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0年前,廬江出了一位大將軍,他的美名至今被傳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點擊上方「微聚廬江」可訂閱哦!
《廬江縣誌》記曰:
「周瑜墓在東門外二里許」。
從廬江縣城往東走,不遠處的朝墓巷內有一墓園,這裡長眠著一位曾經世人皆知又誤解纏身的男人,他就是千古風流、名振江東的東吳大都督周瑜。
周瑜(175—210年),字公瑾,廬江縣人,三國吳國名將。
他六歲熟誦詩經,十歲研習兵書,天資聰穎,勤奮好學;他精於音樂,留下了「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的樂壇佳話;他推宅拜母,義結金蘭,明禮重信;他丹陽借兵,江東立功,初露鋒芒;他二十四歲娶小喬,任建威中郎將,二十六歲受命輔政;他殫心竭慮,創立水軍;他團結老將,以德服人;他忠心事吳,智退蔣干;他征江夏,滅黃祖,三十四歲登壇挂帥,助孫策江東創業,又輔孫權立國。
通過高高的門樓,走進墓園,蒙蒙夕照,一片漢式建築。
一道影壁,一如厚實的歷史之門。
影壁正面,是東坡先生的《赤壁懷古》,詞意盪胸,氣勢磅礴。
繞過影壁,我便聞及三國東吳的絲絲縷縷的氣息,頓生滄桑之感。
一路往後走,墓道兩旁的牛、虎、馬、羊、豬等石像一字排開,這些鎮墓獸靜穆安詳,忠實地護衛著它們的主人。
穿過享堂,一個高大的黃土堆赫然闖入視線。
要不是碑碣上「吳名將周公瑾之墓」的字樣,你無法把眼前這個土堆和那個能讓曹操膽寒的周瑜聯繫起來,真所謂「一代英雄土一抔,寒雲衰草翳荒丘」。
時光往前倒推1800年,周瑜率兵連克潯陽、豫章、廬陵,鎮守巴丘助孫策在江東創立孫吳政權。
而作為東吳建威中郎將、三軍主帥,周瑜最具超凡軍事指揮才能,且最顯赫軍事戰績,當是建安十三年(208年),他聯合劉備在「赤壁之戰」中,「談笑間」竟使曹操的「舳艫千里、旌旗蔽空」的強大水軍「灰飛煙滅」,創造出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典型戰例。
只可惜天妒英才,赤壁一戰之後兩年,周瑜從京口(今鎮江)還江陵(今沙市),而道於巴丘(今湖南嶽陽),由於長期征戰,積勞成疾,箭傷復發病卒,時年36歲。
周瑜英年早逝,訃聞東吳,孫權素服舉哀,痛哭流涕曰:「公瑾有王佐之資,今忽短命,孤何賴哉!」遂決定喪當還吳,並迎周瑜靈柩於蕪湖,「命厚葬於本鄉」。
在周瑜死後十幾年,孫權仍念念不忘。
後人有詩云:「赤壁遺雄烈,青年有俊聲,弘聲和雅意,杯酒謝良朋。
曾喝三千斛,常驅十萬兵,巴丘終命處,憑弔欲傷情。
」
佇立於墓冢前,令人頓生無限感慨。
年僅36歲的周郎,星隕巴丘志未酬,功名未就身先卒,留下多少遺恨,留下多少詠嘆。
周瑜墓最早建於東漢建安十五年(210年),墓地約5畝,北域高約8尺,有封無表,平地起墳,以3×6×12小車紋麻布漢代大磚封頂,墓門向東,墓周圍繞以石刻欄杆,旁建木質六角「談笑亭」。
歷經千年,冢塌亭倒,石欄毀滅無存。
明正統七年(1442年),提學御史彭勖令知縣黃金蘭重加修葺,並立「吳名將周公瑾之墓」碑碣。
清朝詩人張熊路過周瑜墓曾作詩一首:「踏破寒威過野村,周郎遺蹟至今存。
森森古木參雲表,寂寂殘碑守墓門。
冷雨欲添吳主淚,淒風遙斷小喬魂。
可堪憑眺東郊晚,猶憶醇醪帶醉吞。
」
周瑜墓曾在清咸豐年間、抗戰時和「文革」中先後三次遭到洗劫。
詩中描述的周瑜墓那種悲悲蒼涼的景觀早已不復存在。
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洗劫發生在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秋。
當時廣西人、國民黨桂系駐廬部隊176師526團團長覃振元打著「行善」和「修墓」的幌子,借「天機不可泄露」為由,動用全團兵力,趕走周瑜墓四周的老百姓,三步一崗,五步一哨,戒備森嚴,實行全封鎖式「修墓」,前後整整折騰半個多月,連地方的官員也不准進出。
秋風淒雨,落葉楚歌。
墓冢被打開,隨葬品被洗劫一空,築墓的漢磚堆積如山,現場一片狼藉。
覃振元盜墓心虛,為掩人耳目,他將成堆的漢磚運往樅陽(今樅陽縣)修戰壕,並改圓形墓型為「凸」形墓型,分三層台階,正方體,圓頂。
底台階邊長10米,墓高約5米,墓四角配以4頭石獅,墓正面豎立高2米多的「吳名將周公瑾之墓」石碑。
墓前兩旁豎立一對高大的長方形磚柱,上書對聯:「赤壁展鴻圖,三十功名公已勛垂宇宙;佳城封馬鬣,兩千年後我來樹此風聲。
」東漢流行厚葬風。
當時周瑜與孫權是連襟關係,按照他的官位及影響,再加上風華年少,突然病逝,理當厚葬。
由此推測,覃振元上演的「佯修葺、真盜墓」的「雙簧戲」,究竟盜走了墓中多少珍貴文物,至今仍是個謎。
新中國成立後,廬江縣政府多次對周瑜墓進行修葺、保護,2009年,政府又投資將整個墓園重修一新,四周竹林環繞,並立刻石一塊,標有「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字樣,免費向公眾開放。
歷史總是無情地撇下所有東西,但在周瑜墓園內,我們卻很意外地看到了「情」,而且是最刻骨銘心的兒女情。
墓園一隅有一口井,名曰「胭脂井」,又名「周公井」,為小喬守墓所用,原井口石和搗衣砧石依稀可辨。
周瑜入土,其妻小喬撫養遺孤,守墓十四載,直至病卒,葬於相距周瑜墓兩里外的大西門。
歷經十四載風風雨雨,我想這井裡一定裝滿了小喬對周郎、對子女無限的愛,一定裝滿了小喬對周郎不盡的思念,也一定裝滿了小喬對周郎悠悠的恨。
胭脂井,用歲月的滄桑,見證了東吳名將與南國佳人的一段完美姻緣;更見證了這一段愛情的美好與堅貞!詩曰:「墓木如今劫火燒,今時潛水舊吳朝,淒淒兩冢依城廊,一是周郎一小喬。
」
一片夕霞,灑落在墓園的影壁上。
霧霾被夕陽啃食而盡,西天一片爛漫。
回望墓園,我想:真的歷史無須花邊,無須修飾;讀懂公瑾,不在於讀他美男英豪、小喬纏綿、瑜潔無瑕;而在於讀他赤壁江流、羽扇綸巾、雄姿英發、儒雅倜儻……
東末名將:被評價稱為青年團員的周瑜
今天我們說說東末名將周瑜,但這之前我想引用首詩: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
遙想公瑾當年:何曾哀嘆「既生瑜,何生亮」?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出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
三國演義中周瑜和小喬的愛情故事!男才女貌,羨煞旁人啊
孫策與周瑜同年,都是少年英雄;大喬與小喬這對姊妹花同是江東國色。周瑜納小喬,孫策納大喬,雄姿英發的天下豪傑,得與亂世佳人相結合,這麼完美的故事自然要傳為千古佳話了。
周瑜死後,小喬去了哪?竟不是這個「喬」?
1.周瑜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東漢末年名將,廬江舒縣人 。洛陽令周異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長壯有姿貌、精音律,江東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語。周瑜少與孫策交好,21...
此人是三國最完美儒將,演義中卻成了小肚雞腸被孔明打壓致死之輩
我們看過的四大名著之《三國演義》里,有一出眾所周知的情節: 東吳大都督周公瑾,風流倜儻,能征善戰,多次禦敵以不敗之地。可惜卻心胸狹窄,嫉賢妒能,因不忿諸葛亮比自己才高謀遠,多次和孔明明爭暗鬥,結...
《笑砍三國》系列:為一個帥哥平反!主角就是周瑜:周公瑾!
《笑砍三國》系列作者:重耳 特別授權發布「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沒錯,今天主角就是周瑜:周公瑾!
水鏡八奇之一 周瑜的歷史評價是怎樣的?
人物生平官宦世家周瑜出身士族,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居漢太尉之職。其父周異,曾任洛陽令。周瑜本人身材高大、相貌俊美,志向遠大。孫策和周瑜同歲,交往甚密。初平元年(190年),孫堅兵討董卓時,...
孫策娶了大喬,直到死的那天還惦記著周瑜的小喬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蘇東坡折戟沉沙鐵未銷,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杜牧這是圍繞三國時的英雄和美女所作的詩篇。這裡說的英雄是孫策和周瑜,美女是大喬和小喬。
羽扇綸巾的周瑜並不是演義上寫的被諸葛亮氣死,那麼他又是為何英年早逝的,真的是被孫權謀殺的嗎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東漢末年名將,廬江舒(今合肥廬江舒縣)人 。洛陽令周異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長壯有姿貌、精音律,江東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語。
他被人抹黑數百年,至今有人不明真相
讀過《三國演義》的看官都明白:書里的周瑜,被描繪成器量狹小,忌才妒能,眼光短淺,容易衝動,意氣用事的無能之輩。其實,這是編書人為了神化諸葛亮而蓄意對周瑜進行醜化,是對東漢末年英雄形象的抹黑和扭曲...
因為三國演義里的一句話,他蒙冤了數百年
我曾經寫過很多歷史人物,從先秦到明朝,從美女到名將,隔著現代的電腦鍵盤,將古人們的生平故事一一講來,有時會有種時空停頓的錯覺,仿佛當時當地,我在冷眼旁觀,他們的喜怒哀樂、愛恨情仇。而有一個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