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名聲不顯,卻一連誅殺三位名將,成西晉功臣,可惜不得善終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圖說三國·談天說地·第6期 文/無常奉天玉)

東漢末年,天下三分,追隨劉備的關羽,先於亂軍之中,斬敵將首級,立下了赫赫威名,後又水淹七軍,圍曹仁、降于禁、斬龐德,嚇得曹操想要遷都,威震華夏。

正是因為這些成就,他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名將,其事跡至今都在流傳。

與此同時,與他有關係的人,名氣也逐漸大了起來,例如在他敗軍逃亡之際,利用伏擊誅殺他的馬忠,雖然不算名將,也沒有其他耀眼的成就,卻依舊被人熟知。

今天我們要說的主人公,也曾誅殺過名將,而且一連誅殺了三人,但是知道他的人,卻少之又少。

這個人是誰呢?他又誅殺了哪些名將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這個人名叫衛瓘(guàn),字伯玉,出身於書法世家。

他少有才名,年僅二十歲,就在曹魏擔任了尚書郎一職,並受到了司馬家族的賞識。

因此在曹魏發動滅蜀之戰的時候,他被司馬昭任命為監軍,負責監督鍾會與鄧艾。

也正是在這一次隨軍出征的過程中,他得以誅殺了三員名將。

這是怎麼回事呢?

一、誅鍾會

眾所周知,鍾會是司馬家族的心腹,是伐蜀之戰的主將。

只不過他並不甘居人下,反而心懷異志。

因此他在滅蜀之戰的過程中,先誣告諸葛緒畏懼不前,將其押回洛陽;又在鄧艾拿下成都之後,誣告其謀反,獨吞了滅蜀之功。

如果他就此收手,班師回朝之後,絕對會受到厚待,可是他並沒有滿足,而是打算以益州為基礎,發兵一統全國,成就霸業。

而且為了計劃能夠順利進行,他囚禁了所有隨軍將領及官員,監軍衛瓘也被他逼迫,參與了此事。

可是兩個人,在是否要誅殺胡烈一事上,產生了分歧,從而相互猜忌。

於是衛瓘將此事告知了,胡烈身邊的將領,並密令其將消息傳到了軍中,引起了士兵的譁變。

後來衛瓘尋找機會出城,組織士兵一同討伐鍾會,並將其擊殺,徹底粉碎了鍾會造反的陰謀。

二、誅殺姜維

姜維,字伯約,是蜀漢後期的頂樑柱。

曹魏發動滅蜀之戰時,他先擺脫了鄧艾的糾纏,又在劍閣抵禦住了鍾會的進攻,自始至終,都未落下風。

可惜就在他差點迫得鍾會回軍之時,劉禪開城向鄧艾投降,並命令姜維放棄抵抗。

姜維不能抗旨不遵,只能向鍾會投誠,但是他並沒有放棄興復蜀漢的信念。

所以得到鍾會的厚待之後,他說服了鍾會興兵造反,并力勸鍾會殺盡隨軍的魏將。

《三國志》注引《華陽國志》曰:「維教會誅北來諸將,既死,徐欲殺會,盡坑魏兵,還復蜀祚。

」而且為了達到目的,他在鍾會遭遇兵變的時候,親率鍾會的親兵拚死力戰。

這種情況下,曹魏士兵當然不能放過他,於是姜維也死在了,衛瓘組織的這場兵變中。

三、誅殺鄧艾

衛瓘雖然深得司馬昭的信任,被選為了監軍,但是他並不死忠於司馬家族。

最開始的時候,鍾會陰懷異志,並誣告鄧艾謀反,衛瓘便參與其中了,收押鄧艾一事,也是他親自完成的。

而且他比鍾會更狠,當初鍾會、姜維被誅,他害怕鄧艾被押回洛陽之後,會被平反,從而給自己招致禍患,於是派田續追趕上了,押送鄧艾的檻車,並殺害了鄧艾。

至此,又一位名將,折在了衛瓘手中。

不過話說回來,雖然衛瓘做這些事情,本身目的不純,但是他的確為司馬家族立下了大功,而且在這些事情中,他充分展現了自己的謀略和魄力。

如果事情按照這個方向發展下去,他應該一直受到司馬家族的厚待,最起碼善終不成問題。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西晉建立後,他雖然再立戰功,並官至司空,但因為他性格剛直,且暗示過司馬炎,不要將皇位傳給司馬衷,受到了權臣司馬瑋,和皇后賈南風的迫害,在七十二歲的時候,並冤殺,他的九個子孫也一同遇害。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三國志》《華陽國志》《三國志集注》《晉書》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姜維其實並不是詐降而是真降

《三國演義》里有「姜維詐降曹魏」的故事,講後主劉禪投降後,姜維為了復興蜀漢,詐降曹魏,接著姜維騙的鐘會信任,最後勸說鍾會造反,可惜事與願違,功敗垂成。然而實際上,姜維並非詐降而是真的投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