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趙匡胤死後,為什麼是他弟弟趙光義即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公元976年,趙匡胤北征契丹,途中的一天晚上,他與弟弟開懷暢飲,誰知第二天凌晨卻突然暴斃身亡。

國不可一日無主,按照子承父位的傳統,宋朝皇位應該由他兒子繼承,但最後卻是趙光義繼承皇位,這又是為何?

趙匡胤暴斃身亡以後,宋皇后派王繼恩召第四子趙德芳進宮,以便安排後事。

王繼恩假傳聖旨。

根據《宋史》的記載,趙匡胤駕崩後,宋皇后命令王繼恩召太子入宮,可王繼恩卻拿著遺詔直奔晉王趙光義之處。

這王繼恩只是一介宦官,有何膽量做出這等掉腦袋的事情,因此世人懷疑這是趙光義在借王繼恩掩蓋他的弒兄行為。

,宋皇后一看是趙光義進攻,也沒有辦法,只能向趙光義乞求「吾母子之命,皆托於官家「,趙光義哭著回答道:「共保富貴,勿憂也!」

就這樣趙光義即位成為皇帝,就是宋太宗。

宋太祖的兩個兒子趙德昭和趙德芳都在,而且都已經成年,皇位卻有弟弟趙光義繼承,這讓人不可思議,也不合常理,趙光義的一生也在為證明自己繼承皇位合法而努力。

雖然趙光義籠絡了很多大臣,但是不可能全部都拉攏,那麼就有個奇怪的事情,為什麼在趙光義即位當天沒有反對的聲音,而且是一片平靜呢?

這不得不說趙光義的政治手段很高,趙光義熟讀史書,對於人心拿捏的很好,且看他即位以後怎麼穩固了自己的皇位。

第一:趙光義是用金匱之盟的名義即位的,也就是趙匡胤死後傳位給趙光義,趙光義死後傳位給趙廷美,趙廷美死後傳位給趙德昭,所以針對趙廷美,封為開封府尹兼中書令,封齊王,既是親王又是開封府尹,那就是太子的象徵,這是五代十國的慣例,(後晉出帝石崇貴,後漢高祖劉知遠早逝的長子劉承訓,後周世宗郭榮(柴榮),全部在繼位前獲得這個頭銜)這是告訴趙廷美你要閉嘴,你要反對,皇位就沒你的事了,你現在是儲君的位置。

金匱之盟

而趙德昭本來應該是反對最激烈的,反而出奇的平靜,那是因為趙匡胤病重,宋皇后派人叫的是趙德芳,如果當時趙德芳進宮了,那就沒自己什麼事情。

現在是自己的叔叔即位,按照金匱之盟,自己還有希望,趙德昭也被鳳尾節度使和郡王,保留了即位的希望。

趙德芳年齡還小,又不是長子,也沒有自己的嫡系,加上被封為節度使,想反對也沒有那個本領,而宋皇后是個女人,在趙匡胤駕崩,趙光義就通過「共保富貴,勿憂也「的承諾給安撫了。

宋太祖的舊部薛居正、沈倫、盧多遜、曹彬和楚昭輔等人趙光義都加官晉爵,他們的兒孫也因此獲得官位。

而一些宋太祖在世時曾加以處罰或想要處罰的人,趙光義都予以赦免。

第二:針對趙匡胤的鐵哥們,党進、潘美等人,由於趙匡胤駕崩的時候正在進攻北漢,這些人都是趙匡胤的死忠,不會因為賞而改變立場,加上手握重兵,如果回來結果還不知道怎麼樣。

於是趙光義就採取了拖字訣,不讓這些將領回來,即使再攻打沒有任何效果的情況下也不允許回來,而趙光義則加緊了改年號,趙光義繼承皇位的時候已經是開寶九年的十二月,還有幾天就是第二年了,而這幾天趙光義也等不了,宣布改元,開寶九年改為太平興國元年。

做完這些,才讓攻打北漢的將領回京,等他們回來已經是太平興國二年了,已經是既定事實了,這些將領即使反對也已經錯過了最佳時機。

就這樣,趙光義憑藉自己的政治眼光和獨特的政治智慧,坐上了大宋王朝的第二任皇帝。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或許這是對燭影斧聲、金匱之盟的真相

原標題:或許這是對燭影斧聲、金匱之盟的真相宋太祖趙匡胤開創了宋朝,有了中國歷史上文化經濟燦爛的兩百多年,但是在宋初發生的燭影斧聲,金匱之盟等案件卻始終未有最終的結果,這讓很多人為太祖趙匡胤鳴不平...

金匱之盟——政治遮羞布而已

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姑娘;權力是勝者打扮的工具。——無名小子我們應該怎麼讀歷史?這是個問題。當然我沒有能力決定一個規則,更沒有資格對前輩們指指點點。雖然如此,小子無知無畏,願以一家之言,解讀出歷史的...

燭影斧聲後宋太宗只用了兩個字就穩定了皇位

趙匡胤暴斃身亡以後,宋皇后派王繼恩召第四子趙德芳進宮,以便安排後事。沒想到王繼恩早就被趙光義收買了,王繼恩出宮以後直奔趙光義府,叫了趙光義入宮,宋皇后一看是趙光義進攻,也沒有辦法,只能向趙光義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