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候為什麼很將領容易投降?有哪些原因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我們在看三國演義或者看一些三國時期的小說的時候,還有就是玩一些三國時期的遊戲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很多問題,這個三國時期的武將們怎麼就這麼容易投降啊,一被打敗了就投降,那麼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還有就是我們也不妨想問問,那就是當時這些個時期的人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下面跟隨小編一起來揭秘看看吧!

三國時期,呂布很鬱悶,被張飛罵成是「三姓家奴」,見一次,罵一次,唯恐天下人不知道,呂布別說有多窩火了。

張飛的潛意識,忠臣不事二主,關羽投降曹操,儘管後來帶哥嫂千里尋大哥,被三弟張飛遇見,二話都不說,提矛就刺二哥,可見張飛眼裡容不得沙子,對劉備可謂忠心耿耿。

其實,三國時,將領跳槽非常普遍,譬如張郃,最早是韓馥的軍司馬,韓馥死後,效力於袁紹,為「河北四庭柱」之一,官渡兵敗,遂投降曹操,成了曹營的「五子良將」之一,終成一代名將。

倘若以張飛的標準來衡量,呂布是「三姓家奴」,那麼張郃又何嘗不是「三姓家奴」,但很奇怪,從來就沒人說張郃是「三姓家奴」,看來張飛對呂布成見很深,呂布遇見張飛,被其罵得惱羞成怒。

亂世三國,名臣武將倒戈的有許多,呂布麾下謀士陳宮、武將高順寧死不降,這般有骨氣的人物,在整個三國非常少見,呂布儘管是「三姓家奴」,麾下卻出了錚錚鐵骨的好男兒,令讀者肅然起敬,這是呂布的無尚榮光。

臨陣投降,對於看重氣節的人來說,關乎個人的名聲,某個人一旦投降,必定成為一生抹不掉的污點,為後世所不齒。

說句大實話,兵荒馬亂的年代,當兵的包括武將,從軍其實就是為了混口飯吃,所以沒有必要為了某人或某個陣營陪上一條性命,至於後來革命成功,混成了一代名將,為後世所敬仰,說不定當事人自己都不曾想到。

關羽、馬超、徐晃、張遼、姜維、太史慈、夏侯霸等,三國時的將星,全部是降將,但都是名垂史冊的英雄,唯獨曹營「五子良將」之一的于禁,卻成了遺臭萬年的將領。

于禁和龐德,兩人皆戰敗,被關羽所擒,龐德寧死不降,被關羽斬殺,而統軍于禁,卻貪生怕死,投降了關羽。

於是,兩人成了絕好的對比,獲戰功無數的于禁,就被毀了一世英名。

關羽、馬超、徐晃、張遼、張郃等降將,用自身的武藝、戰績、人品等征服了世人,也為後世所尊重,反倒是流芳千古了。

關於投降,國內的處世哲學,也歷來都是矛盾的,譬如說「忠臣不事二主」,但又曰:「良禽擇木而棲」。

大丈夫做事,不能拘泥小節,不能以投降一事,去評判一個人的終生,對於降將,一是一,二是二,既不拔高,也不貶低,才是科學的判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曹操帳下能征善戰的「五子良將」

"五子良將"之說於陳壽所著的《三國志·魏書》。其評曰:「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此「五子」即為前將軍張遼、右將軍樂進、左將軍于禁、車騎將軍張郃、

三國演義最猛武將排名 不服來辯

三國,一段如此精彩,令人盪氣迴腸的歷史。在亂世里,無數英雄豪傑為了自己的信念而奮鬥,而在冷兵器時代里,一個武將的武力往往決定了他的地位。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了三國武力排名前三十的猛將,在榜單開始之...

三國投降的八大名將

張遼是曹操麾下五子良將之一,他原本是呂布麾下的將領,後來呂布在白門樓被殺,張遼便投降了曹操,跟著曹操東征西戰,立下赫赫戰功,尤其是征服江東,創下「張遼止啼」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