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有一人嘲笑劉備沒鬍子被殺,諸葛亮為其求情也沒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古代男子走在時尚前沿的一個象徵就是鬍子,「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鬚」意思就是說路上見到女子,男子總要擺個最佳角度捋一捋自己的鬍鬚。

鬍子象徵著陽剛,有一把漂亮的鬍子更是值得炫耀的事,打理鬍鬚就像現代整理髮型一樣講究。

例如崔琰「須長四尺,朝士瞻望」,是當時公認的美男子;關羽也因為長著一把飄逸的鬍子常常沾沾自喜;曹操也曾因坐騎踐踏禾草,「割須代首」以令軍紀。


在《三國志·周群傳》中,就有劉備「先主無須」的記載。

在古代,鬍子、眉毛稀少的男子,一般會被人們認為是沒有男子漢氣概。

而劉備雖然作為蜀國的開國之君,其下巴卻是光禿禿的,極有可能跟太監長得很相似。

但礙於其地位,很多人只能在心中進行腹誹,卻不敢當面說出。

然而在三國之中,也有著一些直言直語之人。

他們往往將自己想說的話不經過大腦便說出,從而為自己引來了禍端。

其中,就有一個名為張裕之人,此人為三國時期著名的預言家,其能力與諸葛亮可以相媲美。


張裕是劉璋的手下,當劉備初入西蜀之時,建安十六年(211年),張裕作為益州別駕從事陪同劉璋到涪城接見劉備,侍坐在一旁。

張裕臉上有著濃密的鬍鬚 ,劉備就嘲笑他說:「我以前在涿縣的時候,我家周圍全是姓毛的人,東西南北全都是,我們涿縣縣令感嘆,毛都繞涿住啊。

」張裕一聽,聽出其中的含義,雖說是玩笑之話語,但是張裕心中卻是十分不快的,一時沒有忍住,脫口而出:「我有個朋友,以前在潞縣當縣令,後來去了涿縣當縣令,他每次回家,人家都叫他潞涿君。

」劉備一聽,十分惱火,本來自己只是想套個近乎,以玩笑之話來帶動氣氛。

但是這個地位比自己低的人竟然敢進行還口,並且還譏笑於自己沒有鬍子,實在不能深交。


自此之後,劉備對此人便記恨了下來。

過了幾年,劉璋投降了劉備,劉備自領益州牧,大肆擢用劉璋部下文武官員,讓他們人盡其能,張裕也被任命為州後部司馬。

他們之間還算平靜。

一直到了建安二十三年,劉備想要跟曹操爭奪漢中,問周群,周群回答說:「攻打漢中,將能得到漢中的土地,而得不到漢中的百姓。

如果派出偏軍,一定會不利的,您一定要謹慎這件事啊!」張裕也勸諫說:「您不可以去爭奪漢中的,大軍前去一定會遇到不利的。

」劉備最終沒有採納張裕的勸諫。

果然,得到了漢中而未得漢中的百姓。

一切都如周群所說的一樣,劉備後來反倒是加封了周群,沒有給張裕一點好處,這就讓張裕不爽了。


一次張裕與朋友吃飯之時,說了一句:「我夜觀天象,劉家天下保不住了。

主公現在得了益州,出不了九年,就要完蛋。

」。

有人秘密的將他的言論告訴給劉備。

劉備本來就對這個張裕不爽,第一次嘲笑他沒鬍鬚,現在又咒他要死,劉備就將打漢中的事扣在了張裕頭上,說他沒算準就要抓他進大牢,並且一定要殺他。


十分惜才的諸葛亮見此,好言相勸於劉備,先主答曰:「芳蘭生門,不得不鋤。

」意思就是芳蘭長錯了地方,也要鋤掉,人才用錯了地方,就是找死。

最後,裕遂棄市。

最終,張裕死於自己的口舌之快,而其預言也在九年後得到了印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成語故事:芳蘭生門,不得不鋤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周群傳》,時間是在獻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主要人物有三個,劉備、諸葛亮和張裕。原文如下:

東漢末年的相面大師為什麼會死在劉備的手上

古人很迷信,出現了許多離奇古怪的事情。當時的相面大師層出不窮,這些人能根據人的相貌身材推算出吉凶禍福,一時間驚為神人。東漢末年的張裕就是西蜀一帶比較有名氣的相面大師。從史書記載看,張裕天賦過人,...

三國第一預言家,說了一 句話,劉備動了殺心

三國有一人叫張裕,此人通天象、預言吉凶、擅長相面,才能超群,在業界是個響噹噹的大人物,憑著紮實的專業知識劉備任用他為益州後部司馬。有一天,他對著鏡子給自己看相,算著自己將來死於死刑。只可惜這位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