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用奇兵騙過諸葛亮之徒一舉滅蜀,後世稱為古今六十四名將之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鄧艾(約197年-264年),字士載,義陽棘陽(今河南新野)人。

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軍事家、將領。

其人文武全才,深諳兵法,對內政也頗有建樹。

本名鄧范,後因與同鄉人同名而改名。

鄧艾多年在曹魏西邊戰線防備蜀漢姜維。

公元263年他與鍾會分別率軍攻打蜀漢,最後他率先進入成都,使得蜀漢滅亡。

後因遭到鍾會的污衊和陷害,被司馬昭猜忌而被收押,最後與其子鄧忠一起被衛瓘派遣的武將田續所殺害。

他被推崇為古今六十四名將之一。

三國後期,魏蜀吳三國中,魏國地廣人多,實力最強。

公元263年,司馬昭執政時,準備一舉滅蜀。

於是派出三路人馬:鄧艾和諸葛緒各統率3萬大軍,鍾會帶領10萬大軍,分路出擊。

此時的鄧艾已是一位身經百戰、經驗豐富的大將了。


   魏軍攻勢兇猛,連連獲勝,不久就攻占了蜀國許多座城池。

鄧艾一直攻到陰平一帶。

鍾會合併了諸葛緒的人馬,兵力更強。

他率大軍直逼劍閣。

蜀軍統帥姜維,帶 領將士,依憑著劍閣險要的地勢,頑強地抵擋住了鍾會大軍的進攻。

鍾會兵力雖強,卻奈何姜維不得。

加上軍糧供應跟不上,就想退兵回去。

  這時,鄧艾從陰平趕來。

當時,鄧艾手下只有3萬人馬,而鍾會卻統領著13萬大軍。

他自恃兵多將廣,根本不把鄧艾放在眼裡。

   鄧艾早已聞知鍾會在劍閣受阻。

他心裡暗自盤算:劍閣過不去,能否找到別的通道可直通蜀國都城呢?於是,在陰平時,他派出。

許多探馬,讓他們查明當地地 形、環境,終於探得一條從陰平通往成都的小路。

這條小路,四面都是奇山峻岭,很難行走。

據說是漢武帝南征時開鑿的,已有三四百年無人通行了。

  鄧艾聞報,心中大喜。

心想:真乃天助我也2此路既是有好幾百年無人行走,那蜀軍必定做夢也想不到我能率軍從此路偷襲成都,更不會加以防範了。

  於是,他先趕到劍閣,把他的想法告訴了鍾會。

鍾會本來就瞧不起鄧艾,又聽他講出這種異想天開的計策,更是只限於嗤之以鼻。

但他很想看鄧艾出醜,於是也不加阻攔。

   鄧艾不知這些情況,一心想著完成自己的計劃。

他馬上率人馬回到陰平,集合隊伍,給大家講清了他的打算。

眾人士氣很高,都表示願聽鄧艾吩咐,為國立功。

鄧 艾派兒子鄧忠率5000名精兵,手執斧頭、鐵鑿,作開路先鋒。

他帶領大軍,備足了乾糧、繩索,緊隨其後。

途中道路非常險阻,但每個人都堅持下來了。

大軍每 前進100里,就留下幾千士兵紮下一個營寨,以保證前進的軍隊能與後方保持聯繫。

  大軍最後只剩下2000餘人了。

這一天,鄧忠匆匆地跑來向鄧艾報告說前面碰到一座陡峭的懸崖,人馬難以通過。

鄧艾忙帶領將士前去觀看,果然看見那懸崖十分陡峭,崖下山谷深不見底。

有些士兵膽怵了,心裡直打退堂鼓。

有人說:「白費了這麼多功夫,撤回去算了!」

   鄧艾見狀,嚴厲地說:「我們已經克服了那麼多困難,現在勝利在望,成功與否,就在此一舉了。

我們要堅持住,就算再難過去,也一定要設法通過。

」說到這 兒,他忽然計上心來,轉身下令讓大家先把行裝、兵器扔下懸崖,然後自己拿過一條氈毯,裹住身子,高喊一聲:「大家照我的樣子,滾下懸崖!」話音未落,帶頭 滾了下去。

  將士們深受感動,都像鄧艾那樣,紛紛越過了懸崖。

鄧艾重新集合隊伍,未傷一兵一卒,輕而易舉地拿下了江油城。

接著又向綿竹進發,經過一番苦戰,又勝利地占領了棉竹。

  這時,鄧艾大軍已迫近成都。

蜀國皇帝劉禪接到戰報,想調回劍閣姜維的人馬,已經來不及了,只得出城投降。

  鄧艾一舉滅亡了蜀國。

此時的鐘會,還在劍閣城外攻城呢!

  此計出自《史記·高祖本紀》,全稱為「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原是楚漢戰爭時韓信運用的一個計謀。

此計適合在我方不便正面進攻,而又另有可「渡」之路的情況下使用。

一明一暗,使敵人不能正確判斷我方的意圖,從而可以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陳壽:①鄧艾矯然強壯,立功立事,然闇於防患,咎敗旋至,豈遠知乎諸葛恪而不能近自見,此蓋古人所謂目論者也。

②艾所在,荒野開闢,軍民並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之蜀漢的滅亡,最後一場大戰

  魏滅蜀之戰,是一場強者消滅弱者的戰爭,這是形式發展必然結果。魏滅蜀之戰原因,就是因為三國後期,魏蜀吳三國力量變化。蜀國地位動搖,吳國實力削弱,而魏國則實力大大增強。    

三國悲劇天才:姜維的人生

對於三國後期蜀國的將領姜維而言,這是一個在歷史裡也並不甚被關注的人物。一方面,是因為三國里名將太多,而這些名將所聚焦的歷史都在三國前期,而姜維所在的後期並不是名將活躍的舞台;另一方面,作為一個...

三國名將之鄧艾(二)功成身死

滅蜀漢戰爭發生在景元四年是263年。當時司馬昭執政。他在為自己取代曹魏政權走出突破性一步。當時司馬昭估計蜀漢不過九萬人兵力,他出動了十八萬大軍,相當於曹魏兵力一半。分作三路,一路三萬多人馬,由鄧...

三國志中的24名將應該都有誰—曹魏篇(四)

前文說道,據《三國志》記載(有單獨傳記)的將領中,以東吳人數最多,共80位,我選出了我認為最優秀的6位。同時也歡迎大家積極留言評論,說說你心中的二十四名將。曹魏在三國志記載中有單獨傳記的武將有6...

揭秘三國後期魏滅蜀之戰爆發的原因是什麼

魏滅蜀之戰,是一場強者消滅弱者的戰爭,這是弱肉強食的戰爭世界裡的必然發展,也是必然結果。魏滅蜀之戰原因,就是因為三國後期,魏蜀吳三國力量變化而導致崩潰。蜀國地位動搖,吳國實力削弱,而魏國則實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