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抱定興復漢室的旗幟,是理想追求 ,還是策略選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本文由本頭條號作者陳瓷提供原創。
東漢末年群雄紛起之時,無不打著匡扶漢室的幌子,但是隨著自己的翅膀越來越硬,可以高飛之時,就拋棄了這一欺世盜名的口號,甚而妄圖自立。
直至曹丕篡位、孫權稱帝,對興復漢室這一口號,一個字也不提了。
而劉備一方,一開始興復漢室並不是喊得最凶的,但是喊出了這一口號,始終如一堅持的,正是劉備一方。
「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隆中對》里第一次明確提出「興復漢室」的口號,奠定了蜀漢的建國思想基礎。
早在《隆中對》里,諸葛亮和劉備就是因為 「興復漢室」的共同理想而走在一起的。
在《出師表》里 ,諸葛亮進一步闡釋興復漢室的目標是「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為後帝伐魏詔》里,諸葛亮強調興復漢室目標是「除患寧亂,克復舊都」。
在《答李嚴書》里,諸葛亮再次說,興復漢室的目標就是「滅魏斬(曹)叡,帝還舊都」。
一件事堅持做到底,不忘初心,是讓人敬佩的——從這個角度說,三國之中,蜀漢是讓人肅然起敬的,它在後世能夠被人視為正統,也是理所當然的。
陳瓷就此提問:為什麼只有蜀漢抱定興復漢室的旗幟?
一般人都會說:因為劉備是「劉皇叔」唄!
懂得歷史的人都知道「劉皇叔」是《三國演義》的虛構,按照譜系,沒有明確依據說明劉備和漢獻帝是叔侄關係。
只能說劉備是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確定無疑身出漢室,但是到他,一共沿襲了多少代,卻是於史無稽的。
不是「皇叔」,是漢室帝胄,也足以讓劉備堅持興復漢室的旗幟啊。
可是 ,對此陳瓷再次提問:漢末群雄,擁有漢室帝胄身份的人還有幽州牧劉虞、荊州牧劉表、益州牧劉焉,為什麼他們都沒有明確提出興復漢室的旗幟呢?而且,他們非但沒有提出這一旗幟,而且都有篡逆的嫌疑。
劉虞早早被淘汰,不提也罷,他雖曾拒絕袁紹立他為帝,但是估計也只是因為明哲保身,並未旗幟鮮明地提出興復漢室。
劉焉當時主動請纓去益州擔任牧守,就隱隱懷有自立的野心,而且去了之後就按照天子規格給自己打造了車駕,更為明顯的舉動是禁止朝廷使者進入益州。
劉表獨坐荊州,心懷異志,曾有僭天子之禮祭郊的計劃,只是被人勸阻了。
這說明,漢室帝胄的身份,並非劉備提出堅持興復漢室的充分條件。
陳瓷在此提醒大家,劉備提出興復漢室,是在三顧茅廬時遇到諸葛亮,諸葛亮提出來的,而且劉備死後,諸葛亮掌管蜀漢,依然堅持這一旗幟。
因此,堅持興復漢室的,不是劉備,而是諸葛亮。
當然,劉備不死,諸葛亮繼續為其股肱大臣,估計劉備也會堅持這一旗幟的。
陳瓷再次提問:為什麼諸葛亮提出了興復漢室的旗幟,而且堅持到底呢?
對此,餘明俠先生在《諸葛亮評傳》里進行了論述,引用要點如下:
1,孔明少年時期經歷漢末大亂,目睹生靈塗炭之悲慘現實,於是必然萌發拯民於水火的理想。
2,孔明避亂荊州,而當時同來避難的人,不少都是從中原的漢室子民,自然希望重振漢室。
這一氣氛,也影響了諸葛亮。
3,孔明接受了儒家正統觀念教育和朋友的誘導切磋,確定了興復漢室的理想。
4,隆中屬於南陽境內,而劉秀即由南陽起兵,蕩平群雄,而跟隨劉秀打天下的雲台二十八將,不少是南陽人士。
這對隱居南陽的諸葛亮來說,是好大一碗勵志雞湯。
5,劉備寄寓荊州,禮賢下士,因此諸葛亮就將興復漢室的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
可是,有人說,蜀漢實力不濟,若喊出自立口號則給人自欺欺人之感,因此諸葛亮只能把興復漢室做為策略,因之彰顯政治優勢,彌補實力的不足。
興復漢室,到底是理想追求,還是策略選擇,這個問題至今爭論不休。
明明蜀漢的實力明顯低於曹魏,為什麼諸葛亮還要反覆不斷北伐
建安二十四年,蜀漢大將關羽在北伐曹魏的戰鬥中高歌猛進,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困曹仁。此時的盟友孫吳卻背信棄義,乘機奪取荊州,關羽被迫敗走麥城,被吳軍俘虜並殺害。章武元年,痛失二弟的劉備傾蜀漢...
諸葛亮如果廢掉劉禪自立為帝,能幹得過老謀深算的司馬懿麼?
公元222年,劉備討伐孫權失敗,撤退至永安,諸葛亮感嘆法正身死,未能阻撓劉備出兵。次年,劉備預感自己不久於人世,召諸葛亮至白帝城託孤,聲淚俱下地對諸葛亮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
諸葛亮的一生:一句話就概括了,後人無限感慨!
諸葛亮的一生充滿了傳奇,從三顧茅廬開始,到最後的病逝五丈原,諸葛亮為蜀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也成為後人敬仰的忠君愛國的典範,如果用一句話概括他的一生,溫庭筠在經過五丈原諸葛亮的祠堂所說「中...
世人皆知「隆中對」,可又有幾人知道隆中對背後的政治陰謀?
《三國演義》中,劉備被描述成了一個仁義播於四海的人,他並非為了天下而起兵,而是為了天下的黎民百姓,為了漢室江山不落入奸臣之手,更是為了自身血統上的責任而戰的。但事實上,劉備其實是一個雄心十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