭當丞相,結果孫權又任用了顧雍為丞相。

這下張昭也知道孫權對他有猜忌了,心灰意冷,就給孫權說,請允許我退休吧。

但孫權不許,你活還沒幹完呢,你就別退休了,給了張昭一些榮譽職務,不讓他退休,也不讓他處理要事。

張昭只好回家著書立說了。

張昭退居二線後基本上不會來上朝了,有一次孫權路過張昭的府邸,就進去看他。

這個張昭其實心裡憋了一肚子的火,這下忍不住了。

張昭對孫權說,當年桓王和太后,就是孫策和吳夫人,不以老臣屬陛下,而以陛下屬老臣,就是說不是他們把老臣交給陛下你,而是把陛下交給老臣我。

張昭接著說,我知道自己說的話獻的計陛下不愛聽,但我就這個性子,就算像現在這樣老死荒外,我的性格是不會變的。

孫權聽了,半天沒回過神來,最後丟下一句,是是是,你愛怎麼樣就怎麼樣吧。

嘉和元年的時候,遼東太守,魏國的,遼東太守公孫淵,他裝模作樣的向吳國稱臣,那麼孫權就封他為燕王。

然後派了一萬人,兩個重要的大臣去封王。

張昭得知此事後就去找孫權講,這個人一直都是個反覆無常的小人,我們給他點錢打發他算了,哪裡用得上這麼隆重地去封他,孫權表示我就是要隆重的去做,然後兩人就吵起來了,孫權發火了,拔出刀對著張昭說,我平時已經很給你面子了,但你從來不給我面子,今天我忍不住要犯錯誤了哦。

張昭根本不怕他,說我也知道跟你廢話沒用的,你會聽的,但太后的遺言言猶在耳。

然後淚流滿面,涕淚縱橫。

孫權把刀一扔,也哭了,君臣二人抱頭痛哭。

但是孫權把人派到遼東去了。

事實證明孫權錯了,孫權派過去的使節到了遼東,就被這個公孫淵給殺了。

從此後張昭再也沒來上朝,孫權大怒,你不是不來上朝了嗎?派人用土牆把張昭的住所封起來。

張昭也和他對著幹,你小子以為就你會砌牆啊,張昭自己也派人在內府也砌了一堵牆。

有一天孫權到張昭那裡去,在外面喊他,張昭根本不理他,孫權一怒之下就說放火,張昭就在裡面給孫權叫板,門關緊掉,讓他燒個夠,意思是說我不相信你真的敢把我燒死。

孫權也沒辦法,張昭就像他的叔叔一樣,幾十年下來也有感情,孫權就下令滅火,然後在外面罰站,這個時候張昭的兒子覺得這個事情不能這樣鬧下去了,人家是皇帝啊,就抬著擔架把張昭抬出來。

其實張昭這麼硬的性格也不適合做孫權的丞相,如果張昭真的做了丞相,那他什麼事都會和孫權爭,孫權又不敢隨便殺他。

所以孫權也不會傻到立張昭為丞相的。

孫權這個人挺愛殺人,唯獨拿這個張昭有點不知道怎麼辦好,顧命大臣啊,孫策的蕭何,太后的朋友,可惜張昭自己好像沒能很清楚得認識到這一點。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亂世的十大勢力之孫家

說完了劉表,就不得不說說劉表的死對頭——孫家。曹孫劉三家裡面,一般說到曹,即言曹操,說到劉,即言劉備,說到孫就比較麻煩,得說孫家。原因是,曹操、劉備兩家的江山,基本上是這兩個人打出來的,而孫家的...

一句話讓他說錯了,他就永遠沒當上丞相

我們都知道張昭是東吳老臣,最早跟著孫策混的,可以說為東吳立下了巨大的功勞。可是他卻一直都沒有當上東吳集團的丞相,其中各種原因讓後人不斷猜測。公元200年,孫策終於拿下了江東,為東吳立國奠定了基業...

三國演義之諸葛亮危險江東行

諸葛亮拿下東吳三巨頭之一的張昭,接著見到了東吳的老大孫權。如果按照魯肅的構想,孫權年輕,就是個孩子,應該哄,忽悠他曹操不堪一擊,這仗就能開打了。不過等到諸葛亮親自見到孫權的時候,發現這個孩子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