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三國曹營首席謀士居然不是郭嘉!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可能看到我的題目,很多人有點納悶了,郭嘉用計往往不拘一格,若天馬行空,況且他死時,曹操尚且為之大哭流涕,曹營還有哪個謀士還有這種待遇?確實,郭嘉的確有這種殊榮,然而正史上卻有這麼一個人更在郭嘉之上,只是演義對他所述不祥而已,這個人就是荀彧。
據正史所載,荀彧主要有以下功績:
1,抗呂布
興平元年(194),曹操東征陶謙,張邈、陳宮乘機在兗州反曹,暗中迎接呂布。
時荀彧和壽張令程昱守鄄城(今山東鄄城北,兗州治所),呂布到後,派劉翊告訴荀彧:「呂將軍來助曹使君擊陶謙,宜亟供其軍食」(《三國志·魏書·荀彧傳》)。
眾人疑惑,唯荀彧知其計,立即命令軍隊加強防,並急召東郡太守夏侯惇。
而兗州諸城皆為呂布所占。
當時曹操率大軍出征,留守的兵力很少,而且很多人都與張邈、陳宮勾結。
夏侯惇到後,乘夜誅殺謀反者數十人,軍心乃安。
豫州刺史郭貢受呂布煽動,率眾數萬來攻,軍中甚懼。
郭貢要求見荀彧,荀彧準備前往,夏侯惇等人說:「君,一州鎮也,往必危,不可。
」荀彧說:「貢與邈等,分非素結也,今來速,計必未定;及其未定說之,縱不為用,可使中立,若先疑之,彼將怒而成計」(《三國志·魏書·荀彧傳》)。
荀彧出城勸說,郭貢見荀彧毫無懼意,便說鄄城易守難攻,引兵而去。
荀彧又與程昱定計,保全了范、東阿、卒全三城。
不久,曹操揮師濮陽擊敗了呂布。
興平二年(195年)正月,曹操擊敗侵入定陶(今山東定陶西北)的呂布軍。
五月,曹操向駐軍巨野(今山東巨野東北)的呂布部將蔣蘭、李封發動攻擊,呂布親自援救,被曹操擊敗,撤退而走。
曹操殲滅巨野守軍,斬蔣蘭、李封,乘勝進駐乘氏(今山東巨野西南)。
2,勸發展
陶謙死後,曹操打算趁機奪取徐州,再回軍消滅呂布。
荀彧勸阻說:「昔高祖保關中,光武據河內,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進足以勝敵,退足以堅守,故雖有困敗而終濟大業。
將軍本以兗州首事,平山東之難,百姓無不歸心悅服。
且河、濟,天下之要地也,今雖殘壞,猶易以自保,是亦將軍之關中、河內也,不可以不先定。
今以破李封、薛蘭,若分兵東擊陳宮,宮必不敢西顧,以其閒勒兵收熟麥,約食畜谷,一舉而布可破也。
破布,然後南結揚州,共討袁術,以臨淮、泗。
若舍布而東,多留兵則不足用,少留兵則民皆保城,不得樵採。
布乘虛寇暴,民心益危,唯鄄城、范、衛可全,其餘非己之有,是無兗州也。
若徐州不定,將軍當安所歸乎?且陶謙雖死,徐州未易亡也。
彼懲往年之敗,將懼而結親,相為表里。
今東方皆以收麥,必堅壁清野以待將軍。
將軍攻之不拔,略之無獲,不出十日,則十萬之眾未戰而自困耳。
前討徐州,威罰實行,其子弟念父兄之恥,必人自為守,無降心,就能破之,尚不可有也。
夫事固有棄此取彼者,以大易小可也,以安易危可也,權一時之勢,不患本之不固可也。
今三者莫利,願將軍熟慮之」(《三國志·魏書·荀彧傳》)。
曹操採納荀彧的意見,放棄進攻徐州的企圖。
抓緊戰機,收割熟麥,儲存糧秣,積蓄實力。
不久,曹操少勝多,大敗呂布,呂布連夜棄營撤往徐州。
曹操乘勝攻取定陶城,並分別派出部隊收復兗州各縣,兗州遂平。
此戰的獲勝,對曹操以後統一北方,成就大業,具有重要的意義,荀彧功不可沒。
3,挾天子
建安元年(196年),七月,漢獻帝劉協在楊奉、董承等護衛下,從長安(今陝西西安西北)返回洛陽(今河南洛陽東北)。
在要不要奉迎天子建都許昌的問題上,曹軍內部發生了爭執。
多數人不同意迎接獻帝,理由是「山東未平,韓逼、楊奉新將天子到洛陽,北連張楊,未可卒制」(《三國志·魏書·荀彧傳》)。
荀彧則對曹操說:「昔晉文公納周襄王,而諸侯景從;高祖東伐為義帝縞素而天下歸心。
自天子播越,將軍首倡義兵,徒以山東擾亂,未能遠赴關右,然猶分遣將帥,蒙險通使,雖御難於外,乃心無不在王室,是將軍醫天下之素志也。
今車駕旋軫?義士有存本之思,百姓感舊而增哀。
誠因此時,奉主上以從民望,大順也;秉至公以服雄傑,大略也;扶弘義以致英俊,大德也。
天下雖有逆節,必不能為累,明矣。
韓暹、楊奉其敢為害!若不時定,四方生心,後雖慮之,無及」(《三國志·魏書·荀彧傳》)。
曹操認為荀彧之言有理,遂應安集將軍董承的秘密召請,親率大軍進抵洛陽,被任命為司隸校尉,奉迎獻帝遷都許昌(今河南許昌東)。
曹操被封為大將軍、武平侯,荀彧也升為漢侍中,守尚書令。
從此造成曹操奉天子以令諸侯的戰略優勢,並為其此後統一戰爭(參見曹操統一北方的戰爭)的順利實施,奠定了基礎。
4,唯才是舉 彧很少隨軍出征,而是「居中持重」(《三國志·魏書·荀彧傳》),曹操雖然在外征戰,但軍國之事都由荀彧調度籌劃。
曹操問荀彧:「誰能代卿為我謀者?」荀彧說「荀攸(荀彧侄)、鍾繇」(《三國志·魏書·荀彧傳》)。
荀彧善於舉薦人才,起初舉薦了戲志才,戲志才死後又舉薦了郭嘉。
此外,還舉薦了陳髃、杜畿、司馬懿等人,都是當時名士,只有嚴象和韋康後來叛亂,先後敗亡。
5勸曹操滅袁紹
自曹操迎天子後,引起了袁紹的不滿。
時袁紹雄居北方。
曹操則東憂呂布,南拒張繡。
建安二年(197年)正月,曹操南征張繡,大敗而歸。
袁紹則更加驕矜溢,寫信給曹操,辭語驕慢。
曹操閱後大怒,諸將都說是作戰不利的原故。
鍾繇因此問荀彧,荀彧說:「公之聰明,必不追咎往事,殆有他慮」(《三國志·魏書·荀彧傳》)。
見到曹操後,曹操將袁紹書信讓荀彧觀看,說:「今將討不義,而力不敵,何如?」荀彧說:「古之成敗者,誠有其才,雖弱必強,苟非其人,雖強易弱,劉、項之存亡,足以觀矣。
今與公爭天下者,唯袁紹爾。
紹貌外寬而內忌,任人而疑其心,公明達不拘,唯才所宜,此度勝也。
紹遲重少決,失在後機,公能斷大事,應變無方,此謀勝也。
紹御軍寬緩,法令不立,土卒雖眾,其實難用,公法令既明,賞罰必行,士卒雖寡,皆爭致死,此武勝也。
紹憑世資,從容飾智,以收名譽,故士之寡能好問者多歸之,公以至仁待人,推誠心不為虛美,行己謹儉,而與有功者無所吝惜,故天下忠正效實之士咸願為用,此德勝也。
夫以四勝輔天子,扶義征伐,誰敢不從?紹之強其何能為」(《三國志·魏書·荀彧傳》)!
荀彧這番話雖然對曹操讚揚得過分了些,但總約來說,還是比較符合實際的。
他不受表面現象的迷惑,能抓住事物劉本質來作分析,這是很不容易的。
曹操聞後大悅,荀彧還說:「不先取呂布,河北亦未易圖也。
」曹操說:「然。
吾所惑者,又恐紹侵擾關中,亂羌、胡,南誘蜀漢,是我獨以兗、豫抗天下六分之五也。
為將奈何?」荀彧說:「關中將帥以十數,莫能相一,唯韓遂、馬超最強。
彼見山東方爭,必各擁眾自保。
今若撫以恩德,遣使連和,相持雖不能久安,比公安定山東,足以不動。
鍾繇可屬以西事。
則公無憂矣」(《三國志·魏書·荀彧傳》)。
6,堅定抗袁的信心
袁紹擊滅幽州公孫瓚,擁有冀(州治鄴縣,今河北臨漳西南)、青(州治臨淄,今山東淄博)、並(州治晉陽,今太原西南)、幽(州治薊縣,今北京城西南)四州之地,成為北方最強大的割據勢力。
六月,河北割據勢力袁紹統帶精兵10萬,戰馬萬匹,企圖南下進攻許昌,以實現他「南據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眾,南向以爭天下」的目的。
圍繞著是否抗袁的問題,在曹操集團內部又展開了一場辯論。
名士孔融反對與袁紹抗爭,他說:「紹地廣兵強;田豐、許攸,智計之士也,為之謀;審配、逢紀,盡忠之臣也,任其事;顏良、文丑,勇冠三軍,統其兵:殆難克乎!」荀彧則反駁說:「紹兵雖多而法不整。
田豐剛而犯上,許攸貪而不治。
審配專而無謀,逢紀果而自用,此二人留知後事,若攸家犯其法,必不能縱也,不縱,攸必為變。
顏良、文丑,一夫之勇耳,可一戰而禽也」(《三國志·魏書·荀彧傳》)。
一席話,堅定了曹操戰勝袁紹的信心。
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之戰之戰爆發。
九月,曹軍軍糧將盡,士卒疲憊,曹操寫信給荀彧,準備退守許昌。
荀彧回信說:「今軍食雖少,未若楚、漢在滎陽、成皋間也。
是時劉、項莫肯先退,先退者勢屈也。
公以十分居一之眾,畫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得進,已半年矣。
情見勢竭,必將有變,此用奇之時,不可失也」(《三國志·魏書·荀彧傳》)。
曹操採納其建議,繼續堅守待機。
不久,許攸家人犯法入獄,許攸怒而投奔曹操,獻計偷襲烏巢。
曹操遂以奇兵襲烏巢(參見烏巢之戰),斬淳于瓊等人,殲滅袁軍7萬餘人,袁紹僅帶800騎兵渡河北逃,從此一蹶不振。
曹操最終取得這場戰略決戰的勝利,奠定了統一中國北方的基礎。
而「審配以許攸家不法,收其妻子,攸怒叛紹;顏良、文丑臨陣授首;田豐以諫見誅」等,和荀彧所預見的完全一樣。
7,定人心,建安九年(204年),曹操攻克鄴城,領冀州牧。
荀彧對曹操說:「宜復古置九州,則冀州所制者廣大,天下服矣。
」曹操將要從之,荀彧又說:「若是,則冀州當得河東、馮翊、扶風、西河、幽、並之地,所奪者眾。
前日公破袁尚,擒審配,海內震駭。
必人人自恐不得保其土地,守其兵眾也;今使分屬冀州,將皆動心。
且人多說關右諸將以閉關之計;今聞此,以為必以次見奪。
若一旦生變,雖有(善守)(守善)者,轉相脅為非,則袁尚得寬其死,而袁譚懷貳,劉表遂保江、漢之間,天下未易圖也。
願公急引兵先定河北,然後修復舊京,南臨荊州,責貢之不入,則天下咸知公意,人人自安。
天下大定,乃議古制,此社稷長久之利也」(《三國志·魏書·荀彧傳》),曹操從之。
由上面的例子就可以看出荀彧在大政方針方面的能力,郭嘉歲善用計,但這方面的能力確實不如荀彧啊。
再看諸人對他的評價:
何顒:「王佐才也。
」——《三國志.荀彧傳》曹操:「吾之子房也。
」——《三國志.荀彧傳》。
「二荀令之論人,久而益信,吾沒世不忘。
」——《彧別傳》。
「荀令君之進善,不進不休」——《晉書.荀勖傳》(表文略)
陳群:「荀文若、公達、休若、友若、仲豫,當今並無對。
」——《荀氏家訓》
司馬懿:「書傳遠事,吾自耳目所從聞見,逮百數十年間,賢才未有及荀令君者也。
」——《彧別傳》
鍾繇: 鍾繇以為顏子既沒,能備九德,不貳其過,唯荀彧然。
或問繇曰:「君雅重荀君,比之顏子,自以不及,可得乎?」曰:「夫明君師臣,其次友之。
以太祖之聰明,每有大事,常先諮之荀君,是則古師友之義也。
吾等受命而行,猶或不盡,相去顧不遠邪!」——《彧別傳》
東晉.王導:「昔魏武,達政之主也;荀文若,功臣之最也。
」——《晉書列傳第三十五》
論及行兵打仗,劉邦手下最厲害的謀士是張良,而曹操拿荀彧和張良作比,不能不說荀彧在曹營的重要性,郭嘉,程昱的作用不過是陳平那樣的人,專務細小,由此可見,曹營第一謀士非荀彧莫屬!
若不是程昱阻攔,和呂布爭奪兗州陷入絕境的曹操就徹底投靠袁紹啦
讀《十八路諸侯》,看最真實三國歷史 曹操和呂布兗州爭奪大戰最激烈的莫過於濮陽爭奪戰。我們上兩篇介紹了濮陽大戰中的三個片段,這只是三個故事性很強的片段。史書上記載的濮陽之戰,殘酷性遠遠超過這三個片...
有人向曹操告他謀反,曹操不但不生氣,反而對他更好!
他是曹操的重要謀士,有人向曹操告他謀反,曹操不但不生氣,反而對他更好。他早年曾於東阿率領民眾抗擊黃巾。初平三年(192年),他開始跟隨曹操,此後,為曹操出謀獻策,征戰四方。曹操征徐州時,他與荀彧...
曹魏最信賴的謀士,文武雙全,其才媲美郭嘉,勝過諸葛亮
熟讀三國的朋友,都知道曹操手下人才濟濟,各階段的人才層出不窮,協助曹操一統北方。而其中有位謀臣,文武雙全,一直被曹操被曹操念叨,「卿當終為吾腹心。」其才華媲美郭嘉,勝過諸葛亮,在曹操心目中非常重...
三國志還原真實歷史卷十 魏書十 荀彧荀攸賈詡傳第十11珍藏版
(荀彧傳、荀攸傳、賈詡傳)三國志是官方認可的歷史書。如果各位喜歡的話,我整套三國志放到平台,所以,希望各位讀者喜歡,並關注或者留言收藏。荀彧傳,荀彧字文若,潁川郡潁陰縣人。
作為最好的朋友,張邈為什麼起兵反對曹操?
張邈字孟卓,東平壽張人也。少以俠聞,振窮救急,傾家無愛,士多歸之,度尚、王考、劉儒、胡毋班、秦周、蕃向、王章合為八廚。和曹操、袁紹皆與好友,更是黨錮時,袁紹反對宦官的小圈子裡的核心人物。後來辟公...
曹操帳下謀士,屬誰功勳第一?
曹操帳下謀士眾多,他們運籌帷幄, 為魏國開創立下了汗馬功勞。但因輔臣雲集,就無人像諸葛亮在蜀國那般被眾星拱月,對壘誰是第一功勳謀臣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曹操身邊的五大謀士都有誰?三國時期,三位大...
為什麼說他是曹操手下五大謀士排名第一的,郭嘉、賈詡都靠邊站
曹操麾下有五大謀士,分別是郭嘉、賈詡、程昱、荀攸、荀彧,這五個牛人可謂一個比一個厲害,依靠智商碾壓他人,但這五個人裡面誰的水平最高呢?首先我們說的這個人叫程昱,說他是謀士,其實並不合適,他更多時...
三國之王佐之才——荀彧
穎川有奇士,名譽王佐才彧年少時,南陽何顒異之,日:王佐才也。----《三國志•魏書•荀彧傳》荀彧,字文若,曹營首席謀士。曹操帳下謀士如雲,單論智謀,司馬懿和郭嘉最為著名。然而司馬懿的主要活躍時期...
曹魏首席謀臣---荀彧
之前說郭嘉是曹魏第一謀士,嘉黑們的意見很大啊。都說首席謀士應該是荀彧,那麼今天就分享一下這個官職比郭嘉,又為曹操推薦了無數出名謀臣的曹魏首席謀臣----荀彧荀彧(xún yù),字文若。潁川潁陰...