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對皇帝說:你必須罷免樞密使!皇帝:我就不!結局很尷尬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自從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後,宋朝一直重文輕武,這種局面一直持續到宋朝的滅亡。
趙匡胤去世前,在石碑上刻上了一道祖訓,即「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此後的歷代皇帝都一直遵守這道祖訓,文臣們有了這張保命符,經常擼起袖子與皇帝爭執,但皇帝卻不能把他們怎麼樣。
宋仁宗在位時期,對下屬寬厚以待,讓百姓休養生息,能夠做到知人善用,使宋朝達到一個發展的頂峰。
更難得的是,宋仁宗是一位難得的明君,尤其是對待那些諫官,更是非常的仁慈,包拯屢屢犯顏直諫,唾沫星子都飛濺到仁宗臉上,仁宗一邊用衣袖擦臉,一邊讚許並接受他的建議。
有一年,京城發生了水災,以歐陽修為首的文官集團,認為這是上天的懲罰,就聯名上書皇帝,讓他罷免當時的樞密使。
宋仁宗非常生氣,並表示:「樞密使對朝廷忠心耿耿,也沒有犯錯,朕不能將他罷免。
」然而,在這幫文臣的逼迫下,宋仁宗還是沒抗住,最終將樞密使給罷免了。
此時的樞密使不是別人,正是歷史上少赫赫有名的戰將狄青,他出身比較貧寒,16歲開始參軍,前後大小打了二十五場戰鬥,中亂箭多達八次,為朝廷立下了顯赫戰功。
因一次偶然的機會,范仲淹遇到了狄青,稱他為奇才,教他讀《左氏春秋》,並且說道:「將帥不知古今歷史,就只有匹夫之勇。
」
從此之後,狄青開始攻讀兵法,成為智勇雙全的將領,得到了皇帝宋仁宗的賞識,官至樞密使。
也許不少人不知道樞密使是個權力有多大,它是樞密院的一把手,總攬軍政大權,凌駕於三省之上。
在狄青之前,宋朝的樞密使一職,基本都是由文官擔任,這也是朝廷重文輕武的表現。
自從狄青當上樞密使後,文臣們就相當不爽,而且宋仁宗對狄青不是一般的寵信。
有一次,狄青率軍征戰,宋仁宗相當擔憂,並且在上朝時說道:「狄青有威武的名聲,叛軍應會害怕他的到來。
擔任左右傳令的人,非狄青的親信者不可,雖然是飲食起居的時候,都應該防備突然襲擊的發動。
」另外,狄青在軍隊中的威望非常高,將士們無不對他言聽計從。
俗話說,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文官們就開始製造流言蜚語,甚至污衊狄青家中常常發出異樣的光芒,曾多次讓宋仁宗把他調出京城,但都被皇帝果斷拒絕了。
由於京城發大水,狄青家中被水淹沒,不得已搬到相國寺避難,住在了佛殿上。
歐陽修等人知道後,高興的不得了,立馬對狄青群而攻之,讓皇帝無論如何都要將其罷免。
一開始,宋仁宗果斷拒絕,認為他們在胡鬧,並替狄青辯解,稱讚他是難得的忠臣。
然而,一位名叫文彥博的大臣卻說了這樣一句話:「當年太祖對周世宗柴榮也忠心耿耿。
」最終,宋仁宗還是沒有斗過這幫文臣,不得已免去狄青樞密使職務,讓他離京出任陳州知州。
第二年,狄青就抑鬱而終,宋仁宗非常傷心,追贈他為中書令,賜諡為「武襄」。
杯酒釋兵權後宋朝武將的悲哀開始了(一)
話說當趙匡胤經歷過黃袍加身,陳橋兵變後穩穩噹噹的建立宋朝,成為一代開國帝王。可是正當他躊躇滿志的時候突然眉頭緊鎖,江山易主,武將奪權的夢魘仍然縈繞心中,這個問題就像一個巨大的死結擺在他的面前。五...
北宋唯一名將,狄仁傑的後代為什麼會憋屈致死?原因很簡單
大家都知道,北宋無戰將,究其原因是自宋太祖以來的重文輕武祖訓。除北宋開國諸將外,能夠稱為名將的,北宋首推狄青,但這位唯一能打仗的名將卻是憋屈致死。
一句「朝廷疑爾」殺狄青,是太祖「杯酒釋兵權」所引發的蝴蝶效應
嘉祐元年(1056年)八月,狄青在歐陽修、文彥博等名臣的彈劾下,被免去樞密使職,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之銜,離京出判陳州。而文彥博給他的理由只有一句:「無他,朝廷疑爾!」次年二月,狄青嘴生毒瘡。三月...
若非文官集團的誹謗,他早就青雲直上,而且污衊的理由太搞笑
其實在宋代之前,單純的文人幾乎是沒有的,我們與其把他們稱之為文人,倒不如說文人是他們的兼職。當時的很多人都是文武雙全的,他們上馬就能打仗,下馬就能起草軍書,而這樣的情況一直到了宋代,才有了很大的改變。
宋朝為何總是被外族欺負 他的這一句話打開了盛世也埋下了禍根
導語: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雖然武夫出身,但在登上帝位之後,不僅致力在軍制上進行改革,並且確立了一套偃武修文、倡導文教的治國方略。其中最精典的招數,那就是「杯酒釋兵權」了。如果說「杯酒釋兵權」是因...
宋史鉤沉(18)北宋猛將狄青 作戰時有一怪癖 令敵人心生畏懼
北宋名將狄青,是一位傳奇將軍,他從一名囚犯最後做到了北宋的樞密使,相當於國防部長。不過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他打仗時的一個怪癖,常令敵人望而生畏,未交戰已怯三分,這究竟是什麼呢?
傳說武曲星下界的他創造了宋朝的奇蹟,卻被歐陽修誣陷
狄青,一位披頭散髮帶恐怖面具殺敵的另類戰將。而在一些演義傳說中,他更是神奇,其前世是天上的星星——武曲星。歷史上的狄青從小卒打拚為大將,又升到地位崇高的第一武職——國防部長,即「樞密使」,這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