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三年(258年)春,正月,文欽欲盡出北方人省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司馬懿殺曹爽之後,魏中央軍政大權全歸其掌握。
可是,反對司馬氏的活動還不斷發生。
主要有如下幾件事。
(1)王淩圖謀廢立事件王淩是王允之侄。
正始初,官至征東將軍、假節都督揚州諸軍事。
後遷車騎將軍、司空。
司馬懿專政後,王淩與其甥袞州刺史令狐愚私議:以為少主曹芳已是司馬懿手中的傀儡,不如另立年長而有才的曹操子楚王彪為帝,建都於許昌。
於是令狐愚一再派人與楚王彪相約結。
可是就在這時,令狐愚一病身亡,王淩被司馬懿崇以太尉的官銜,仍舊駐守揚州,於是廢立事暫時擱置下來。
嘉平三年(251年)春,吳軍堵塞塗水作堰(在今江蘇六合縣),企圖放水淹沒魏軍南下之道。
王淩因此請求發兵擊敵,司馬懿不從。
王淩派將軍楊弘把準備易帝的意圖告知兗州刺史黃華,黃華與楊弘連名向司馬懿告密。
司馬懿立即親自統率中軍從水道伐淩,首先下令赦淩罪淩,然後令淩子廣寫書告喻淩,誘淩投降。
大軍掩至百尺(堰名,今河南沈丘西北),淩自知勢窮力孤,不得不乘船迎懿。
懿進至丘頭(今河南沈丘東南),淩面縛請罪,懿派人解其縛,慰勞之,繼又派步騎六百人送淩還洛陽,淩知難倖免,於途中飲藥而死。
懿到壽春,窮究其事,牽連者皆夷三族。
六月,賜楚王彪死。
所有曹魏王公均錄名安置在鄴城,由專人監管,不令他們和外界來往。
(2)李豐、張緝反對司馬師之失敗李豐,故衛尉李義之子, 十七八歲時已饒有聲譽。
正始年間,李豐為尚書僕射,對曹爽、司馬懿兩方採取不偏不倚的態度。
嘉平三年(251年)八月,司馬懿死,其長子司馬師代懿專政,用李豐為中書令。
豐雖受司馬師親待,可是內心擁戴夏侯玄。
玄,夏侯尚子,又為曹爽姑子,素有重名,因爽敗而失勢,心常怏怏不歡。
皇后父張緝對司馬師之專權亦頗不滿。
於是李豐同夏侯玄、張緝親善。
豐在中書二年,少帝多次召豐入內。
司馬師知道他們是談論自己,特將李豐召來盤問。
豐不肯吐露真情,師令勇士以刀鐶殺豐,豐了韜及玄、緝等亦被收下廷尉,誣以圖謀劫持少帝、誅大將軍司馬師,皆夷三族。
(3)廢少帝曹芳另立高貴鄉公曹髦的事件少帝曹芳因李豐等被殺,心不自安,他想除掉司馬師,可是又不敢採取行動。
司馬師亦怕為帝所圖,因之藉口「帝荒淫無度,褻近倡優」,擬廢帝,使郭太后從父郭芝入脅太后。
太后方與帝對坐,郭芝謂帝曰:「大將軍欲廢陛下,立彭城王據。
」帝乃起去。
太后不悅,曰:「我欲見大將軍,口有所說。
」芝曰:「何可見邪!但當速取璽綏」。
司馬師又派人向太后請璽綬授彭城王。
太后曰:「彭城王,我之季叔也,今來立,我將何之?且明皇帝當永絕嗣乎?高貴鄉公,文皇帝之長孫、明皇帝之弟子,於禮,小宗有後大宗之義,其詳議之」。
於是司馬師與群臣議,終於迎高貴鄉公髦為帝。
髦系曹丕子東海定王霖之子,時年十四。
(4)毌丘儉、文欽起兵淮南的失敗揚州刺史文欽驍果粗猛,曹爽因與欽同鄉里,故愛之。
文欽憑恃曹爽的權勢,多有驕縱及欺侮他人之事。
曹爽被殺後,文欽亦內懷疑懼。
鎮東將軍毌丘儉素與夏侯玄、李豐親善,玄等死,儉亦不自安,故厚待文欽。
兩人情好歡洽。
毌丘儉子甸謂儉曰:「大人居方岳重任,國家傾覆,而晏然自守,將受四海之責矣」。
儉然之。
正元二年(255年)正月,毌丘儉、文欽在壽春起兵,聲討司馬師。
儉遣使邀鎮南將軍諸葛誕與己合作,誕不從而斬其使。
儉、欽將兵五六萬渡淮,西至項(今河南項城縣東北)。
儉守項,欽在外為游兵。
時司馬師剛割眼瘤,傷勢甚重,因事關重大,仍帶病東行,率中外諸軍討儉、欽。
次月,司馬師到達橋(今河南周口市西),儉將史招、李續相繼投降。
時荊州刺史王基為前軍,向師建議速進,占據「有大邸閣,足供軍人四十日糧的南頓(今河南項城西五十里)」。
師未即應允,王基復言:「將在軍,君令有所不受。
彼得亦利,我得亦利,是謂爭地,南頓是也」。
於是進據南頓。
儉等亦感到南頓的重要,從項來爭,行十餘里,聞基先到,乃復還保項。
不久,吳丞相孫峻率驃騎將軍呂據、左將軍留贊來襲壽春。
司馬師令諸軍皆深溝高壘,以待青、徐、兗諸軍來集。
諸將請進軍攻項,師曰:「諸君知其一,未知其二,淮南將士本無反志,儉、欽誘之舉事,謂遠近必應;而事起之日,淮北不從……內乖外叛,自知必敗。
困獸思斗,速戰更合其志,雖雲必克,傷人亦多。
且儉等欺誑將士,詭變萬端,小與持久,詐情自露,此不戰而克之術也」。
師隨後遣諸葛誕督豫州諸軍自安風向壽春;征東將軍胡遵督青、徐諸軍出譙、宋(今河南睢陽)之間,絕其歸路;師自在汝陽(今河南商水縣西南)扎屯。
母丘儉、文欽進不得斗,退恐壽春被襲,計窮不知所為。
由於諸將家皆在北,眾心沮散,降者相屬。
惟淮南新附農民為之用。
儉初起兵時,遣使齎書往說兗州刺史鄧艾,艾斬其使。
艾率兵萬餘人趨樂嘉城(今河南項城西北),作浮橋以待師。
儉使文欽將兵襲艾,師自汝陽潛遣兵援艾。
欽猝見大軍,驚愕不知所措。
欽子鴦,年十八,勇力絕人,謂欽曰:「及其未定,擊之可破也。
」於是分為二隊,夜夾攻師軍,鴦率壯士先至鼓譟,師軍震擾,師驚駭,所病目突出,恐眾知之,齧被以忍疼。
及天明,欽兵不至,鴦乃引還。
文欽畏師軍盛,遂與鴦俱退。
是日,母丘儉聞欽退,恐懼夜走,軍遂大潰。
欽奔吳。
儉於逃走途中,在安風津(今安徽霍丘縣北)被民張屬殺死,傳首京師。
諸葛誕進軍至壽春,城中十餘萬口,因懼誅,或流竄山澤;或散走入吳。
司馬師以誕為鎮東大將軍、儀同三司,都督揚州諸軍事。
毌丘儉被夷三族,其黨七百餘人入獄,侍御史杜友治之,惟誅首事者十餘人,余皆奏免之。
(5)諸葛誕起兵淮南的失敗毌丘儉、文欽在淮南起兵失敗以後,司馬師不久也在許昌病死,其弟司馬昭代為大將軍、錄尚書事。
曹髦甘露元年(256年),司馬昭加號大都督,奏事不名,假黃鉞。
昭叔司馬孚升任太傅。
司馬氏之黨高柔也被封為太尉,司馬昭權勢之大,更超過其父兄。
繼毌丘儉都督揚州的諸葛誕,琅邪郡陽都縣人,是諸葛亮的族弟,原任吏部郎、御史中丞、尚書等職,與夏侯玄、鄧颺相善,在京師頗有名譽,因此也招致了一些元老大臣的反對,認為誕等「修浮華、合虛譽」。
魏明帝對誕等亦甚厭惡,將誕等免官禁錮。
明帝死,曹爽秉政,夏侯玄及誕等受到重用。
誕與夏侯玄親善,玄既被殺,王淩、毌丘儉等又相繼夷滅,誕心不自安,傾帑藏振施,以結眾心。
又厚養親附及揚州輕俠數千人為死士。
甘露元年(256年)冬,吳軍來向徐堨。
司馬昭估計諸葛誕所督兵馬足可抵禦。
但誕仍求調十萬軍隊幫助守衛壽春,還要在淮水旁邊築城以備吳,實際是想加強自己的實力。
昭知誕有異心,甘露二年(257年)五月,征誕回朝任司空。
誕得詔書,恐懼,遂舉兵反。
誕首先攻殺揚州刺史樂琳,然後斂淮南北屯田口十餘萬官兵,及揚州新附士眾四五萬人,聚谷足一年食,為堅守壽春之計。
又遣長史吳綱攜小子靚至吳,稱臣求救。
吳遣將全懌、全端、唐咨等率兵三萬,與文欽同來救誕。
六月,司馬昭奉帝及郭太后到項。
昭督諸軍二十六萬進屯丘頭(今河南沈丘東南),以鎮南將軍王基行鎮東將軍,都督揚、豫諸軍事,與安東將軍陳騫等圍壽春。
王基初至,尚未將城完全圍住,文欽、全懌等軍已從東北突入城中。
不久,吳將朱異亦率三萬人進屯安豐(今安徽霍丘西南),與進入城內的吳軍相呼應。
王基等四面合圍,表里再重,塹壘甚峻。
文欽等屢次出城攻圍,均被擊退。
昭又使奮武將軍石苞督兗州刺史州泰、徐州刺史胡質,挑選銳卒為游軍,以防吳人再行增援。
朱異與州泰戰於陽淵(在今安徽壽縣與霍丘之間),異走,泰追之,殺傷吳兵二千人。
秋,七月,吳大將軍孫琳出兵屯於鑊里(今安徽巢縣西北),又遣朱異率丁奉等五將前來解救壽春之圍,被石苞、州泰擊破於黎漿(今安徽壽縣南)。
魏太山太守胡烈以奇兵五千襲都陸,盡焚異資糧,異軍乏糧,以葛葉為食,走歸孫綝。
綝使異復前死戰,異以士卒乏食,不從綝命。
綝怒,斬異於鑊里。
司馬昭知壽春被圍已久,敵軍食糧必成問題,乃遣反間,揚言吳人將來救援,北軍乏食,已分遣羸兵就谷淮北,勢難久攻。
誕等聞知,果放寬糧食限額,因之很快就缺糧,可是外援不至。
於是城中人心渙散,惶惶不可終日。
甘露三年(258年)春,正月,文欽欲盡出北方人省食,與吳人堅守,誕不聽,誕、欽本不和睦,先以詭計苟合,事急轉相猜疑,誕遂殺欽。
欽子鴦、虎踰城投司馬昭。
昭不殺而赦之,使將數百騎巡行城外,呼曰:「文欽之子猶不見殺,其餘何懼!」城內軍民聞之,皆大歡喜。
司馬昭親自臨圍,揮軍四面進攻,同時鼓譟登城。
二月乙酉,城破。
誕窘急,單馬將其麾下突小城欲出,將軍胡奮部兵擊斬之,夷其三族。
司馬氏之消滅反對派的各種反抗,尤其平定諸葛誕之役,顯示其軍事實力和謀略,遠遠勝過諸對手。
因而司馬氏之代魏與滅蜀、吳,已成為不可扭轉之勢。
三國時期規模最大的叛亂:淮南叛亂 諸葛亮族弟發動,司馬昭平定
司馬懿誅殺曹爽之後,司馬氏掌握了魏國的軍政大權,漸有篡逆之意,這自然引起了親魏派的不滿,而接近東吳的淮南地區,士馬強盛,邊境多務,也就成了反叛的多發地帶,在短短几年內,這裡便發生了三次大規模的反...
諸葛三兄弟之一——諸葛誕個人簡介
諸葛誕(?-258年),字公休,琅邪陽都(今山東沂南)人。三國時期魏國將領,漢司隸校尉諸葛豐之後,蜀漢丞相諸葛亮的族弟。在魏官至征東大將軍。曾與司馬師一同平定毌丘儉、文欽的叛亂。之後因與被誅的夏...
諸葛誕:為什麼超過500人,心甘情願為狗去死······
行天下,會名人,談古今!您現在收看的是蘭尋書院推出的《歷史名人專欄》。我們計劃用一年的時間,通過365位歷史名人串聯中國歷史。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們,與我們一起領略不同時代下,不同英雄人物的流風餘韻。
司馬氏在奪權過程中鎮壓了哪些反抗勢力
司馬懿殺曹爽之後,魏中央軍政大權全歸其掌握。可是,反對司馬氏的活動還不斷發生。主要有如下幾件事。王淩圖謀廢立事件王淩是王允之侄。正始初,官至征東將軍、假節都督揚州諸軍事。後遷車騎將軍、司空。司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