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略兵機命世雄:漢初三傑之韓信>張良>蕭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漢初三傑」指的是張良、蕭何、韓信三人。
高帝中五年(公元前202年),漢高祖劉邦對大臣們說:「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填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
三者皆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意為:談到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我不如張良;鎮守國家,安撫百姓,供給糧餉,保持運糧道路暢通無阻,我不如蕭何;統率百萬大軍,戰必勝,攻必克,我不如韓信。
這三位都是人中的英傑,而我能夠任用他們,這就是我所以能取得天下的原因。
(劉邦像)
劉邦狡猾、險詐、自私,還有點流氓氣,不過一代開國之主畢竟有豁達大度和實實在在的一面,上述的話雖然隱隱也有點逼格高,但是還是道出了漢朝開國創業團隊中最重要的三個人的價值。
如果在這三個人中考察誰的將略兵機與現代所謂大數據有關聯,我相信一般人的刻板印象一定會是蕭何。
《史記•蕭相國世家》記載得明明白白:「沛公至咸陽,諸將皆爭走金帛財物之府分之,何獨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圖書藏之。
沛公為漢王,以何為丞相。
項王與諸侯屠燒咸陽而去。
漢王所以具知天下隘塞,戶口多少,強弱之處,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圖書也。
」——沛公劉邦進了咸陽,將領們都爭先奔向府庫,分取金帛財物,唯獨蕭何首先進入宮室收取秦朝丞相及御史掌管的法律條文、地理圖冊、戶籍檔案等文獻資料,並將它們珍藏起來。
沛公做了漢王,任命蕭何為丞相。
項羽和諸侯軍隊進入咸陽屠殺焚燒了一番就離去了。
漢王之所以能夠詳盡地了解天下的險關要塞,戶口的多少,各地諸方面的強弱,民眾的疾苦等,就是因為蕭何完好地得到了秦朝的文獻檔案的緣故。
但仔細分析大數據的「所指」,會發現這個也許只是皮相之談。
大數據者,big
data也,或稱巨量資料,指的是所涉及的資料量規模巨大到無法通過目前主流軟體工具,在合理時間內達到擷取、管理、處理、並整理成為幫助企業經營決策更積極目的的資訊。
考察大數據有所謂4V特點: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樣)、Value(價值),我們發現「秦丞相御史律令圖書」雖然在當時的條件下或許也可稱為大量、多樣和價值,但是談不上高速,也就是說,處理速度與所謂1秒定律相去甚遠。
這些「秦圖書」是靜態的,固化的,以此作為「轉漕關中,給食不乏」、「常全關中以待陛下」「備守蜀及關中,給軍食」的基礎固然有餘,但是毋庸諱言,談不上大數據,最多勉強沾一點黃仁宇先生所說的「數目字管理」的邊。
假使進一步分析,我們或許還會發現,蕭何作為職業經理人也並非是不可替代的,換另一個優秀的縣吏,或許也能做到,當然這個縣吏可能沒有與劉邦的淵源和忠誠信任的基礎。
在筆者看來,真正涉及到大數據的是張良和韓信。
張良的「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就是貓在中軍大帳中拿幾根算籌(急眼了也會用筷子,如為了阻止劉邦封六國之後「臣請借前箸以籌之」)為劉邦擘劃,他是所謂「畫策臣」,就是軍師謀士型出大主意的人。
他力主爭取英布、彭越、韓信,連兵破楚;反對酈食其分封六國諸侯之策;又主張背棄盟約,追擊項羽,殲滅楚軍。
這種戰略層面的決策需要在集中各種資訊的基礎上快速決斷,庶幾和大數據有點沾邊。
韓信善於以少勝多,先後定魏,擊代、趙,降燕,破齊,戰功卓著,威震天下;在戰略上,他未出漢中就建議劉邦決策東向、以圖天下,指出項羽是「匹夫之勇」、「婦人之仁」、「名雖為霸,實失天下心」,「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誅!」,漢初稱得上軍事家的,韓信一人而已,相比之下,張良只能有一個「著名謀臣」的「職稱」。
兵法也許最像大數據的運用,樣本趨近於總體、精確讓位於模糊、相關性終於因果,這三個大數據的要素在兵法中體現得最為明顯。
《孫子兵法》有云:「夫未戰而廟筭(suàn,同算)勝者,得多也;未戰而廟不筭勝者,得筭少也。
多筭勝,少筭不勝,而況於無筭乎。
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
」但是,戰爭最像賭博,充滿了各種的危險、困難、不確定性和偶然性,各種情報難以判斷,各種阻力難以計算,從來就是要在信息混雜的情況下做出大多數決策,不能指望完全的「謀定而後動」。
軍事天才需要的是智勇雙全,依靠的往往不是深思熟慮,而是特殊稟賦的智慧和勇氣,就是那種在一片黑暗中發現微光的洞察力,和追隨這些微光前進的果斷性。
從這個意義上,我們發現韓信和張良在組織中的作用和不可替代性要遠超蕭何。
從劉邦的封賞和處罰來看,對漢初三傑在創業團隊中的貢獻度也可以有個初步的概念:
漢初三傑封爵食邑表
從上表我們看到,張良享有的封賞是留縣(故治在今江蘇沛縣東南的微山湖湖區內,微山島西南,已被湖水淹沒)一萬戶的租稅——漢高祖劉邦曾令張良自擇齊國三萬戶為食邑,張良辭讓而選擇了與劉邦初次見面的留這個地方;蕭何享有的封賞是酇縣(音cuo,沛郡酇縣,在今河南永城市)八千戶的租稅,韓信享有的封賞是齊國全境七十多個城的租稅。
另有網友一針見血說:誰最後被劉邦殺了誰最厲害!其言雖鄙,可以喻大——至於明太祖那種一鍋端全部清洗的思路和手段用這點來判斷就完全無效了——漢初三傑中蕭何活到劉邦兒子孝惠帝時期,還推薦了自己的繼任者「蕭規曹隨」的曹參;張良晚年學道,有「願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游」的說法,其卒年,《史記》記為高后二年(公元前186年),《漢書》記為惠帝六年(公元前189年),此處存疑;總之,不得善終的只有韓信,某種程度上說明他的功勳才能和潛在威脅最大。
韓信是統兵百萬、戰無不勝的大將軍,張良是畫策臣,這一點和他們兩個人的兵法傳承和個體差異有關。
第一,張良學的是圯上老人(後人稱為黃石公)傳授的《太公兵法》,這是《太公》三書(相傳是齊太公姜尚所傳,但應是後人偽托)《謀》、《言》、《兵》中的《兵》,是一本陰謀大全,治國用兵,馬上馬下都涉及,正好符合其後來的定位;韓信學的是《孫子兵法》和《司馬法》(《司馬穰苴兵法》的簡稱),學《孫子兵法》是用來帶兵打仗,學《司馬法》和制定軍法有很大關係——《史記•太史公自序》記載:「蕭何次律令、韓信申軍法、張蒼為章程、叔孫通定禮儀」,漢初的軍事制度就是韓信根據《司馬法》建立的。
第二,張良雖然也智勇雙全(曾經是刺殺秦始皇未遂的全國通緝犯),但是「狀貌如婦人好女」,各位讀者可以自行腦補包括東方神起、EXO在內的各種韓國天團成員的模樣,在當時缺乏直接帶兵的「奇理斯瑪」(charisma)效應,還是在輔佐的位置比較合適。
以史為鑑,我們會發現大數據很重要,但是企業家才能更重要。
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在《大數據時代:生活、工作、思維的大變革》中說:「隨著管理決策越來越受預測性分析和大數據分析的影響和控制,依靠直覺做決定的情況會被徹底改變。
」這一說法也許還有可商榷的地方,直覺也許在字面上給人以玄學、前農業社會的色彩,但究其實,直覺是企業家才能(Entrepreneurship)的一種外化,經營企業的組織能力、管理能力與創新能力、將各種要素配置到最佳狀態的能力可以用大數據作為參考,但不能迷信單純的大數據。
或者換種說法,直覺和企業家才能本身其實是建立在企業家學習(包括科班學習和工作中的學習)、個人閱歷經驗這種種廣義「大數據」基礎上的一種成果,而狹義的「大數據」怎麼採集、怎麼處理包括選擇什麼樣的「大數據」,仍然離不開企業家才能。
隨著大數據使用的日趨廣泛,我們會發現,很多基於大數據的優勢會被對沖,正如我們當廣州恆大和上海綠地對抗賽時我們如果祝願他們都獲得本場比賽的冠軍就是一個邏輯上的悖論,同理我們無法希望歐巴馬和麥凱恩都獲得競選勝利。
在其他要素條件近似的情況下,真正的勝者仍然是企業家才能發揮得最好的那個。
唐朝詩人杜牧說:「兵家者流,用智為先。
」孫子明確把「智」放在「五德」之首,對於現代企業家來說,就是那種在戰略和戰術層面都要傑出的企業家才能。
假設現在的某些企業主如果換到劉邦這個位置,上品的會喜歡厚黑的曲逆侯陳平(不足為外人道的「奇計」),中品的會喜歡汝陰侯夏侯嬰(御者:司機),下品的會喜歡辟陽侯審食其(老婆面上的親信),三傑一定在視野外。
當然三傑也不會和他們混——從這一點得出的倒不是什麼企業家精神,對他們來說這太遙遠,還是回歸企業家才能這個本旨,或許才是各種從國學和歷史中學習帝王術的解毒劑。
(安徽省固鎮縣垓下遺址。
垓下之戰中,漢軍以韓信親率三十萬人為主力擊潰楚王項羽,這一戰役是漢王朝繁榮強盛的起點。
)
西漢開國功臣:身處漢初三傑之一,出身貴族世家,太公兵法傳人。
說起「漢初三傑」了解西漢歷史的人,第一個想到的可能就是我們今天的主人公「張良」。張良字:子房出身韓國貴族世家,五代都是官至韓國丞相。張良的一生機遇可謂羨煞旁人。
跟著劉邦學領導:如何駕馭比你強的人才
讀漢史,有一種疑惑揮之不去:為啥匪里匪氣的劉邦,能夠籠住張良、蕭何、韓信這三個天才般的人物,打下不朽的業績? 根據筆者的觀察,最簡明也核心的回答,是因為出身農民的劉邦懂得自己的不足,因而十分願意...
楚漢爭霸之劉邦的人才庫, 決定成就霸業
劉邦入關中:蕭何 公元前206年十月,劉邦大軍已經逼近咸陽,秦王子嬰出城投降,大軍進入咸陽,所有人爭先恐後的奔走在各個府庫之中,搶奪金銀財寶,而當時就只有一個人沒有忙著搶奪財物,而是衝進丞相府收...
劉邦遇到韓信,從此人生就跟開了掛一樣
上回說到,劉邦在鴻門宴上提前逃跑,回去之後就把左司馬曹無傷這個內奸給殺了,但這也是劉邦僥倖的撿回了一條命而已,這時候劉邦的力量還是太弱小,想要和項羽爭天下還是很難。
芒碭山前話劉邦之「草根逆襲記」
後世有些人對劉邦的評價甚低,認為他「智勇俱劣」,他能夠奪取天下,全賴蕭何、張良、陳平、韓信、曹參、樊噲、周勃等一幫文臣武將,南宋人葉適甚至認為劉邦遠遜於光武帝劉秀:「光武才過諸將以氣柔之,高祖...
項羽為什麼會敗給劉邦,劉邦說出了原因
劉邦為何能打敗項羽,得到天下呢?劉邦對此是這樣說的:「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我不如張良;撫慰百姓供應糧草,我又不如蕭何;率領千軍萬馬,決戰沙場,百戰百勝,我不如韓信。這三個人都是人中豪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