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的名將里,諸葛亮是最厲害的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似乎遭逢亂世之時,眾人就需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於是也成為了人才輩出之時。

三國時期就是這樣的一個亂世,眾將輪番登場,名人輩出,且因著一部《三國演義》的添油加醋,更為這亂世紛紜添了幾許傳奇和神秘的色彩,這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足智多謀的諸葛亮了。

但是在歷史上的三國時期,諸葛亮真的是其中最出色的嗎?我們且從當時的戰事中找些端倪。

三國時最著名的戰事莫過於赤壁之戰了,那麼在這場戰事中起主導作用的是誰呢?

赤壁之戰的起因是曹操覺得自己勢力夠大了,因此想一鼓作氣,把整個江山掌握在自己手中。

他最初的本意並不是想要攻打孫權的,他只是想先去攻打劉表,然後再進行下一步動作,甚至還幻想著可以把人家孫權嚇著然後主動投降了。

誰知劉表太不禁打,曹操人還沒到,劉表先病死了,而劉表的兒子又太不爭氣,曹操沒有把孫權嚇得投降,倒是劉表的兒子劉琮一下就被嚇住,然後投降了。

這一仗打得是如此容易,簡直都還沒有來得及動手的樣子,曹操大概覺得不夠痛快,於是想再打一場,把目標鎖定了劉備。

誰知道劉備也是個不禁打的,一下就逃命了。

曹操追著追著就上了癮,有點停不下來了。

但劉備可不像劉琮那樣,是個會輕易投降的。

剛巧孫權那邊的魯肅又未雨綢繆,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

想著如果劉備被曹操消滅了,那麼接下來唯一的對手就必然是孫權了。

於是主動請纓孫權要求去遊說劉備共同抗擊曹軍。

這一舉動對劉備來說無異於雪中送炭呀。

劉備當然求之不得,並派譴諸葛亮與魯肅同回吳地去說服孫權。

這就是諸葛亮在赤壁之戰中最重要的作用了:他說服了孫權,答應與劉備共抗曹軍。

這裡面固然是諸葛亮的作用巨大,但也有吳軍本身的將領謀士周瑜和魯肅的功勞。

魯肅一直是主張要抗曹的,在孫權還有些猶疑的時候,又是周瑜給他打了強心劑,而且胸有成竹地保證能擊敗曹軍。

孫權才終於放心地委任周瑜作為此次戰爭的統率,與劉備共同抵抗曹操。

接下來整個戰爭就都是周瑜全權指揮,好像沒提到還有諸葛亮什麼重要事了。

然後針對曹軍的現狀,周瑜的部將黃蓋提出了用火攻的主張。

這一提議得到了周瑜的同意,並由黃蓋親自去執行,效果非常的顯著,曹軍被打得大敗而逃。

曹操自此元氣大傷,這一戰也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題外話:想想曹操也是個身經百戰的人了,他在赤壁之戰中的大敗,和當初他打敗袁紹的官渡之戰,有著何其的相似啊。

可能勝利有時真的會沖昏人的頭腦吧。

接下來到了夷陵之戰,首先關羽被吳將呂蒙、陸遜用計捉殺,並失了荊州,劉備因著關羽之死的悲憤,而一意孤行決定對吳用兵。

這一次是他被吳軍打得大敗,而且對方用的還是火攻,這與當時曹操被打敗又是何其的相似,想來不只勝利會讓人頭腦發昏,悲傷、憤怒也會讓人頭腦發昏的。

夷陵之戰中擊敗劉備的吳軍將領是陸遜。

陸遜幾乎與當初周瑜對孫權說有把握能在赤壁之戰中打敗曹軍一樣,面對劉備的大舉進攻的時候,也是氣定神閒、胸有成竹。

當然最終結果也是如預期中一樣,劉備被打得大敗而回,從此退守蜀中,直至病逝。

然後我們再來看看諸葛亮對外用兵的戰績。

最有名的當屬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可孟獲只是個徒有蠻力的粗人,在智謀上與諸葛亮完全不在一個檔次,甚至他是處於一個較低水平的檔次的。

所以這裡嚴格說來應該只能證明諸葛亮是有些本領的,但是說他是最厲害的,還是欠說服力,因為對手實力相差太遠。

再然後諸葛亮出兵攻魏,可說是一鳴驚人,不過這「一鳴驚人」僅限於字面意思,因為蜀軍最終還是敗退的。

當然原因被歸結為錯用馬謖為先鋒,最後還演化出了一段諸葛亮揮淚斬馬稷的動人故事,諸葛亮也自請降職處分。

可是識人不明,用人不當,難道不應該本就是領導者應擔承擔的責任嗎?一場戰爭成敗的關鍵原本就包括要用正確的人在合適的位置上,顯然諸葛亮在這一點上失誤了。

因此他也需要承擔後果,此後雖然一再用兵,但皆戰果不大,最終自己也病死在了戰途中。

所以整個時期來看,在三國時期諸葛亮似乎都沒有太驚人的戰績,那他為什麼被傳得那麼神?可能主要還是得益於《三國演義》這個小說的渲染。

如果拋開《三國演義》不說,他應該也只是三國眾多名將中的其中一位的,甚至相對於周瑜來說,他可能還要稍遜一籌(因為周瑜去世得太早,所以沒機會看到他們的直接較量,因此無法比較,只能論戰果了);然後夷陵一戰中,好像沒怎麼提到諸葛亮,其實這樣還最好,不然如果諸葛亮參與了的話,蜀軍又是打了敗仗的,而且那時的實力對比還是蜀軍強於吳軍的,那簡直就是諸葛亮敗在了陸遜手下,如此則可以直接論高低了。

不過或許諸葛亮最厲害的是在那些常人所無法參解明白的奇門八卦之術(譬如至今尚存的諸葛後人所居的神奇的諸葛八卦村,據說是諸葛後人根據諸葛亮陣法精髓而設計的),所以諸葛亮其人也如他的那些玄門之術一般的神奇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盡顯風流 盪氣迴腸的三國「義」(三)

才秀明達的孫權江東稱雄三國時期在江東稱雄的孫權是孫堅的次子。孫堅原是袁術的部將,後來被劉表所殺,長子孫策代領部曲。公元195年,孫策因不能受到袁術的重用,遂在袁術的允許下,帶領部下千餘人渡江向江...

三國演義中被打壓的五個人物,周瑜還不算最慘

三國武將一呂二趙三典韋,是單論個人武力值所做的排名,可要是真數名將,張遼入前三毫不為過。建安三年,曹操擒殺呂布,張遼降曹,之後二十五年,張遼成為曹操集團戰功最為顯赫的將軍,降昌豯,攻袁尚袁譚,收...

同是東吳名將,周瑜和陸遜誰的能力更強

孫權繼承父兄之志,以一個後輩的身份與曹操劉備爭雄,離不開幾個英傑的全力協助。從周瑜到魯肅,從呂蒙到陸遜,無一不是孫權的股肱之臣。周瑜之赤壁、魯肅之戰略、呂蒙之荊州、陸遜之夷陵,都是東吳穩定和強...

我就是我,不一樣的東吳大都督!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據說那東漢末年分三國,烽火、連天和不休,不對不對,應是魏、蜀、吳三國,三國經歷了東漢末年群雄割據之後,終於成為了其中的佼佼者,鼎立在這神州大地之上,今日小編便應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