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誕,三國後期曹魏的重要將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諸葛誕(?-258年),字公休,琅邪陽都(今山東沂南)人,三國後期曹魏的重要將領。
諸葛豐之後,諸葛亮和諸葛瑾的堂弟,是青龍年間中原名士「四聰八達三豫」,與夏侯玄、鄧颺等人並列。
曾與司馬師一同平定毌丘儉、文欽的叛亂。
之後因與被誅的夏侯玄、鄧颺交厚,且見到王淩、毌丘儉等人的覆滅而心不自安,於甘露二年(257)起兵,並得到東吳的支援,但於次年被鎮壓,諸葛誕被大將軍司馬胡奮所斬,夷三族。
諸葛誕麾下數百人,全部拒絕投降而被殺。
宦海沉浮
諸葛誕是諸葛豐的後人,與諸葛亮、諸葛瑾同族。
初以尚書郎被任命為滎陽令。
諸葛誕為尚書郎期間,曾與僕射杜畿於陶河試船的性能,遭遇大風浪,船被沉到河裡,諸葛誕和杜畿也同時被淹在水裡。
虎賁駕小船來救諸葛誕,諸葛誕讓虎賁其先救杜畿,自己卻昏死過去,身體飄到河岸,後來被救活。
諸葛誕進入京都被任命為吏部郎,有人向諸葛誕請求一些事情,諸葛誕於是先把他說的話傳出來,然後才用,大家都以為如果說話不當會讓自己貶官,於是百官都對諸葛誕舉薦的人謹慎對待。
後諸葛誕被遷升為御史中丞、尚書,並與散騎侍郎夏侯玄等人交好。
後來因為魏明帝厭惡夏侯玄和諸葛誕等人沽名釣譽,追求浮華而免官。
明帝死後,曹芳繼位,並由大將軍曹爽輔政專權,曹爽任用夏侯玄等人,又讓諸葛誕復職,並出任揚州刺史,加昭武將軍。
東興之戰
251年(嘉平三年),太尉王凌計劃起兵推翻司馬懿,並另立楚王曹彪為帝;事情被兗州刺史黃華揭發後,司馬懿領兵討伐,並任命諸葛誕為鎮東將軍,假節都督揚州諸軍事,封山陽亭侯。
252年(嘉平四年),諸葛誕因著東吳興築新的東興大堤,修築兩城並留兵戍守,認為是入侵魏國的行為,於是提議分兵三路攻吳:由王昶進逼江陵、毌丘儉進攻武昌,以牽制上游吳軍;再以精兵直攻東興二城。
當時王昶、毌丘儉及胡遵都獻計伐吳,因著諸將的戰略都不同,司馬師最終決定由征南將軍王昶進攻南郡;鎮南將軍毌丘儉進攻武昌;鎮東將軍諸葛誕、征東將軍胡遵率軍七萬進攻東興,作浮橋渡水,攻打兩城。
但是由於城池在高處,一時無法攻下,東吳太傅諸葛恪得知東興告急,親率四萬軍日夜兼程馳援東興。
當時天降大雪,胡遵等人正在聚會飲酒,魏軍沒有戒備,丁奉率部輕裝突襲魏軍前部營壘,呂據和留贊等部也相繼趕到。
魏軍驚恐潰逃,爭渡浮橋,因超載橋斷,落水及自相踐踏而死者達數萬人,魏軍前部督韓綜、樂安太守桓嘉先後溺死。
毌丘儉、王昶等以東興兵敗,皆燒營退走,此役為東吳太傅諸葛恪所擊敗。
東興之戰敗後,司馬師將所有責任歸咎於自己,並說:「我不聽公休,以至於此。
此我過也,諸將何罪?」最後,司馬昭因為是監軍所以降職,諸葛誕和毌丘儉等武將都有降職,但只不過是防區對調,從鎮東將軍轉為鎮南將軍罷了。
平步青雲
255年(正元二年),毌丘儉與文欽在壽春起兵,列舉司馬師罪狀數重,並派使者聯絡諸葛誕,要他招引豫州士民。
諸葛誕本身與文欽不睦,便斬殺他們的使者,並向全國宣布二人叛亂。
司馬師討伐毌丘儉時,諸葛誕亦率兵前往壽春。
及後文欽兵敗,毌丘儉棄守逃亡,諸葛誕率先率兵進占叛軍的據點壽春,穩定戰局。
諸葛誕因為長期在淮南駐守,於是被任命為鎮東大將軍、儀同三司、都督揚州諸軍事。
此時東吳丞相孫峻率領呂據和留贊支援毌丘儉,知道毌丘儉和文欽兵敗和壽春被占後撤退,諸葛誕於是派部將蔣班追擊東吳軍,斬殺留贊。
戰後諸葛誕獲封高平侯,邑三千五百戶,轉任征東大將軍。
糧盡身死
諸葛誕見好友鄧颺、夏侯玄等先後被誅殺,而王凌和毌丘儉亦被夷滅三族,又不滿司馬氏兄弟擅權,心中十分不安,於是在當地收買人心,又蓄養數千死士自保。
公元256年(甘露元年),諸葛誕以東吳有意進攻為由,向朝廷要求增兵十萬和沿淮河築城抵禦。
同時,賈充從壽春回來,知道諸葛誕不會支持司馬氏,而諸葛誕亦很得淮南民心;為免司馬氏奪權時諸葛誕領兵反抗,建議司馬昭徵召他入朝,雖然認定他必定不會應命並反抗,但這對司馬氏的影響會最低,司馬昭聽從。
公元257年(甘露二年),下詔升諸葛誕為司空,併入朝任職。
諸葛誕接得詔命後十分害怕,於是發動叛變,徵集淮南將士和一年糧食據守壽春,又殺揚州刺史樂綝,派吳綱領兒子諸葛靚和牙門子弟到東吳請求援兵。
曹髦親征至項縣,司馬昭則率軍征伐諸葛誕,並派王基與安東將軍陳騫領兵圍困壽春;同時,東吳派文欽與全懌、全端、唐咨和王祚等領兵救援,趁王基包圍圈未完成而領兵進入壽春城。
但隨著外圍由朱異率領的東吳援兵兩度被石苞和胡質等擊退,孫綝已退回建業,壽春亦被重重包圍,文欽等多次試圖突圍亦失敗。
在司馬昭圍困壽春的時候,諸葛誕哈哈大笑。
因為壽春一帶每年都會下大雨,一下雨淮河就要漲水,一直淹到壽春城下。
所以諸葛誕看見司馬昭在城下紮營非常高興,他說:「是固不攻而自敗也。
」可讓他沒想到的是,自從司馬昭紮營開始,就一滴雨都沒下,是少有的大旱。
等到城破,魏軍進入壽春,當天就下了一場暴雨,把城外魏軍的大營都給淹了。
蔣班和焦彝於是勸諸葛誕不要再等東吳援兵,率全軍攻向一方突圍,但諸葛誕不聽,更意圖要斬殺二人,二人於是出城投降。
不久,司馬昭亦聽從鍾會的計謀,令全懌和全端等人率數千兵出降,壽春守軍因而震驚恐懼。
次年(258年)正月,城中糧食漸漸枯竭,諸葛誕與文欽和唐咨於是拚命突圍,但傷亡慘重,被逼撤回城內。
諸葛誕更因為與文欽以往的嫌隙和對盡釋北方人以節省糧食的分歧而殺死文欽,令其子文鴦和文虎向曹魏投降。
司馬昭納降二人,更封為關內侯,並以二人降後的待遇瓦解壽春軍民反抗之心,最終於二月成功攻克壽春,諸葛誕率領數騎逃出壽春,被大將軍司馬胡奮手下士兵殺死。
諸葛誕亦被誅滅三族。
諸葛誕麾下數百人於壽春被俘,堅決不降,更說:「為諸葛公死,不恨。
」行刑時排成一列,每斬一人都招降下一人,但始終無人投降。
2
親屬成員
編輯
宗親
外親
3
歷史評價
編輯
王沈:「誕賞賜過度。
有犯死者,虧制以活之。
」[1]
賈充:「誕在再揚州,威名夙著,能得人死力。
」[2]
陳壽:「諸葛誕嚴毅威重,鍾會精練策數,咸以顯名,致茲榮任,而皆心大志迂,不慮禍難,變如發機,宗族塗地,豈不謬惑邪!」[3]
干寶:「數百人拱手為列,每斬一人,輒降之,竟不變,至盡,時人比之田橫。
」
伏滔:「及至彥雲、仲恭、公休之徒,或憑宿名,或怙前功,握兵淮楚,力制東夏,屬當多難之世,仍值廢興之會,謀非所議,相系禍敗。
」[4]
《世語》:「是時,當世俊士散騎常侍夏侯玄、尚書諸葛誕、鄧颺之徒,共相題表,以玄、疇四人為四聰,誕、備八人為八達,中書監劉放子熙、孫資子密、吏部尚書衛臻子烈三人,咸不及比,以父居勢位,容之為三豫,凡十五人。
」[5]
《世說新語》:「諸葛瑾弟亮,及從弟誕,並有盛名,各在一國。
於時以為『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
誕在魏與夏侯玄齊名;瑾在吳,吳朝服其弘量。
」(狗意指「功狗」,意指有功的戰將,後諸葛誕在魏與夏侯玄齊名,狗意並不是諷刺。
)[6]
柳莊:「昔袁紹、劉表、王凌、諸葛誕,皆一時雄傑,據要地,擁強兵。
」[7]
鄭樵:「晉史黨晉而不有魏,凡忠於魏者,目為叛臣,王凌、諸葛誕、毌丘儉之徒,抱屈黃壤。
」
王應麟:「然節義之臣,齾巨奸之鋩,若王凌以壽春欲誅懿而不克,文欽、毌丘儉以淮南欲誅師而不遂,諸葛誕又以壽春欲誅昭而不成,千載猶有生氣,魏為有臣矣。
」[8]
陳普:「義旗照日映淮流,不為曹孤為夏侯。
麾下諸君底心性,海中五百又揚州。
」[9]
納蘭性德:「諸葛垂名各古今,三分鼎足勢浸淫。
蜀龍吳虎真無愧,誰解公休事魏心。
」
姜宸英:「諸葛誕以見疑謀叛,其死宜矣。
若果忠於魏室,則不首發儉、欽之謀,坐成司馬之勢。
」
何焯:「至於三賢,乃心王室,事連不就,而典午之勢益重,諸人之終即國之終也,故次於此焉。
」
毛宗崗:「有毌丘儉之討司馬師於前,又有諸葛誕之討司馬昭於後,兩人皆魏之忠臣也。
諸葛兄弟三人,分事三國。
人謂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
不知狗亦不易為矣。
高帝以功臣比之功狗;蒯通曰:『桀犬吠堯。
』亦自比於狗;趙盾曰:『君之獒不若臣之獒。
』亦自比家將於狗。
若後世無義之徒,正狗之不如耳。
」[10]
「諸葛恪之進兵於新城,魏無釁之可窺;若孫綝之進兵於壽春,則乘魏之釁而動矣。
毌丘儉之討司馬昭,猶懼吳之襲其後;若諸葛誕之討司馬昭,則吳且為之援矣。
綝之事易於恪,誕之事易於儉,而迄無成功者,是綝之才不如恪,誕之才亦不如儉也。
然吳有不降賊之將,則於詮一人為忠臣;魏有不降賊之兵,則諸葛誕數百人皆義士。
君子謂吳之一人,可以愧吳之眾人;而誕之數百人,愈以重誕之一人云。
」[11]
盧弼:「儉、欽移書郡國,罪狀司馬,天下共知,非由公休露布之咎。
當時勤王諸將,惟文欽父子,粗猛武夫,反覆無常,彥雲、仲恭皆為儒將,懋著功勳,事之成否,豈可概論?公休謀定後動,子上至督中外諸軍二十六萬眾臨淮討之,傾全國之力,挾兩宮以行,用兵十月之久,侭乃克之。
公休力竭智窮,而麾下壯士數百人拱手為列,無一降者,田橫得士,何以加茲!此皆魏之忠臣義士,承祚合為一傳,有微旨焉。
君子平情論事,不能以成敗相繩,不佞考訂事實,不為空論,偶因姜氏之說,特發其凡於此。
」
諸葛誕:不怕神對手,就怕豬隊友
諸葛誕是三國時期魏國將領,也是蜀國赫赫有名的丞相諸葛亮的族弟。諸葛誕確實是個很勇猛的人。諸葛誕在魏國做官,步步升遷,一直做到尚書,當時魏國的實際權力已經掌握在司馬氏的手中了。平定王凌叛亂後,諸葛...
諸葛亮之弟,如何能做到魏國大將軍,為何又死於非命
三國時期,世家大族對於子弟的教育講求的不是「國家」,而是「家國」,家國家國,家為先國為後。因此,世家大族都會讓自己的子弟入仕,以保證自己家族的利益,譬如河內司馬家,汝南袁氏,琅琊諸葛家。諸葛一族...
諸葛誕:為什麼超過500人,心甘情願為狗去死······
行天下,會名人,談古今!您現在收看的是蘭尋書院推出的《歷史名人專欄》。我們計劃用一年的時間,通過365位歷史名人串聯中國歷史。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們,與我們一起領略不同時代下,不同英雄人物的流風餘韻。
你不知道的歷史,曹魏後期的淮南三叛
三國的歷史大家耳熟能詳,不管是從電視劇還是各種小說、電影、評書甚至遊戲中都能了解一二。但是大部分人對三國的印象可能就止於前面的眾多讓人銘記於心的精彩情節和人物。可能就最深的印象應該就是到諸葛武...
數百名士兵臨刑時齊喊7個字,司馬昭為之動容,後人嘆息
三國時期,後半場的主角是諸葛亮,很多人都知道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在東吳效力。其實,諸葛亮還有一個族弟諸葛誕在魏國當官,如同《世說新語》中所說的:諸葛瑾弟亮,及從弟誕,並有盛名,各在一國。於時以為『...
司馬氏在奪權過程中鎮壓了哪些反抗勢力
司馬懿殺曹爽之後,魏中央軍政大權全歸其掌握。可是,反對司馬氏的活動還不斷發生。主要有如下幾件事。王淩圖謀廢立事件王淩是王允之侄。正始初,官至征東將軍、假節都督揚州諸軍事。後遷車騎將軍、司空。司馬...
三國時期規模最大的戰役,比三國三大戰役的總和還要多
我們都知道,三國時期最著名的三次戰役,分別是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但其實這三次戰役的規模並不大,其中官渡之戰,是袁紹十萬對曹操一萬,總共十一萬,赤壁之戰是曹軍二十萬對孫劉聯軍五萬,總共二...
他是諸葛亮族弟卻忠於曹魏,被擒時麾下數百人全部拒絕投降而被殺
本文要說的主人公叫諸葛誕,他是諸葛豐的後人,與諸葛亮、諸葛瑾同族,並且是諸葛亮族弟。巧合的是,諸葛亮在蜀國效力,諸葛瑾在吳國任職,他則在曹魏當官。
諸葛三兄弟之一——諸葛誕個人簡介
諸葛誕(?-258年),字公休,琅邪陽都(今山東沂南)人。三國時期魏國將領,漢司隸校尉諸葛豐之後,蜀漢丞相諸葛亮的族弟。在魏官至征東大將軍。曾與司馬師一同平定毌丘儉、文欽的叛亂。之後因與被誅的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