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碭山前話劉邦之「草根逆襲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後世有些人對劉邦的評價甚低,認為他「智勇俱劣」,他能夠奪取天下,全賴蕭何、張良、陳平、韓信、曹參、樊噲、周勃等一幫文臣武將,南宋人葉適甚至認為劉邦遠遜於光武帝劉秀:「光武才過諸將以氣柔之,高祖才不及諸將以氣挫之」。

這真是霧裡看花。

劉邦不是一個純粹的人,純粹的人當不了領袖;劉邦也不是個極善或極惡的人,極善與極惡的人也當不了開國皇帝;劉邦當然也沒有項羽的勇力與韓信的謀略,他成不了一員大將或良將;他也缺乏張良的智慧與蕭何的忠誠,成不了謀士和丞相。

他更是不懂得儒家和道家的學說(他甚至鄙視儒生,拿了儒生的帽子當尿壺),因此也當不了孔子或老子,成為一個學派的帶頭人。

他是個平凡又有些不平凡的人,是個有些善又有些惡的人,是個有不少優點又有不少缺陷的人,是一個具有領袖的一些素質又具有強烈七情六慾的人……

漢初三傑

《紅樓夢》第五回有一付含意深刻的對聯:「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劉邦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長期身處社會底層,使他了解百姓疾苦。

劉邦不喜勞作,確有遊手好閒的無賴之嫌,但他與人友善,喜歡施捨,善交遊,因而在他周圍很早就聚集了一幫有才華的人。

多年當亭長的閱歷,又增長了他的才幹。

劉邦曾做管理地方治安和民事調解一類的小吏——泗水亭長,經常和縣吏往來,時間一長,和沛縣功曹蕭何、獄掾(yuan)曹參(shēn)等結成莫逆之交。

由於世事洞明、人情練達,造就了他多謀機詐,富於謀略的特性。

這些都有典型事例可證:

劉邦的政治謀略超過當時所有對手。

千百年來一些史學家、小說家以及戲劇家都認為項羽是位英雄,劉邦的成功來自於其狡猾的天性與過人的運氣。

但劉邦的成功,沒有半點僥倖和運氣,是憑著只有比人更多的努力和累積出來的實力,去擊敗項羽的。

第一次滎陽對峙時,劉邦採用張良的建議,成功地結合了彭越和英布的力量,便已在戰略上取得了擊敗項羽的優勢。

此後,劉邦統轄下的人口、軍隊、土地、糧食、物資日益龐大,項羽則日益縮小,勝敗之間早已決定。

楚漢長期對抗時,韓信成功地攻下魏、代、趙、齊等地,彭越掌握了梁地,英布在淮南仍有豐沛人脈,加上蕭何統有的關中、漢中,劉邦陣營的實力已數十倍於項羽之上,項羽的敗亡,指日可待。

劉邦能夠取得對項羽的優勢,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有正確的政治謀略。

劉邦攻入關中,首先義釋秦王子嬰,顯示仁者風度。

當時諸將勸說劉邦殺掉子嬰。

劉邦不同意:「始(楚)懷王遣我,固以能寬容;且人已降服,又殺之,不祥。

」接著劉邦宣布廢除秦朝的苛法,與關中父老「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緩解百姓的苦難,收買人心。

劉邦還宣布不接受關中百姓的犒賞。

這三項措施一出台,就爭得關中百姓的民心,「唯恐沛公不為秦王」。

對於「約法三章」後世有詩讚道:「亭長何曾識帝王,入關便解約三章。

只消一勺清涼水,冷卻秦鍋百沸湯。

」反觀項羽,為了報復秦朝,殺掉已經投降的子嬰,在關中燒殺擄掠,對這一全國經濟重心進行大肆破壞,民心盡失,其失敗是事之必然。

項羽敗亡時,曾作《垓下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面對項羽的感慨,北宋人張耒在《項羽》以劉邦和項羽作對比,指出柔仁治國的道理:「沛公百戰保咸陽,自古柔仁伏暴強。

慷慨悲歌君勿恨,拔山蓋世故應亡。

四面楚歌

劉邦的隨機應變能力極強。

在鴻門宴上,與自大無謀、沽名輕敵、自矜功伐的項羽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劉邦的知人善用、老謀深算、能屈能伸。

在「鴻門宴」上劉邦對項羽謙詞卑禮、能屈能伸。

在危急時刻,知人善用,當知道項羽要擊破其軍時,他一再問張良「為之奈何」,並立即採納張良的對策。

最後離席未辭,他擔心會引起嚴重後果,要張良樊噲拿主意,並採納樊噲「不辭而別」的建議。

劉邦多謀機詐,很講策略。

他能言善變,對項伯「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以「兄事之」,極盡籠絡利用之能事,對項羽極表臣服恭順之情,因而能起到麻痹、迷惑對方的作用。

這些都表現了劉邦見風使舵,善於玩弄手腕的性格。

當劉、項在廣武對峙,劉邦被項羽射中胸部時,為麻痹項羽,安定軍心,他忍著巨痛,故意捂著腳叫道:「虜中吾趾!」當韓信平定齊地,派使者請求劉邦封他為假(意即代理)王。

面對韓信的無理要求,正被項羽圍困在滎陽城中的劉邦最初大怒:「吾困於此,旦暮望若來佐我,乃欲自立為王!」經過張良、陳平的小聲提醒,劉邦隨即醒悟,知道這時無法阻止韓信稱王,倒不如順水推舟,對韓信進行籠絡,就對韓信使者故意罵道:「大丈夫定諸侯,即為真王耳,何以假為!」立即派遣張良為使節冊立韓信為齊王,並徵調韓信部眾進擊項羽。

鴻門宴

劉邦善於駕御部眾。

劉邦深刻懂得了解帝王御人之術,知人善任,用人不疑,信任人才,使用人才,充分地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但又暗中加以防範和控制。

英布因受秦法被黥(刺面),又稱黥布。

初屬項羽,被封為九江王,後歸劉邦,被封為淮南王。

與韓信、彭越並稱漢初三大名將。

後英布與項羽之間發生矛盾,劉邦聽從張良的計策,派謀士隨何遊說英布,使其叛楚歸漢。

楚派項聲、龍且攻打九江,大破英布軍,英布兵敗後從小路逃往了漢地。

12月中,英布到達漢營,劉邦此時正在洗腳,一聽說英布到,不假思索便立刻召見他,這也是劉邦一向大而化之、不講繁文縟節的作風。

但出身低微的英布,成名以後對於別人尊重自己與否最為敏感,他無法想像劉邦會在這種不正式的場合接見像他這麼重要的諸侯,而且還在洗著那隻「臭腳」。

「士可殺不可辱」,英布對劉邦輕率的親和作風極為不滿,又想到自己已山窮水盡、虎落平陽,不禁掉下了「英雄淚」。

於是他決心自殺,以明「不受欺侮」之志氣。

但到達行館一看,又讓英布大為吃驚,因為所有的御帳,飲食,僕人,完全都和劉邦自己享有的一模一樣。

顯然劉邦對待自己完全平等,並不以臣屬禮節相待,剛才輕率的接見,正表示劉邦視自己如同親兄弟一般,所以徹底免除了俗世之禮,又大喜過望。

從此,英布成為劉邦陣營中的一員猛將,追隨劉邦剿滅項羽。

漢王四年七月,劉邦立英布為淮南王。

淮南王英布

對韓信,在蕭何的極力推薦下,劉邦興行盛大儀式拜封他為大將,讓他統帥軍隊獨當一面,充分發揮他的軍事才幹。

韓信平定齊地後,劉邦又冊封他為齊王。

韓信因此對邦感激涕零。

當項羽派說客武涉遊說韓信脫離劉邦自成勢力時,韓信堅決不同意;「漢王授我上將軍印,予我數萬眾,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聽計用,故吾得以至於此。

夫人深親信我,我倍(同背)之不祥,雖死不易。

」謀士蒯徹勸韓信與劉邦、項羽三分天下時,韓信認為:「漢王遇我甚厚,載我以其車,食我以其食。

吾聞之,乘人之車者載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懷人之憂,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

吾豈可以向利倍(背)義乎!」(《史記·淮陰侯列傳》)但即使韓信對劉邦無二心,劉邦曾兩度解除韓信的兵權。

淮陰侯韓信

劉邦與蕭何為布衣之交。

劉邦為沛公,蕭何為丞,負責處理日常事務。

劉邦為漢王,蕭何任丞相。

楚漢戰爭爆發後,劉邦在前線作戰,蕭何鎮守關中,輔佐太子,將糧食、兵源不斷輸送到前線,劉邦「以此屬(蕭)何關中事」。

劉邦當皇帝後,分封功臣時,封蕭何為酇侯(今河南永城市酇城鎮),并力排眾議,堅決將蕭何排在功臣中第一位。

但即使這樣一個忠心耿耿的夥伴,劉邦也始終警惕。

漢王三年,劉邦與項羽在京索間展開拉鋸戰時,多次派使節慰問丞相。

蕭何還以為這是漢王的一番好意,他的謀士鮑生卻看出其中的問題:「王暴衣露蓋,數使使勞苦君者,有疑君心也。

為君計,莫若遣君子孫昆弟能勝兵者悉詣軍所,上必益信君。

」蕭何依計而施,果然博得劉邦的一片歡心。

漢十一年,劉邦平定陳豨之亂;翌年,劉邦出兵進剿英布,這兩次大型軍事行動,劉邦都從前線派使者觀察蕭何的動向。

蕭何在謀士的策划下,不惜犧牲自己的品行,才免於災禍。

但即使這樣謹慎小心,也難逃劉邦的算計。

酇候蕭何

劉邦具有極強的實際作戰能力。

反秦以來,劉邦的餘生基本上都在戰爭中度過,其作戰能力究竟如何,好象沒有說法。

從他與項羽對抗百戰百敗來看,估計後世對此評價不高。

劉邦得天下後,曾與群臣探討劉勝項敗的原因,推出了漢三傑論,在作戰能力上首推韓信。

而韓信在與劉邦探討帶兵能力時,也只說劉邦不過能帶十萬兵,而自己則多多益善。

從這個記載來看,韓信應該還有所保留,也就是他的真實想法裡,劉邦可能連十萬人也帶不了。

之所以要說這個數字,無非是要給劉邦留足面子。

劉邦對此並不服氣,他說:「多多益善,何為為我禽?」韓信答曰:「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此乃信之所以為陛下禽也。

且陛下所謂天授,非人力也。

」歷史沒有記錄下劉邦對此有什麼響應,或者認可了這個評價,或者他對這個問題不想頂真了。

於是造成了這樣一個後果,即在後人看來,劉邦的強項就是會駕馭人,其作戰能力則不值一提。

但這不是事實,事實是其實際作戰能力或者大大超出後人的估計。

劉邦善於聽從別人意見。

《史記·高祖本紀》中還描述其個性如下:「仁而愛人,喜施,意豁如也。

常有大度」。

劉邦豁達大度,東漢名將馬援評價劉邦「無可無不可」,這些性格造就他不自以為是,承認自己的不足,能夠聽從部下意見。

可以說劉邦的每一步成功都與他善於納諫有關。

劉邦採納張良的計策,派謀士酈食其、陸賈遊說據守險阻要地武關的秦朝將領,誘之以利,乘機襲取武關,這樣秦都咸陽的東南大門洞開。

當劉邦入據秦都咸陽,一進秦皇宮殿,對後宮裡給皇帝享受專用的帷帳、狗馬、重寶、美女愛得不得了,又恢復了他風流天性,準備在宮殿中享樂一番。

不過這個舉動是相當危險的,因為一進駐皇宮,即代表有企圖心想代替秦王朝之政權。

雖然楚懷王在進軍咸陽前,有「先入關中者為王(關中王)」的約定,但在諸侯並起、天下大勢未穩定前,這種企圖心很可能會成為「眾矢之靶」——各集團群起而攻之的對象。

樊噲、張良輪番勸諫。

劉邦的最親密戰友,也是沛城時代的首席班底——樊噲提出了警告:「沛公欲有天下耶?將欲為富家翁耶?」沛公曰:「吾欲有天下。

咸陽宮

」樊噲曰:「今臣從入秦宮,所觀宮室帷帳珠玉鐘鼓之飾,奇物不可勝極,入其後宮,美人婦女以千數,此皆秦所以亡天下也。

願沛公急還灞上,無留宮中。

」急於享樂的劉邦沒有聽從樊噲的意見,這時以客卿身份留在劉邦軍中的張良出面勸說:「夫秦為無道,故沛公得至此。

夫為天下除殘賊,宜縞素為資。

今始入秦,即安其樂,此所謂『助桀為虐』。

且『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願沛公聽樊噲言。

」聽了張良的話,劉邦才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收起貪圖享樂之心,回到灞水之濱紮營。

還有一條事例可以證明劉邦是大智若愚:《史記·高祖本紀》:已而呂后問;「陛下百歲後,蕭相國即死,令誰代之?」上曰:「曹參可。

」問其次,上曰:「王陵可。

然陵少戇,陳平可以助之,陳平智有餘,然難以獨任。

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劉氏者必勃也,可令為太尉。

」呂后復問其次,上曰:「此後亦非而所知也。

」這是劉邦最後的政治遺言,也是他在《史記》上,留下來最誠摯、也最有遠見的話。

劉邦個性豁達,有點大而化之,講話一向喜歡誇大,年輕時,蕭何便曾批評他:「劉季固多大言,少成事。

」《史記》上記錄他的大部分言行,均屬於這一類渲染誇大,一副不很認真的樣子。

但從這些遺言中,卻可發現劉邦才智過人,他對每位部屬觀察得頗深入,分析上也很有道理,這或許便是韓信所稱劉邦有善於將將的天才吧!

蕭規曹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將略兵機命世雄:漢初三傑之韓信>張良>蕭何

「漢初三傑」指的是張良、蕭何、韓信三人。高帝中五年(公元前202年),漢高祖劉邦對大臣們說:「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填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