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第一謀士郭嘉秘而不宣的謀略真諦,字字珠璣,直戳人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建安十三年,曹操率領大軍在赤壁、烏林被周瑜水軍打的慘敗,這就是歷史上非常有名的赤壁之戰。

赤壁戰後,曹操帶領殘部撤回北方,在總結這次作戰時感嘆道:「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很顯然,曹操很欣賞郭嘉,他相信有郭嘉在一切肯定都會有轉機。

勢必郭嘉也的確是為不世出的奇才。

我們不從郭嘉幫助曹操的經典戰役中論證郭嘉的實力,而是從曹操和郭嘉的對話中看看郭嘉是個什麼樣的人。

比如曹操曾經問過郭嘉:

謀士的第一要訣是什麼?

這個問題很不好回答,因為曹操自己就是一位謀略型的軍事家,政治家。

郭嘉的回答很讓人心服口服,他說:

戰爭和下棋一樣,沒有一場戰爭是事先部署好的,熟讀兵法只是入門,謀士的關鍵在於臨場應變。

郭嘉明晰透徹的分析,讓曹操一下看到了光明的未來。

郭老師比西方早上千年的時間就解決了戰術與戰略的問題。

也難怪,中國從來不缺兵書,但中國人尤其喜歡講戰略,郭嘉直接指出這個問題的漏洞。

謀士的第一要訣是:變。

可是曹操沒聽懂這句話,因為赤壁之戰就是建立在戰略基礎上而忽略實際情況的一場戰役。

是不是覺得與隔壁的諸葛亮的答案不一樣?諸葛先生從來都是講戰略的,比如著名的「隆中對」。

這就是問題的重點。

郭嘉認為任何局都是會存在變數的,所以沒有任何人能把局布的天衣無縫,也正因為如此。

一切局都會有漏洞。

這是第一點。

中國從來不缺兵書,相比西方而言,中國人的確是幸福的,成千上百本兵書,可以讓我們大快朵頤,比如曹操也喜歡兵書,他還註解過《孫子兵法》。

但是郭嘉認為:

一切兵書都不足信。

兵書只是一種基礎入門讀物,是開始。

兵書理論是否有用,還需要從實踐中論證,甚至不斷細化和豐富。

而非死讀兵書,紙上談兵。

這是第二點。

任何前人的經驗都是一種借鑑,不能貫徹拿來主義拿來即用,生搬硬套。

任何兵書理論隨著不同的時空,作用是完全不同的。

任何經驗都不足信,所以郭嘉認為:

觀察一個人的應變能力才能考驗一個人的真實水平。

這是第三點。

是不是感覺與傳統的謀士不一樣?郭嘉是屬於純粹的謀略家,而非政治家。

而二者的本質區別在於,後者需要考慮利益的分配,而前者只考慮輸贏。

比如政治家們喜歡講戰略,講規劃,講布局。

客觀點說,這些都需要有,而且不可或缺。

但是計劃沒有變化快,就如克勞塞維茨說的:

阻力是紙上談兵與實際戰爭的唯一區別。

很顯然戰略家們在遊說的時候善於忽略阻力的存在,也因此,戰略家更容易出現眼高手低的問題,比如諸葛亮。

實際上隆中對是不可能實現的,因為中間有著不可預估的阻力。

諸葛亮之所以說隆中對,一方面是因為需要用戰略角度遊說劉備,另一方面是因為缺乏實戰經驗。

理論和實戰根本不是一回事。

二者的區別就在於一個字:變!

而諸葛亮是個政治人才,而非軍事人才。

而《三國演義》里的諸葛亮的軍事能力大多是杜撰的,比如被後人津津樂道的空城計和赤壁之戰。

所以劉備根本不可能一統天下,成為王者,三國的一切結果早已註定。

但作為政治家,誰沒有一個偉大的夢想。

郭嘉認為,一切戰略的制定都必須從戰術的實際情況出發,。

真因此,郭嘉的實力絕對能位列三國三甲之列。

說完郭嘉,那鬼谷子是否同意郭嘉呢?

同意的!

比如鬼谷子就說過:

善變者審知地勢,乃通於天,以化四時,。

這句話的意思是,善於變通的人,能夠認真的了解天時地利,掌握時機,才能出奇制勝。

所以一個人的智慧並不體現在他讀書多,智商高,在要看他能要腳踏實地,順應規律,把握時機,才能通時達變。

同時也在提醒我們:

因為執行過程中的阻力是不可預估的,所以請地方任何講只講戰略,不講戰術的人。

國人實在太愛講格局,談境界。

孰是孰非不重要,諸位姑且聽之吧。

值得玩味的是,在演講台上的成功人士從來講的是自己如何高瞻遠矚的定戰略,而不是腳踏實地的定戰術。

那麼,你覺得成功人士的成功經驗可信嗎?

縱橫捭闔,鬼谷論道,歡迎關注專業鬼谷子微信公眾號(guiguzi7619299),我們一起探究鬼谷子縱橫謀略智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曹操五大謀士排名及實力分析

曹操的五大謀士是曹操集團之中最重要的五人,他們是荀彧、郭嘉、荀攸、賈詡和程昱,對於這幾人的排名與實力許多人非常的好奇,本文就為大家做詳細分析。據有人統計,直到曹操去世為止,他的核心謀士、重要謀士...

三國時期 六大謀士璀璨生輝各有所長

在歷史的這段長河裡,三國無疑是其中最為璀璨的篇章之一,在那個英雄輩出的年代,各種名將謀士層出不窮,為了各自的理想而奮鬥,給了我們無窮的遐想。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武將我們暫且不說,今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