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最為傑出的九位河南謀士,郭嘉僅列第五,第一無人可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華夏之中」河南,自古便是人傑地靈,英雄輩出。

在謀士大放異彩的三國時代,河南籍名士不計其數,譜寫了一幅壯麗的河南篇章。

在諸多河南謀士中,最為傑出的當屬以下九位:

第九位:逢紀

字元圖,南陽(今河南南陽)人,東漢末年袁紹帳下重要謀臣。

公元189年(中平六年),袁紹逃離董卓勢力範圍時,與逢紀、許攸同到冀州。

袁紹甚為賞識逢紀的智謀,並對其加以重用。

公元191年(初平二年),逢紀獻計幫助袁紹反客為主,占領冀州。

公元199(建安四年),袁紹消滅公孫瓚,挑選精卒十萬,騎萬匹,以審配、逢紀統軍事,準備進攻許都。

官渡之戰後,逢紀輔助袁尚,最終被袁譚所殺。

事實上,逢紀一生最大的亮點,便是幫助袁紹奪取了冀州,從而為袁紹平定河北提供了一個立足之地。

第八位:戲志才

東漢潁川郡(今河南禹州)人,曹操帳下早年著名謀士。

戲志才為人多謀略,經荀彧推薦,成為曹操手下謀士。

曹操對其十分器重,但戲志才不幸早卒。

戲志才死後,荀彧推薦了郭嘉。

三國演義中並無此人,三國志中只有寥寥數語。

據《三國志》記載:「先是時,潁川戲志才,籌畫士也,太祖甚器之。

第七位:許攸

字子遠,南陽(治今河南南陽)人 ,東漢末年袁紹帳下著名謀士。

許攸年輕時,曾與袁紹、曹操交好。

公元189年(永漢元年),袁紹從董卓處逃出,投奔冀州,許攸跟隨並成為袁紹的謀士,力勸袁紹與曹操聯盟。

公元199年(建安四年),袁紹攻滅公孫瓚,兼并幽州,虎踞四州之地,擁眾數十萬,以審配、逢紀統軍事,田豐、許攸為謀主,顏良、文丑為將帥,準備攻打許都。

官渡之戰時,許攸屢次獻計袁紹,卻被一一否決。

正在這時,許攸家裡有人犯法,留守鄴城的審配將他們逮捕,許攸知道後大怒,就投奔曹操。

後來曹操聽從許攸計策,夜襲烏巢,最終大敗袁軍,取得了官渡之戰的決定性勝利。

事實上,儘管許攸的人品不好,但其謀略水平絕對不容小覷。

第六位:徐庶

字元直,潁川郡長社縣(今河南許昌長葛東)人。

他原是東漢末年劉備帳下著名謀士,後歸曹操,並仕於曹魏。

徐庶本名徐福,是一位寒門子弟。

他早年為人報仇,獲救後改名徐庶,求學於儒舍。

初平三年(192年),因董卓作亂京師而導致中州四處兵起,徐庶為了避亂,與同郡石韜南下至荊州居住。

到了荊州之後,徐庶結識了諸葛亮,關係友好。

建安六年(公元201年),劉備被曹操擊敗而南下依附劉表,劉表讓劉備於新野駐紮抵禦曹操。

徐庶以劉備是漢室皇親,而且信義著於四海,前往投奔,劉備見徐庶後,非常器重他。

建安十二年(207年),徐庶向劉備推薦諸葛亮。

於是,劉備在徐庶的建議下三顧茅廬,求得諸葛亮。

然而,徐庶南下時因母親被曹操所擄獲,徐庶不得已辭別劉備,進入曹營。

後來此事被《三國演義》藝術加工為「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等歇後語,並廣為流傳。

第五位:郭嘉

字奉孝,外號「鬼才」,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東漢末年曹操帳下著名謀士。

他原為袁紹部下,後轉投曹操,為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立下了功勳,官至軍師祭酒,封洧陽亭侯。

在長年征戰生涯中,曹操總是把郭嘉帶在自己身邊,以便隨時切磋,見機行事。

每逢軍國大事,郭嘉的計策從無失算。

曹操更是對年輕的郭嘉寄予了無限的希望,打算在平定天下之後,把身後的治國大事託付給郭嘉。

史書上稱郭嘉為「才策謀略,世之奇士」,而曹操稱讚他見識過人,是自己的「奇佐」。

第四位:荀攸

字公達,潁川潁陰(今河南許昌)人,三國時期曹操帳下傑出的戰術家、頂級謀士,被稱為曹操的「謀主」。

荀攸在何進掌權時期任黃門侍郎,在董卓進京時曾因密謀刺殺董卓而入獄,後棄官回家。

曹操迎天子入許都之後,荀攸成為曹操的軍師。

從此,荀攸跟隨曹操南征北戰,屢獻奇謀,功績遠超其他謀士。

具體如下:

曹操征伐呂布時,荀攸勸阻了曹操退兵,並獻奇計水淹下邳城,活捉呂布。

官渡之戰中,荀攸獻計聲東擊西,斬殺顏良和文丑。

又策奇兵,派徐晃燒袁紹糧草,同時力主曹操接納許攸,畫策烏巢,立下大功。

在平定河北期間,荀攸力排眾議,主張曹操消滅袁紹諸子,被曹操上奏朝廷封為陵樹亭侯。

可以說,縱觀荀攸一生,其戰術特點是擅長靈活多變的克敵戰術和軍事策略,經常用奇計克敵制勝。

更為可貴的是,計謀百出的荀攸,行事卻是異常低調周密。

也正因如此,荀攸深受曹操讚賞,稱其為:「公達外愚內智,外怯內勇,外弱內強,不伐善,無施勞,智可及,愚不可及,雖顏子、寧武不能過也。

第三位:司馬懿

字仲達,河內郡溫縣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人,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西晉王朝的奠基人。

在三國時期,司馬懿曾任職過曹魏的大都督、大將軍、太尉、太傅,是輔佐了魏國三代的託孤輔政之重臣,後期成為掌控魏國朝政的權臣。

司馬懿善謀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顯著的功績是兩次率大軍成功抵禦諸葛亮北伐和遠征平定遼東。

可以說,在三國中後期,能夠與蜀國軍師諸葛亮比智慧和謀略者,大概只有司馬懿一人。

所以,魏明帝曾對司馬懿說:「西方事,非君莫可付者。

」司馬懿對諸葛亮,攻無力取勝,守足可以自保。

諸葛亮北伐曹魏,在第四、五兩次最有威脅的出兵中,都是因司馬公的巧妙拒守而使其無功自撤。

第二位:荀彧

字文若,潁川潁陰(今河南許昌)人,東漢末年著名政治家、戰略家,曹操統一北方的首席謀臣和功臣。

作為曹操統一北方的首席謀臣和功臣,荀彧在戰略上為曹操制定並規劃了統一北方的藍圖和軍事路線,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戰略方針而得到曹操的讚賞。

而戰術方面,他曾面對呂布叛亂而保全兗州三城,奇謀扼袁紹於官渡,險出宛、葉而間行輕進以掩其不意奇襲荊州等諸多建樹。

與此同時,在政治方面,他為曹操舉薦了鍾繇、荀攸、陳群、杜襲、郭嘉等大量人才,為曹魏政權的崛起奠定了堅實的人才基礎。

可以說,正因荀彧在獻計、密謀、匡弼、舉人等方面多有建樹,因此被曹操稱為「吾之子房」。

而《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對其也有極高的評價,稱其為:「彧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風」。

事實上,在曹操帳下諸多謀士中,荀彧是唯一的一位全才。

他既是戰略家,又是戰術家,更是一位政治家。

而荀彧的人品,更是遠超同時期的郭嘉、程昱和賈詡等。

第一位:司馬徽

字德操,人稱「水鏡先生」,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

他是東漢末年名士,也是三國時期最為低調的頂級謀士。

作為一代名士,司馬徽為人清高拔俗,學識廣博,有知人論世、鑑別人才的能力,故而受到世人的敬重。

司馬徽博學多識,精通道學、奇門、兵法、經學,堪稱一代奇才。

司馬徽與荊州名士龐德公等人以及流寓到襄陽的韓嵩、石韜、孟建、崔州平等道友均有交往,關係甚密。

司馬徽視龐德公為兄長,被龐德公稱為「水鏡」。

漢末士人大多追逐功名,各奔其主,而諸葛亮、龐統卻隱居在襄、漢之間,淡泊名利,不輕易投靠他人,司馬徽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龐統。

同時,徐庶也曾經向劉備推薦過諸葛亮和龐統。

劉備便以諸葛亮、龐統為軍師中郎將。

事實上,儘管司馬徽的一生極其低調,但經他推薦的人才都在三國時代得以大放異彩,而最為著名的當屬諸葛亮和龐統了。

故而《三國志》對其記載:「潁川司馬徽清雅有知人鑒。

(稱諸葛亮為「臥龍」、龐統為「鳳雛」)」

由上觀之,上述九位河南謀士,個個謀略出眾,個個算無遺策,都堪稱是三國時代的頂級謀士。

歷史已經證明:在三國時期的頂級謀士中,河南籍謀士占據最多。

這種現象,無疑印證了河南人傑地靈的地域特徵。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誰才是三國第一謀士?孔明只能排第三

「謀士」顧名思義,其職責是為人謀劃。在過去,常服務於君王將相。在三國歷史上,出現過許多著名的謀士,他們都有經天緯地之才,而三國第一謀士之名,應當署名於誰?第五名 龐統、徐庶 龐統,東漢末年劉備帳...

三國十大謀士排名

東漢末年,群雄並起,是繼春秋戰國後有一個大亂世,在長達七十多年的紛爭中,湧現出許許多多的輔助謀士,他們足智多謀,是主公身邊不可或缺的人物。下面是九月為三國謀士排的名序。僅僅是個人觀點!不要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