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我有能力有人脈,為什麼還是不能開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啟-
我叫徐福,是東漢末年一個來自潁川郡的小人物。
小人物也有夢想,我的夢想就是為平此亂世盡一份力,還朝堂政治清明,讓百姓安居樂業。
因此,我要當官。
要當官,先讀書。
潁川這樣的教育大省,錄取線常年全國最高,想讀書,不僅要拼才能,還要拼爹拼臉。
像我這樣的窮三代,能認個字就不錯了,還想讀書?
呵,呵
一起種田的小夥伴都笑我痴人說夢。
哼,這群燕雀又怎麼懂我鴻鵠之志——雖然當不了文官,我還可以習武啊,像那些大俠一樣,行俠仗義、除暴安良,留下一世美名,那這輩子也值了。
我跑去拜師學藝勤練武學,結識了不少武林好漢,也教訓了不少惡人,正當我意氣風發地在成為大俠的道路上撒開馬蹄子飛奔時,我,翻車了——
在幫一個朋友報仇時,我出手重了一些。
仗義如我,面對獄吏的嚴刑審訊毫不鬆口,最後在朋友的打點之下才逃了出來。
這件事給了我一個很深刻的教訓:一個人會打架,並沒什麼卵用,最後還是當官的說了算。
看來,我還是要去當官。
///
為了這個全新的開始,我給自己改了名字,叫徐庶。
校園生活並不如人意,我洒脫不羈的大俠氣質和那些謹小慎微的書生寶寶形成了鮮明對比,在他們眼裡我就是剛出少改所的小混混,誰都不肯帶我玩。
作為一個有大志向的人,我自然不在意這種小事。
讀書,重要的是學習態度,我每天早上包辦值日生,虛心求教、認真學習,不到3年就趕上了學習進度,成了班裡的尖子生,還認識了一輩子的好基友——石韜。
不過,就在我找工作的當口,董卓叛亂了,我被迫南下逃到荊州。
在那兒我遇到了一位……啊不,一群大貴人——
【崔鈞】太尉崔烈之子,議郎崔均之弟
【諸葛亮】琅琊陽都的名門望族之後,
【司馬徽】著名的潁川名士,又稱水鏡先生,國家級知名獵頭,看人賊准。
我的朋友圈瞬間高大上了,尤其是司馬徽老先生對我青眼有加,在他的幫助下我到了有皇家背景的劉氏企業工作,這是一家剛起步的創業公司,老闆劉備一看我是司馬徽推薦的人,立馬讓我做了軍師。
現在想想,多虧了董卓,要不是他,我就不會有如此高的事業起步。
我不禁想著:
「 難道我的人生要開始開掛了?」
///
此後,我把理想寄托在劉老闆身上,盡心盡力工作,主要業績有:
1、四次大敗曹仁,打得他找不著北。
2、把好友諸葛亮拉來,提升了公司整體智力水平。
但劉老闆畢竟基業太薄,7年過去了,不僅連一塊像樣的土地都沒有,還在荊州被曹操打得落荒而逃,連我的老母親都帶著被抓去了。
這下,別說開掛了,連自己都快掛了。
眼看公司一副破產在即的樣子,更不可能指望老闆救回我娘,我只得辭職,跳槽去了曹魏,憑著我在劉備手下的工作經歷,想來曹老闆也會對我刮目相看。
「 應該開始我開掛的人生了吧?」
然而,我又錯了,彼時曹操手下謀士如林:賈詡、荀彧、荀攸、程昱、劉曄、楊修……論資排輩我這個新來的都插不上幾句話。
直到曹丕繼位,老一代的謀士相繼離開後,我才得以進入高層做個御史中丞。
只是此時,天下大局基本已定,魏國修養生息,已然不需要我再做什麼。
///
有時候我問會自己,如果那天我選擇留在劉備身邊幫他打天下,我是不是也能和諸葛兄一樣一展抱負,雖然最後壯志未酬,但也不枉了這精彩的一生。
但所幸的是,那些有識之士都在為太平盛世努力,若能假他人之手還天下安定,吾亦無憾矣!
-結-
三國里隱藏最深的一個人,因看透三國結局,故而一直未出山
個人見解,希望諸君共同探討,不斷修正,還望各位不喜勿噴。在三國里,若是說到誰是天下知名的大謀士,估計很多都會想到郭奉孝,諸葛亮等等之流,的確,這些人都是天下數一數二的大謀士,但是說起來若是跟此人...
三國里短暫出現的八大頂級謀士,一位差點顛覆漢室改變歷史!
在三國里,頂級謀士如諸葛亮、司馬懿、賈詡、荀彧、荀攸、陸遜等等數不勝數,而早喪的頂級謀士也有很多,如郭嘉等;但是在三國里僅僅就出現了幾次就此消失的頂級謀士,同樣也有不少,雖然時間短,卻留給後人的...
三國時期最為傑出的九位河南謀士,郭嘉僅列第五
「華夏之中」河南,自古便是人傑地靈,英雄輩出。在謀士大放異彩的三國時代,河南籍名士不計其數,譜寫了一幅壯麗的河南篇章。在諸多河南謀士中,最為傑出的當屬以下九位:第九位:逢紀
《三國演義》中劉備「三顧茅廬」的幕後導演竟然是他!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在名著《三國演義》中,作者不知道描繪了多少人物。但在可謂浩瀚的群星中,有一位出場不多的人物卻讓人們對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並對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而至於時至今日還...
此地是三國時期智囊產出地,排名第一第二的謀士均來自這裡
東漢末年各地郡守長官擁兵自重,隨著後來的兼并逐漸形成了如袁紹,曹操等這樣的割據一州之地的大諸侯。這些人的成功除了手上有兵有錢以外,他們成功的關鍵之一就是身邊有一些心腹謀士替他們謀劃。而在三國之中...
盤點三國時期8位「夭折」的頂級謀士,龐統排第四,徐庶排第七
三國時期那段實力實在太過波瀾壯闊,從東漢末年大大小小几十位諸侯,最終兼并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在連年的戰爭中,誕生出了無數驚才絕艷之輩,而且大多崛起於阡陌,因而也更為勵志;不過在這段時期,也有很多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