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一帝——柴榮的一生(12)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周軍連連報捷,淮河一帶南唐水軍所剩無幾了,水軍是南唐的殺手鐧,要依靠騎兵和步兵和柴榮對抗,結果是可想而知的。
收編啦濠州的唐軍之後,柴榮攻至天長(今安徽天長),易文贇出降。
柴榮對上次揚州的得而復失,耿耿於懷,便令鐵騎左廂都指揮使武守琦率領騎兵去攻揚州。
李景雖然是昏君,但要比白痴晉惠帝司馬衷的IQ要高一個級別,對眼前的形勢還是明白的,頗有點壯士斷腕的氣魄,淮南已經盡落柴榮之手,李景的戰略底線是不讓柴榮過江。
李景把戰線從淮河撤至長江一線,將揚州的百姓遷到到江南,只留下一座空城,武守琦接手揚州後,又奉命去收復了泰州。
公元958年(顯德五年)春天,淮南已經全部收入大周的版圖,王朴的《平邊策》第一步已經實現,柴榮想讓周軍水師大艦走水路經淮河到長江轉轉,但行至淮河北道北神堰(今江蘇淮安北郊),水道狹窄,柴榮親自考察地形後,決心開通水道,當即找來專家設計水道草圖,動用民夫只用啦十幾天的功夫就疏通了原本狹窄的漕渠水道。
這是京杭運河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一項舉措,
北宋統一後,江南財賦可以從長河沿漕渠北上淮河經古汴水雲抵開封,促進了工商業的大發展。
柴榮在攻楚州之前,先讓百艘獸頭大艦經漕渠南下,南唐百姓看到周軍水師的雄姿,心理上的防線被徹底摧毀了,周軍水師行至瓜州渡口時,組成方陣在江上縱橫遊走,柴榮又命軍士號角齊鳴,鼓聲震天,數十里都聽得真切。
「勢同震霆烈焰」,長江南岸的南唐軍民都畏服不已。
攻心戰術用過後,收效很大。
柴榮開始動真的,開始力攻楚州,城上箭飛如雨,柴榮會見指揮,意氣如常。
「柴榮心腹」趙匡胤奉命攻北城,架起雲梯,奮力攻城,張彥卿雖是南唐良將,為人忠烈,但客觀寡不敵眾,周軍一擁而入,張彥卿孤忠可嘉,死守內城,寧死不降,和周軍展開激烈的巷戰,血濺如雨,肉飛如雪。
唐軍全軍全部戰死,沒有一個投降(莫說南人無武)!最後只剩下張彥卿一人和數百周軍鏖戰於府衙中,周軍見張彥卿忠勇,力勸他不要做無用功,張彥卿大喝道:「北虜!少說廢話,有本事的給爺來一刀,沒本事的我讓你們站著進來倒著出去!」周軍大憤,上前和張彥卿玩命,張彥卿視死如歸,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兵器打爛啦,就輪起家具力戰,終雙拳難敵四手、好漢架不住人多,最終筋疲力盡身中數刀,張彥卿英勇就義。
南唐忠烈不在少數,可偏偏遇上李景者劍走偏鋒,不修內政,導致國事衰弱,才會引來強敵入侵,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雖然李景無能,但為人尚不失去寬厚,所以武將多願死節,從劉仁贍、張彥卿寧願為國捐軀,也不願北向稱臣,可以看出李景平時待人的態度。
同樣事情發生在南宋末年,蒙古軍南下,雖然宋朝對外屢戰屢敗,但有宋一朝對君子士大夫相待極為寬厚,士人多願意為宋朝死節。
甚至宋朝抑武揚文,但也多死節之士,如張世傑,本是蒙古大將,因有罪投宋,宋亡之時,他連奉二少主,亡命天涯海角,飢則吃口乾糧,渴則飲海水,寧做宋死鬼,不為元生人。
張世傑有句名言:「吾知降,生且富貴,但主死不移耳。
」五代十國是禮崩樂壞、天下大亂時代,但也是亂世越能印襯出人性的光輝,人格的力量越在困境越能迸發出震憾千古的能量。
像杜重威這等滑頭,出賣石從貴,最終橫死於亂刀之下。
同是一死,張彥卿、張世傑、劉鄩、劉仁贍就死的異常壯烈。
司馬遷在《報任少卿書》中說:「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
」柴榮攻下楚州後,立刻趕往揚州,把揚州的所屬各縣一萬多百姓遷入新城,柴榮率領文武來到江邊,本就有大氣魄的雄主,望著浩瀚長江滾滾東去,不禁心胸開闊。
遠眺金陵,只見煙波浩渺,隱隱綽綽,柴榮感慨萬千。
自安史之亂以來,天下紛紛擾擾二百年,軍閥割據,各自為政,尊朝廷為精神領袖。
至朱溫篡位,天下分崩離析,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道德淪喪,生命的尊嚴受到空前的挑戰,很多酷刑都是在五代發明的,如株連九族,更是家常便飯。
唐平盧節度使王師範,被朱溫滅族時,苦苦哀求行刑者,先殺幼者,後及老者,長幼有序,到地下見祖宗,也好交代。
如此可憐,令人不忍視之。
歷史從來就是一段段殺人史,勝利者坐在失敗者的屍骨上,享受著人世間最頂級的奢華,到後來又被滅門,往往都是祖輩造孽兒孫當,這又是何苦呢?
這不禁令人想起《紅樓夢》開篇甄士隱對瘋跛道人所唱《好了歌》的解注。
雖然字數較多,但不忍割捨一二,乾脆全都摘錄下來:「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
珠絲兒結滿雕梁,綠紗今又糊在蓬窗上。
說什麼脂正濃,粉正香,如何兩鬢又成霜?昨日黃土隴頭埋白骨,今宵紅綃帳底臥鴛鴦。
金滿箱,銀滿箱,展眼乞丐人皆謗。
正嘆他人命不長,哪知自己歸來喪!訓有方,保不定日後作強梁。
擇膏粱,誰承望流落煙花巷!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扛;昨憐破襖寒,今嫌紫蟒長;亂鬨鬨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
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瘋跛道人大笑:「解得切!解得切!」洋洋幾千年,其實就是人吃人的歷史!當歷史賦予了柴榮歷史使命時,是他拉開了統一的大幕,雖然最終統一的是趙氏兄弟,相信許多人在讚賞趙氏兄弟豐功偉績的同時,不會忘記柴榮,真正完成統一的是柴榮,趙氏兄弟不過是因勢成事而已。
如果柴榮當時尚在,契丹也許會劃到大周的版圖,也不是不可能的,而趙氏兄弟則,不敢北向進攻,最終亡於金元之手。
轉回頭,柴榮柴榮調李重進部星夜撲向廬州,拿下廬州,掃定江北,周軍勢力就可以在東起長江口,西至鄂州的長江北岸建立起一條強大的攻擊體系,隨時都可以南下。
李景看柴榮在江邊不走,害怕柴榮過江去金陵,急遣陳覺面見柴榮表示只要不過長江,願意割讓舒州(今安徽潛山)、蘄州(今湖北蘄春)、黃州(今湖北黃岡)等江北地區,自降國格,自稱南唐國主,向大周年年年進貢歲歲稱臣,李景讓又想李弘冀即位,拉個墊背的,柴榮不允許李景傳位,只答應稱臣,然後見好就收,和李景寒暄幾句,回到汴梁。
至此,長達近三年的南唐和後周的淮南爭奪戰拉下了帷幕,大周帝國的版圖上從此多了十四州、六十縣、二十二六千五百七十四戶、人口百餘萬。
這樣,周朝境內的戶口數增到二百三十多萬,人口近千萬,這時中原政權因為失去幽雲十六州而造成的人口流失被柴榮補了回來。
柴榮取得淮南,家底較以前自然厚了,南征時,契丹不老實,柴榮不管你七丹八丹,速命張永德帶領兄弟們把契丹打啦回去。
五代,兵荒馬亂,一方面土地兼并現象嚴重,一方面出現了大量荒地,柴榮就參照唐朝大詩人元稹的《均田表》,感覺很有價值,便親自草畫了《均田圖》,先發給各級地方長官看看,心中有數,以便日後柴榮改革賦稅制度時積極配合。
然後改革行政區劃,撤鄉並鎮。
順應了歷史潮流,深得民心!
顯德六年,(公元959年,柴榮生命中最後一年),柴榮詔令精通音律的樞密使王朴修改禮樂,這是盛世的象徵,說明柴榮是在休整之後,再行統一的決心。
但正在柴榮勾畫統一天下的藍圖時,柴榮的左膀右臂,大周第一重臣王朴突然沒有任何先兆的病倒了(懷疑是陰謀殺害柴榮的第一步,這也是柴榮病逝的第二個原因),僅僅一夜之間,噩耗傳來,柴榮大驚失色,速趕到王朴的府宅,看到前幾天還在一起談笑風聲的王朴此時已經魂歸西去。
柴榮回憶從前,痛不欲生,放聲大哭:「朕與爾,名稱君臣,實則摯友,朕為爾心,爾為朕臂,心臂如一,天下可致太平。
爾奈何舍朕先行?獨忍朕寥落於世間乎?」王朴是大臣中的柴榮,柴榮是皇帝中的王朴,好比李景的孫晟,劉備的孔明,苻堅的王猛,李世民的魏徵,劉徹的衛青。
一代奇才,柴榮的無價之寶,說沒就沒了,任憑眾臣苦勸,柴榮無動於衷,哭累啦,休息一會兒,接著哭,淒聲哀念,讓人揪心不已。
王朴為人剛毅,長於辯才,深得柴榮信任,可謂知己,每次出征,都由王朴坐鎮汴梁,才壓眾臣,忠心不二,柴榮一萬個放心。
可以想像王朴離世那一刻的想法場景可由《三國演義》里,秋風五丈原里諸葛亮的一場憂夢來表達,王朴夢遊回朝,看到柴榮端坐金鑾大殿正中,正接受下面李景、契丹耶律、孟昶、陳宏進、錢俶、劉穎歸降,猛回頭才發現龍椅上端坐之人竟是趙光義,憤恨憎惡、奔跑遊走,不能挽狂瀾於危及!
後來趙匡胤篡位,又一次來到功臣閣,看到王朴畫像,急忙跪倒在地,手下力勸:"王朴前朝之臣,陛下為何要施大禮於他!?"趙匡胤回到:「若不是王朴早死,朕根本不可能穿上這身龍袍」。
假設一下,若朴在柴榮之後逝世,輔助幼子柴宗訓,趙匡胤篡位的可能性不大,不然趙匡胤就會喊出周瑜臨終前那句經典:「既生朴,何生胤」。
現在王朴不在了,柴榮放眼四望,除了那班糾糾武夫,就是唯唯諾諾的狗尾貂冠諸君子,趙簡子哭周舍之死:「吾聞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眾人之唯唯,不如周舍之諤諤。
」柴榮此時正是這樣的心情。
但人死不能復生,哭罷多時,柴榮下詔厚葬王朴,追贈侍中。
QQ847077849、微信15701256901
趙匡胤搞軍演,此國皇帝嚇得肝顫,不顧反對匆忙遷都
南唐立國時還是一個很強大的國家,占據江淮地區大片國土,是當時中國最為富饒的地區。但是再大的家業也禁不住敗家子的折騰。當南唐的帝位傳到第二代皇帝時,南唐就開始走下坡路了。
關於柴榮壽命的神秘讖言——「五六成數」
不管內政還是外交,王朴都為柴榮出力甚多。作為老闆,有王朴這樣的人來設計戰略,何其幸甚。老闆和打工者的真正區別,就是到了山窮水盡,彈盡糧絕的絕境,能否還是誓死戰鬥,以期置之死地而後生。所以,如何充...
為什麼趙匡胤的北宋能夠終結五代十國的亂局?
唐朝滅亡之後,中國歷史再一次進入了大割據時代。這個大割據時代被後世史學家稱為五代十國。五代十國是個大混亂大破壞時期,上有暴君,下有酷吏,大小統治者激烈角逐,兵燹不斷,社會經濟、文化受到頗大影響。
柴榮南征的第一塊硬骨頭——上演唐版守雎陽的劉仁瞻
昨天說到周世宗柴榮治理國家富強的兩大舉措,第一是恢復鼓勵農業生產,第二是抑制佛門寺院,當說到關於滅佛,很多網友紛紛留言表示滅佛的皇帝都沒有什麼好下場,小編當時簡單想了一下,這四個皇帝都算是當時...
如果採用他的策略,燕雲十六州早被收回,兩宋不再受三百年欺凌了
五代時期,石敬瑭為了和李從珂爭奪皇位,兵力不夠,向契丹主耶律德光借兵5萬。耶律德光同意借兵,但獅子大開口,要求事成之後,石敬瑭得把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最後石敬瑭如願取代李從珂,建立後晉。從此,...
如果柴榮再多活幾十年,能建立一個穩定的皇朝嗎?
周世宗柴榮可以說是五代時期的十二個皇帝中最佳的。在他的統治期間,勵精圖治,總體來說後周政治較為清明,中原開始復甦。他還銳意改革,均定賦稅,招墾荒田,限制佛教。他南征北戰,揭開了結束分裂,統一天下...
古今一帝——柴榮的一生(9)
有得有失:李景沒料到柴榮如此不好對付,急忙派戶部侍郎鍾謨和工部侍郎李德明來到下蔡(今安徽鳳台),表示願意年年進貢,歲歲稱臣,額外有獻上金器五千兩、上錦兩千匹夫、肥牛五百頭、好酒兩千石、以及一些...
古今一帝——柴榮的一生(11)
文治太平,武定淮南:南唐劉仁贍忠肝義膽,梁朝的劉鄩俠骨柔腸,人品之高尚,並能讓對手欽佩的,縱觀歷史,也沒幾個能出其右的,何況是混亂之極的五代,更能顯出人性的光輝。柴榮得到拿下了壽州,慘勝如敗,...
古今一帝——柴榮的一生(7)
急襲南唐:柴榮把內政處理井然之後,立即準備實施王朴的《平邊策》,根據王朴的戰略方針是先南後北,先易後難,先唐後蜀,所以,北漢不是這次打擊的目標淮南千里沃土,淮南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淮...
柴榮人生的巔峰——南征南唐與北伐契丹
接著昨天的聊,柴榮在興師動眾,頻繁南征的同時並沒有忘記關心百姓疾苦。有一次,他路過永福殿工地,發現工匠們吃飯連碗筷都沒有,用瓦片當碗,柿子皮做匕,大怒,立即處死監工的內供奉官孫延希,罷免了管理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