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人能預測未來,然而被劉備無情殺害,諸葛亮都也沒能保下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曹操得天時,孫權得地利,劉備得人和——這個話題不僅由於《三國演義》而出名,也是後人對三國之勢的普遍評價。

雖然曹操、孫權的帳下猛將如雲、謀士如雨,並不遜色於蜀漢。

但劉備以最底層的百姓起家,借漢朝宗室名義,匯集越來越多的能人相助,憑藉的就是出色的識人用人能力。

而且,在我們印象中,劉備一直是以忠厚長者的形象展現在世人的面前。

但是值得一說的是,在劉備得到益州,站穩腳跟不久後,便把手下一位才華橫溢、能預言吉凶的下屬殘忍殺掉,並且暴屍街頭,連諸葛亮求情也不答應,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這個人叫做張裕,年少時就很有名氣,與閬中周群齊名,而世人普遍認為他的天賦和才識都強於周群。

但周群一生先後侍奉劉璋、劉備兩位主子,一直衣食無憂,最終壽終正寢。

然而這位張裕經歷相似,最終卻下場淒涼。

劉備殺掉張裕是不是偶然的,讓我們還原歷史,會有一個清晰的脈絡。

首先張裕在劉璋手下做事,當時劉備和劉璋會面,張裕隨著劉璋作陪。

在宴會上,劉備開張裕的玩笑,張裕毫無顧忌,馬上反唇相譏。

玩笑的內容很無聊,無非就是張裕有鬍鬚,劉備拿鬍鬚開涮,而張裕就拿劉備沒有鬍鬚反駁。

這個情節很狗血,兩個人一個是名士,一個是皇叔,如同宮心計似的,又如頑童一般。

當劉備滅了劉璋後,還沒有怪罪張裕,反而給他官做。

此後,打關中的時候,張裕做了預言,「不可爭漢中,軍必不利。

」這個事情很多人說張裕預測准了,原因是劉備此戰確實很艱苦,吳蘭、雷銅二位大將也都全軍覆沒。

但我認為,張裕預測錯了,不管如何,劉備還是拿下了漢中。

但是令人費解的是,周群也做出同樣的預測,劉備後來封賞了周群,舉薦他為茂才,而對張裕沒有半點表示。

此事成為誘因,劉備和張裕兩個人心裡都不好過,矛盾加深,劉備後來也是因為以此為藉口而殺張裕。

張裕呢?由此對劉備忿忿不平,做出了置自己於死地的最後一個預言。

張裕暗中和人說:「歲在庚子,天下當易代,劉氏祚盡矣。

主公得益州,九年之後,寅卯之間當失之。

」這句話性質就比較嚴重了,這裡說劉氏氣數已盡,劉備要失益州的言論屬於背地散布謠言,這就超出了人民內部矛盾的範疇了。

劉備大怒,將其下獄,但考慮到張裕的預言能力很出名,不想為此事而動搖軍心,便以上次漢中用兵的預測錯誤為藉口要殺他。

大概是劉備的保密工作做得好,諸葛亮也不明白為什麼劉備要殺這個儒生,便跑來求情。

劉備一定是告訴了諸葛亮實情,而且表示:「芳蘭生門,不得不除。

」於是這位頗有潛力的智謀之士,根本沒有在三國舞台閃光,就迅速隕落了。

後來,曹丕代漢自立,劉備的逝世,都應徵了張裕的預言,可惜他卻看不到了。

可能是張裕天生和劉備相衝,從第一次見面就發生矛盾,再到兩人互相看不順眼,最後激烈到了張裕要暴露自己政治立場,而劉備也不惜損害自己名聲、拒絕諸葛亮的求情也要殺掉張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成語故事:芳蘭生門,不得不鋤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周群傳》,時間是在獻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主要人物有三個,劉備、諸葛亮和張裕。原文如下:

此人的驕橫妄言,劉備也不能相容

劉備曾說:「今與我勢成水火者,就是曹操,曹操對人急躁,我就對人寬厚;曹操對人暴虐,我就對人仁義;曹操對人詭譎,我就對人忠厚;事事與曹操相反,就可以成就大業了。」縱觀劉備一生,他將「仁義」二字貫徹...

三國第一預言家,說了一 句話,劉備動了殺心

三國有一人叫張裕,此人通天象、預言吉凶、擅長相面,才能超群,在業界是個響噹噹的大人物,憑著紮實的專業知識劉備任用他為益州後部司馬。有一天,他對著鏡子給自己看相,算著自己將來死於死刑。只可惜這位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