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於上青天:從蜀道走出來的北宋大文豪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這個從「難於上青天」的蜀道走出偏僻西蜀的大文豪就是蘇軾,別號「東坡居士」。

仁宗景祐三年(公元1037年),蘇軾出生於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

他是初唐大臣蘇味道之後,父親蘇洵,即《三字經》里提到的「二十七,始發奮」的「蘇老泉」。

蘇洵發奮雖晚,但是很用功,後來,父子三人名動京師。

蘇軾之「軾」,原意為車前的扶手,取其默默無聞卻扶危救困,不可或缺之意。

蘇軾生性放達,為人率真,饒有道家風範。


嘉祐元年(公元1056年),蘇洵帶著二十一歲的蘇軾,十九歲的蘇轍,自偏僻的西蜀地區,沿江東下,首次出川赴京,參加朝廷的科舉考試。

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應試。

當時的主考官是文壇領袖歐陽修,試官是詩壇宿將梅堯臣,策論的題目是《刑賞忠厚之至論》。

蘇軾的論文得到考官梅堯臣的青睞,並推薦給主試官歐陽修。

歐陽修亦十分讚賞,欲拔擢為第一,但又怕該文為自己的門生曾鞏所作,為了避嫌,列為第二。

結果試卷拆封后才發現該文為蘇軾所作。

到了禮部複試時,蘇軾再以《春秋對義》取為第一。

蘇軾在文中寫道:「皋陶為士,將殺人。

皋陶曰殺之三,堯曰宥之三。

」當時考官皆不知其典故,直至蘇軾前來謁謝主考,歐陽修方問及出於何典。

蘇軾回答在《三國志·孔融傳》中,歐陽修翻查後仍找不到,蘇軾答:「曹操滅袁紹,以紹子袁熙妻甄宓賜子曹丕。

孔融云:『即周武王伐紂以妲己賜周公』。

操驚,問出於何典,融答:『以今度之,想當然耳』。

」歐陽修聽畢,恍然大悟。

不禁對蘇軾的豪邁、創新極為欣賞,而且預見了蘇軾的將來:「此人可謂善讀書,善用書,他日文章必獨步天下。

」就連宋仁宗初讀蘇軾、蘇轍的制策論,回宮後也喜不自禁地說:「朕今又為吾子孫得太平宰相兩人。

在歐陽修的一再稱讚下,蘇軾一時聲名大噪。

他每有新作,立刻就會傳遍京師。

當父子三人名動京師,正要大展身手時,突然傳來蘇軾的母親病故的噩耗。

兄弟二人隨父回鄉奔喪。

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十月,守喪期滿回京。

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蘇軾應中制科考試,即通常所謂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為「百年第一」,授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

四年後還朝判登聞鼓院。

英宗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蘇洵病逝,蘇軾、蘇轍兄弟扶柩還鄉,守孝三年。

三年之後,蘇軾還朝時,震動朝野的王安石變法開始了。

蘇軾的許多師友,包括當初賞識他的恩師歐陽修在內,因反對新法與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見不合,被迫離京。

朝野舊雨凋零,蘇軾眼中所見,已不是他二十歲時所見的「平和世界」了。

神宗熙寧四年(公元1071年),蘇軾上書,論新法弊病。

王安石很憤怒,讓御史謝景向皇帝彈劾蘇軾。

由是,蘇軾請求出京任職,熙寧四年至熙寧七年,蘇軾被派往杭州任通判。

熙寧七年(公元1074年)秋,調往密州(今山東諸城)任知州、熙寧十年(公元1077年)四月至元豐二年(公元1079年)三月,在徐州(今江蘇徐州)任知州,元豐二年四月調往湖州(今浙江湖州)任知州。

蘇軾調任湖州時,已四十三歲。

上任後,他即給皇上寫了一封《湖州謝表》,這本是例行公事,但蘇軾是詩人,筆端常帶感情,即使官樣文章,也忘不了加上點個人色彩,說自己「愚不適時,難以追陪新進」,「老不生事或能牧養小民」,這些話被新黨抓了辮子,說他「愚弄朝廷,妄自尊大」,說他「銜怨懷怒」,「指斥乘輿」,「包藏禍心」,諷刺政府,莽撞無禮,對皇帝不忠,如此大罪可謂死有餘辜了。

他們從蘇軾的大量詩作中挑出他們認為隱含譏諷之意的句子,一時間,朝廷內一片倒蘇之聲。

這年七月二十八日,蘇軾上任才三個月,就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師,受牽連者達數十人。

這就是北宋著名的「烏台詩案」(烏台,即御史台,因其上植柏樹,終年棲息烏鴉,故稱烏台)。

烏台詩案這一巨大打擊成為他一生的轉折點。

新黨們非要置蘇軾於死地不可。

救援活動也在朝野同時展開,不但與蘇軾政見相同的許多元老紛紛上書,就連當時已罷職的王安石,也上書說:「安有聖世而殺才士乎?」蘇軾坐牢一百多天,幾次瀕臨被砍頭的境地。

幸虧太祖趙匡胤當年定下「不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者」的國策,蘇軾才算躲過一劫。

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蘇軾得到從輕發落,貶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本州安置,受當地官員監視。

團練副使這個職位相當低微,並無實權。

而此時,蘇軾經此一役已變得心灰意冷,蘇軾到任後,心情鬱悶,曾多次到黃州城外的赤壁山遊覽,寫下了《赤壁賦》、《後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千古名作,以此來寄託他謫居時的思想感情。

公餘時間,他便帶領家人開墾城東的一塊坡地,種田幫補生計。

「東坡居士」的別號便是他在這時起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詩人蘇軾的生平

嘉祐元年(1056年),蘇軾首次出川赴京,參加朝廷的科舉考試。蘇洵帶著二十一歲的蘇軾,十九歲的蘇轍,自偏僻的西蜀地區,沿江東下,於嘉祐二年(1057年)進京應試。當時的主考官是文壇領袖 歐陽修,...

蘇軾北宋書法家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嘉祐二...

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名動京城三蘇之一

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是張鵬翮撰蘇姓宗祠用聯,千古文章四大家,指的是韓愈、柳宗元和歐陽修、蘇軾,父子三詞客指蘇軾一家眉山三蘇祠,三蘇即蘇洵、蘇軾、蘇轍(蘇軾為兄)。從中足以得知蘇軾的名氣。

蘇軾在當時到底有多牛?

假如你百度蘇軾的話會得到,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