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里董卓為什麼那麼厲害?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一、少年遊俠

卓膂力過人,雙帶兩鞬,左右馳射,為羌胡所畏。

——《後漢書》

「雙帶兩鞬」就是兩邊各掛一個箭筒,以便於左右開弓。

遊戲《三國志IX》中董卓有【飛射】這個兵法,是非常貼切且有根據的。

但是蔡文姬也有這個技能,讓人感覺有些惡搞(因為有匈奴老公?),一如曹沖有【象兵】技能(因為稱過大象?)。

董卓自少年起就行走江湖,而且行走到羌人控制地區,跟那裡的豪強大佬混的都很熟,由是以健俠知名。

這一時期的董卓,為了款待朋友可以連自家的牛都殺了下酒,視金錢如糞土,雙持遠程武器,儼然漢朝小馬哥。

根據《三國志》裴松之引注《吳書》,涼州刺史、并州刺史還有司徒袁隗也就是袁紹他大爺,都曾先後招安董卓,對羌人作戰,而且頗有戰果——大破之,斬獲千計。

前面剛講過,董卓自小跟邊境上這些羌人豪帥來往甚密,回頭打起來一點也不手軟,已經然可見是個狠角色。

二、青年從軍

因為有功果,董卓很快就混上編制了,最開始當了個軍司馬。

劉備當平原相的時候,關羽張飛就是「別部司馬」,也就是個基層軍官。

基層不要緊,關鍵是有機會,他繼續跟著打羌人、平并州,又升任為郎中,獲得賞賜九千匹縑。

這個「九千匹縑」值多少錢不重要,重要的是董卓「乃悉分與吏兵,無所留」。

我想起以前看過的各路地攤文學、大哥傳記、黑社會紀實等書籍網文,裡面不管是杜月笙黃金榮,還是二龍湖浩哥,多少都有這麼一段發家史,就是先給人當小弟,發了賞錢之後全分給自己的小弟,從而收買自己的第一批死忠。

反正這個男人太摳啊,當不了大哥,唉,就是得豪邁!但是光豪邁,太年輕,也只能到花果山大聖這一級別,混不成真領導。

這一時期的董卓,已經有了一些功績,也聚攏了自己的團隊,但是顯然還沒有脫離濃厚的流氓氣息,在官場上並不如意,教人擼了。

《三國志》只用了一個字:「免」,《後漢書》詳細點兒:「坐事免」。

坐事,就是攤上事兒了。

三、中年發跡

前面總結過,董卓其人,武功高強、手腕狠毒、善交豪俠、不貪小利,這樣的人放在金庸小說里,就是一個黑化了的郭靖或者喬峰,初入官場或許受點波折,但是註定不會沉默太久。

史書上免/坐事免的緊接著下一句,就是「徵拜/後為并州刺史,河東太守」。

不知道這中間發生了什麼,細思恐極。

再後來鎮壓黃巾起義,軍敗抵罪,估計也就是《三國演義》里被劉關張所救那次。

但是很快西北北宮伯玉、韓遂、邊章等人反叛,朝廷重新起用董卓。

這一戰是漢末名將皇甫嵩先上,上去之後無功而返,下馬了。

董卓上,上來之後出了件怪事:

十一月,夜有流星如火,光長十餘丈,照章、遂營中,驢馬盡鳴。

賊以為不祥,欲歸金城。

這個事情不陌生,早在東漢初年昆陽之戰時,就有過相似的記錄:

夜有流星墜尋營中,正晝有雲氣如壞山,直營而隕,不及地尺而散,吏士皆壓伏。

總之戰鬥很順利,大破之,斬首數千級。

其後又討伐先零羌。

先零羌是古羌人的一支,「羌」古時是個泛民族概念,又叫「諸羌」,就和我們說「諸夏」一樣。

這次作戰漢軍不利被圍了,董卓裝作要捕魚,先把退路上的一條河給堵上,偷著過河了以後再決堤,從而阻絕了追兵。

時六軍上隴西,五軍敗績,卓獨全眾而還,屯住扶風。

拜前將軍,封斄鄉侯,徵為并州牧。

順帶一提,這一支先零羌之後就沒了,具體怎麼沒的,我也不知道,但是細想起來有點可怕。

再後來韓遂殺了北宮伯玉和邊章,聯合馬騰,也被董卓擊敗。

是的就是那個馬騰,伏波將軍馬援後人,給人印象一直是個大忠臣,其實也是個緩(fan)則(zei)。

天啦嚕,原以為只有董卓這模樣的是壞銀,沒想到馬騰這濃眉大眼的也叛變革命了。

實際上退回到靈帝中平年間,已經到處都有壞銀冒頭了,還真偏就董卓是個忠臣,而且在當時可以算民族英雄了。

論業務水平,皇甫嵩打不下來的仗,他打下來了;其他部隊都跪了,他滿血撤下來了。

論軍隊威望,小時候分牛,長大了分錢,下面人怎麼能不姿瓷?

論政治履歷,內有刺史太守,外有校尉將軍,職務覆蓋面非常廣。

更重要的是,董卓手下的西涼軍隊,是真正上過漢羌大戰場的正規軍,而內地的漢朝中央軍還有各大家族的部曲,戰鬥力真要比起來也就是交通協管員水平。

這就是為什麼在三國前期的中原大戰中,呂布開始逮誰治誰,因為他麾下有西涼軍的殘部。

但是這些並非精銳,精銳在李傕郭汜手裡,所以呂布打不過李傕郭汜撤出了長安。

而李傕郭汜那些還不是最精銳的,是董卓女婿牛輔的手下散了之後重新整合起來的,就這批兵力,仍然打敗了呂布,打敗了馬騰韓遂。

所以早期董卓手下一個徐榮,能打爆當時的曹操孫堅,這很好理解,單兵素質和指揮水平都不在一個層次上。

那年樓主還在火星,曹操孫堅劉備呂布袁紹袁術,畢竟太年輕。

黃忠這時候應該是巔峰時期,估計默秒全,但是不知道在哪。

以上就是董卓進京前的三個階段。

四、老年發飆

後面的故事我們都很熟悉,但是前頭把董卓說的簡直黨的模範幹部,那他是怎麼變成國妖大老虎的呢?在《演義》中他一出場就是個官架子代表,臭屁的很,實際上人不會突然黑化,是有跡可循的。

遲至中平六年,已經顯出了端倪。

六年,征卓為少府,不肯就,上書言:「所將湟中義從及秦胡兵皆詣臣曰:『牢直不畢,稟賜斷絕,妻子飢凍。

』牽挽臣車,使不得行。

羌胡敝腸狗態,臣不能禁止,輒將順安慰,增異復上。

」朝廷不能制,頗以為慮。

說的具體內容不重要,反正就是一個「不肯就」。

及靈帝疾,璽書拜卓為并州牧,令以兵屬皇甫嵩。

卓復上書言曰:「臣既無老謀,又無壯事,天恩誤加,掌戎十年。

士卒大小相狎彌久,戀臣畜養之恩,為臣奮一旦之命。

乞將之北州、效力邊垂。

雙引號裡面還是不重要,一個「復」字說明問題。

董卓兩次公然拒絕中央調令,他此時已經有想法了。

這不是我猜的,是史官告訴我的,「於是駐兵河東,以觀時變」。

其實即便史書不寫這句話,僅從行徑上已經非常明顯,在地方上經營多年、享有國際知名度又手握重兵的董卓,在面對皇帝兩次徵召的時候,表示「呵呵」,你說他想幹嘛?

東漢中央不是沒有察覺,第一次詔敕說的還很委婉,征你為少府。

第二次就很露骨了,讓你把兵權轉交給皇甫嵩同志。

如果靈帝晚死幾年,或者繼承人問題上平穩過渡,董卓要麼是繼續擁兵自重最後給整成大老虎,要麼交出兵權當個文明辦主任。

問題出就出在漢靈帝身上,他做了兩件事:

1. 他作死。

2. 他死了。

前面說的兩次徵辟,董卓是扭扭捏捏,嘮嘮叨叨,唧唧歪歪,汩汩涌涌,唉就是不去。

找的理由包括而不限於:人民群眾生活質量不高,海外反漢顛覆勢力鬧騰,各級指戰員纏著我不讓我走等等等,反正就是走不了。

等著靈帝死了呢?你再看:

及帝崩,大將軍何進、司隸校尉袁紹謀誅閹宦,而太后不許,乃私呼卓將兵入朝,以脅太后。

卓得召,

即時就道



看四個粗體字:即時就道,這是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可見董卓前幾年「以觀時變」,真不是白觀的,這邊一出事兒他分分鐘就來了。

最後總結一下這個問題:

1. 董卓進京前已經積累了相對雄厚的政治資本,尤其是軍功(掌戎十年)。

雖然這個軍功並不光鮮,而且有時敗的很慘(輸給黃巾賊,我猜測可能是把精銳部隊留在了西涼,沒有帶進中原),但是在東漢末年的亂世拉開序幕以前,已經是風頭最盛的人了。

2.即便董卓有這些人和(精銳部隊),有地利(西涼、河東),但是沒有天時,他還是作不了那麼大業。

有人說,董卓進京是何進袁紹的錯,其實不然。

河東是哪?河東就在洛陽河對面了,何進跟袁紹的「清君側」只是一個信號,沒有這個信號也會有別的,就等首都出亂子的天時了。

稍有常識的人都看得出,如果董卓的鐵騎繼續前進,這些螳臂當車的外戚宦官士族,難道阻擋的了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幾個未曾加盟的人

《三國演義》上,又說參加討董的有孔融,陶謙,馬騰,公孫瓚,張揚,這也不確。孔融由董卓發表為北海國的國相,在職六年之久,除了與黃巾餘黨有所攻戰以外,不曾有其他的軍事活動,他後來被劉備保舉為青州刺...

三國名將系列之「關中十將」——韓遂!

所謂的「關中十將」,就是指的東漢末年,曹操針對還未徹底征服的關中地區發動的「關中之戰」中,關中軍閥形成的十部聯盟。每部一位首領,共十位,合稱「關中十將」。他們分別是:馬超、韓遂、侯選、楊秋、李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